(傲慢与偏见同人)私奔之后(47)
“乔装?”
“是的,您脱下的衣服,在我的助手那里。”库尔曼胸有成竹。
“即使我同威金斯见过面,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库尔曼先生,您长话短说,主教疑似身陷莫斯纳村,我们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邓布鲁斯道。
“您果然是剑桥毕业的高材生。柯林斯,我听说,剑桥大学盛产间谍人物,您在校的时候,是否接触过?”库尔曼突然问柯林斯。
这是众所周知的。
随着大英帝国的统治如日当空,英国的间谍活动和间谍组织也日益猖獗。其中,又以剑桥大学的这类人物和活动最多。你无法猜测,身边的那一位同学、教师,甚至是园艺工,都有可能是当权组织的间谍。
“哦,我对这类活动,并不热衷。”柯林斯说。
“那真是太遗憾了。”库尔曼说:“但间谍这类人物的确很悲情。因为一个命令,就能毫不犹豫地作孤胆英雄。邓布鲁斯大人,你在命令他去意大利感染黑死病毒的时候,是否已经将他当作死人了?”
邓布鲁斯拍桌子,怒吼:“库尔曼先生,治安官的职能,绝不包括血口喷人。希望你明白你在做什么。”
“我们当然不冤枉无辜。威金斯先生现在已经被控制了。”库尔曼站起身,双腿并拢,再一次脱帽鞠躬:“邓布鲁斯大人,请您去警局配合我们调查。”
“不可能!”邓布鲁斯不可置信。
“对于间谍,我们总有很多办法,叫他开口。”库尔曼冷漠地说。
“不可能……”邓布鲁斯听到这里,颓然地跌落在扶手椅里:“他不可能会背叛。”
邓布鲁斯被库尔曼带走,柯林斯在安排好大教堂的事务后,就立即赶到警局。他既担心主教大人的安慰,又急切地想要了解,邓布鲁斯的身份。
如果他是间谍,必定身份极高。
他们提到的乔治王子,是王储吗?难道这是一场政治阴谋?
可是,主教大人素来与世无争,怎么会冒犯这些贵人,以致身陷险境?
这一切,如同一团乱麻。
邓布鲁斯不大容易招供,但他性格的缺陷,在于易怒且猜疑。库尔曼用了些功夫,才从他嘴里打听到“血字党”的存在。
这是一个神秘的组织。
邓布鲁斯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但目前已知的成员有二:邓布鲁斯和威金斯。库尔曼大胆推测,邓布鲁斯的恩主乔治王子,或许也牵涉其中。
血字党,谋杀主教大人。
这两件事,像是两颗独立的珠子,需要一根线和其他很多珍珠,才能把它们串联成完整的项链。
库尔曼立志作那根线条。
“我们需要去审问威金斯吗?”
因为邓布鲁斯身份特殊,没有大主教的批准,他们既不能对邓布鲁斯用刑,又不能从他口中打探出更多的消息,柯林斯于是转而问起另一位涉案人员。
库尔曼带他走出询问室。
他眉头紧锁,双目紧闭:“难道,你忘了,威金斯先生是位黑死病患者。莫斯纳村已经全村封闭,他们出不来,我们也进不去。”
“那……你竟然欺骗邓布鲁斯。”柯林斯又一次为老友的胆大妄为感到担忧。
“也不算是骗嘛。威金斯先生现在确实被控制住了。”库尔曼请他一起去二层档案室。那里存放着许多资料。其中,摊开的一册,是报纸摘要,里头记载着邓布鲁斯的公开信息。
“来看看这个吧。”库尔曼打开另一册,引入眼帘的是一张黑白照片,是一个慈眉善目,穿修士法袍,戴小圆帽的五十多岁的老人,他胸前银链上的十字熠熠生辉。
“主教大人?”
