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初苒(48)+番外

作者: 万九儿 阅读记录

「上巳节那日,本宫说了那么许多,后宫妃嫔皆在场。但是在给本宫的贺礼中,只有你一人送来的是祭奉用的净瓶。说明,也只有你一人心里想到了太后。」

初苒缓缓起身,遥望着大殿之外:「太后是走了许多年了,这长春宫未开之前,甚至有许多嫔御连太后的摸样儿都不清楚。可太后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你们不惦念她,不意味着皇上也遗忘了!」

「每到午夜梦回时,皇上思念母亲,身边却连个说暖话的人都没有。如今,你心里能想着太后,皇上如何不高兴?」

郑宜华呆呆地跪在地上,看向画像中美目盈盈的妙懿太后。泪珠扑扑簌簌的落下,心中羞愧。

「还有,皇上并没有不记得你。本宫当时只是提了你的名字,皇上便记起你是郑少府的女儿。还说,少府家也是不偏不倚的门户,他家的女儿可以晋升。」

「皇上…」郑宜华再也忍不住,一声哭出来,伏跪在太后的画像前。

初苒重重的叹一口气,将泣不成声的郑宜华扶起。

郑宜华一把握住初苒的手臂哭道:「娘娘,宜华不求了,什么也不求了。只要皇上能龙体康泰,还能记得宜华,宜华就知足了。」

初苒摇头叹道:「你也不想想,什么叫冷宫?不见天颜才叫冷宫。待你宫里收拾妥当,皇上闲了自会去看你。到那时,谁还敢说含凉殿是冷宫?」

「皇上会来看我,真,真的吗?!」郑宜华直觉惊喜来得太快,难以置信。

「皇上既晋升了你,又怎会容他人来作践你,那不是扫他的颜面吗?」见郑宜华一惊一乍,初苒倍感头痛,却又不能不耐心叮嘱:「自然是真的,世间的事并非都要用复杂的手段去解决。充媛只须切记,莫要再犯傻,莫要再做那些挑唆使绊儿的事。尤其是丽嫔,那不是充媛你该去触碰的底线!」

第043章利用

初苒言语直接,郑宜华听得又是懵懂,又是羞惭,最后百般滋味汇进心里,却漾起一阵温暖。

在这永夜一般的后宫里,人一旦进入,便都会带上层层面具。还有谁说话能如此一针见血,又有谁肯对谁坦诚相待,披肝沥胆。怪不得皇上都这样倚重和喜欢她,连自己对这位璃贵人也在不经意间,心生信赖。

「娘娘你放心。宜华虽然愚钝,没有能力辅弼夫君,却断不会再去给皇上添堵,皇上这些年真是太苦了!」

初苒见郑宜华定了心,便赞道:「正是这话。充媛只需好生想想,你是如何晋升的,便知道该如何做了。因为这后宫真正的主人,既不是本宫,不是丽嫔,也不是将来的皇后,而是——皇上!你只需取信于皇上,便能在这后宫中有一席之地。」

郑宜华抬头看着眼前清澈的双眸,似乎觉得,不管多么复杂的问题,在那里面都会有简单明了的答案,那就是智慧么。

郑宜华恭敬的叩头下去:「宜华明白了,谢娘娘点拨。」

打发走了郑宜华,初苒愣了半晌。竟不知道自己方才扮演着什么角色,这元帝每天都在忙什么呢!为什么帮他哄媳妇儿的事,现在也落到了她头上。

初苒正在呆想,身后忽然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这太后寝殿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意进来。初苒转头一看,果真是元帝。