资料上记录着这位主教大人的生平:帕特里克主教,生于1756年12月24日,无父无母。因得神父帮助,成为教堂佣工。1768年,受到教会资助,入读剑桥神学院,毕业后四处传教,深受大主教及教众信赖,于1800年成为德比大教堂主教至今。
“他的资料,看起来没有问题。”库尔曼说:“一位正直、高尚的老人,不应该受到这样的苦难。”
“主教大人他现在……”
“如果没有奇迹,莫斯纳村,会成为死城。”库尔曼说。
“可恶!邓布鲁斯他们要做什么?真的是邓布鲁斯做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柯林斯痛苦地拉扯自己棕色卷发。
“我这里会继续从邓布鲁斯身上着手。”库尔曼也很忧心。邓布鲁斯这样的人,宁死不屈。
“对了,你要结婚了?同莉迪亚?”库尔曼与柯林斯很熟悉,他早就猜到柯林斯的心思。虽然他总是沉默寡言,一本正经,但感情是藏不住的。
当他在大礼堂见到柯林斯手中的请柬时,虽曾感叹这位仁兄动作真快,也觉得一切顺理成章。
“莉迪亚还小,我们先订婚。四月七日在大教堂,你同奥利维亚可一定要来。说起来,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也预备近期结婚,他们还想请主教大人为她们证婚呢。这件事一出,他们的婚事……”
柯林斯想到达西先生曾说,想通过邓布鲁斯找到主教大人。
“谁能说得准呢。”库尔曼悲观地说。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莉迪亚的名誉战争开始了。
☆、黑死病(二)
“库尔曼先生,您看,这里有一篇文章,或许对我们会有帮助。”
助手先生拿着一本杂志,快步走进来。
柯林斯看了一眼,是国内知名的科学研究期刊。
库尔曼放下烟斗,摊开杂志一看。
是署名为亨利·卡文迪与莉迪亚·班纳特的一篇论文,《论一种土壤中分离的霉菌菌株及其对鼠疫病毒的抑制》。
论文载明,研究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霉菌菌株,通过研究发现,该种菌株能够有效抑制鼠疫病毒、结核病毒等病菌的生长。目前,已证实该菌株毒性不大,可投入临床试验。
他把杂志递给柯林斯。
“怎么?”柯林斯正想发问,突然看到了莉迪亚·班纳特的名字。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整篇文章。
“哦,库尔曼先生,这篇文章是不是意味着,莉迪亚他们将改写黑死病的历史?主教大人和莫斯纳村都有救了。”
“我们必须马上拜访诺森伯兰。”库尔曼赶紧叫车。
他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只能叫邓布鲁斯过来配合调查。时间一到,就必须将人放回去。
可邓布鲁斯已经暴露,他一旦离开,是否会逃离,没有人可以确定。因此,他必须立即找威金斯取证。
因为莫斯纳村的传染病,警员根本不敢进入莫斯纳村半英里之内,更别提将威金斯提出来询问了。
如果,黑死病不再是阻碍……
库尔曼明白,此时此刻,时间就是一切。
诺森伯兰的日常,是宁静的。
虽然卡文迪先生在此设立了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但来客寥寥。贵客都知道,卡文迪先生不爱交际。贫苦的人家,一没有闲暇,二没有胆子,很少有人来这里借阅图书。
但今天,这里竟然门庭若市起来。
双轮马车、四轮马车将蜿蜒的小路堵得严严实实。库尔曼走过去问,原来还是因为那篇文章。
这是人是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
如果依照文章所称,该霉菌对黑死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抑制效果良好,那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会为此疯狂。如果临床验证通过,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巨大利益。
这些公司,就是想要抢占先机,分一杯羹。但没想到,同行都眼明手快。这样的好事情,没有一个人愿意落在人后。
“诸位,见谅,我是治安官库尔曼,现在因为一件大案子,需要拜访卡文迪先生与班纳特女士,请大家容我们先进去。”
库尔曼先生把身份亮出来。
“什么案子?”
“德比郡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刑事案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