一个刚走,一个又来,这是要闹那样?居然没有撞上,真真是可惜了郑充媛那一身点金绣裙,那衣裳在晚间看来,可是亮眼的很呢。

元帝全然没意识到初苒不满的情绪,径直走到太后画像前。他只着了寝衣便衫,披着厚厚的斗篷。像是歇下后,又起身的。

初苒福身道:「皇上,是来看望太后的么?」

「朕睡不着,来看看。阿苒在做什么?」元帝在蒲团上给太后行了礼,回头问道。

「自然是抄经啊!不然皇上以为阿苒说的晨昏祝念是虚言不成?」初苒嘟囔着。

元帝笑笑,并不搭话。

初苒将郑宜华方才来过的事,与元帝又说了一遍。但只提到她是来送梦昙花的,并没有说挑拨哭闹一事。元帝听到郑宜华被安排在含凉殿里,也不由得眉头一皱。

初苒道:「这几日若是得空儿,还望皇上能去充媛宫里坐坐。毕竟是皇上亲封,丽嫔如此安排,不止扫了皇上的颜面,也寒了后宫嫔妃的心。」

元帝点头默许,郑充媛本来就是下给阖宫嫔妃看的第一步棋,如果就这么被丽嫔摆在冷宫里,那这棋岂不是走废了。只要她做得起这个榜样,那他就要让她继续风光下去。元帝看看奉在太后画像前的梦昙花,脸色柔和了许多。

初苒看着元帝的神情,便想起了自己刚才奉劝郑宜华的话,心下觉得元帝其实很是可怜。且不论郑宜华是真心还是假意,能时时惦记着妙懿太后,他便欢喜成这样。如此这般的话,她刚才一番费尽心思的开导也算值了。

当下心里一高兴,便歪头道:「让阿苒来猜猜今日皇上是何事睡不着。恩,定是皇上爱惜王左干这个人才了,苦恼着怎么保全他,是不是?」

不料元帝微微一怔,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怎么,出变故了么?」初苒忙问道。

「乐熠方才来报,皇姐已将王左干贪墨案坐实了。」

「怎会这样!这么说王大人保不住了?」

元帝无奈的点头。

是啊,这次王左干奋力一击,已将张元固置于死地,长公主如何咽得下这口气。皇上将他二人都羁押在宫中,就是怕,在外间会被人谋害了性命。可就算这样又能如何,坐实了贪墨的罪证,一样是要入狱的。到了刑狱司的大牢,元帝哪里还管得了。用不了几日,王左干便会死的不明不白。

据说上任御史大夫陈子章被纠察入狱,就是横死狱中的。至今也没能说得清。这王左干,只怕很快便是第二个陈子章了。

初苒想起那日宣室殿里王左干的慷慨昂然,不禁心中可惜,不甘心的问道:「再没有办法可想了?」

「皇姐手底下的人,早已做惯了此等事。皇姐素来睚眦必报,既然出手便是再也不会放过他的,更不会再留下任何空子,让朕去核查。」元帝声音里俱是悲愤。

初苒早先也听乐熠说过,这王左干在景帝时,就曾与乐熠并肩作战。官拜车骑将军,立下许多战功。虽为宋氏一党,但他严谨刚毅,精通律法,更是难得的将才。如果因为子虚乌有的诬告而丢了性命,委实可惜。况且他在孝廉杀母案上,判词精准,入情入理,若就此枉杀,只怕也会伤了民心。

初苒沉吟许久,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元帝牙关紧咬,发出咯咯的声音,想是恨极:「如今还不只是如何保住王左干的问题。即使廷尉的位置不会落入舜纯手中,该由谁来担任,朕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初苒明白元帝的苦恼,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是皇帝没有自己的嫡系,眼下根本无人可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忠臣良将也不是一日就可造就的。廷尉一职事关重大,总不能随便找个什么人来做。

初苒斟酌着说道:「其实找合适人来接任廷尉倒也不难,只是可惜了王大人。」

元帝吃惊地抬眼:「阿苒有接替廷尉的人选?」

「我哪里有接替廷尉的人选。但是,我却知道谁有!」初苒狡黠地笑着。

「你是说宋恒道!」元帝眼前一亮,旋即又有些黯然:「宋卿自然会安排最得力的人,但朕也担心有朝一日,尾大不掉啊。」

初苒笑道:「眼下也还不成气候嘛,再说宋丞相的人也不是不能成为皇上的人。皇上既然要倚重他,何不顺水人情做到底。」

元帝无奈的叹道:「阿苒从前是做生意的么,怎么从来不见你做亏本的买卖。」

初苒挑起眉毛表示不满,道:「皇上还是多想想正事吧!一个御史大夫,一个廷尉,这样大的案子,要是到朝堂上去公审的,谁也逃不掉,祖宗的律法在那里放着呢。任谁也越不过去。难得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