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当家(42)+番外
七皇子虽说身体弱些,可也不是没有过见美女的。
想当年,对那个教他人事的宫女,多少的不留情面啊!!
一碗药下去,多么的干净!!
可现在呢……
他替沈谨行捉急起来。
“谨行,这事儿,你们自己知道就行,该怎么做,还是得有个主张的。
说真,你妹妹这单事儿……”
周泊桐本来想说,倘若可以,谨彦这家伙还是别进宫了,想个法子躲避过去。
不过,一想到刚才沈谨彦待他的态度,他是真觉得自己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待谨行送走了周泊桐,然后一脸担忧的看着谨彦道,“妹妹,这事儿,对你会不会有影响?”
“影响那是肯定会有的,可能怎么办?总是要面对的。”
谨彦叹了口气,很是无奈的说道。
“妹妹,要么你吃点苦,就说腿摔断了,或者别的?咱暂时别进宫了。”
苏氏出主意道。
她也看出来了,之前公婆对小姑进宫还是很担忧的。
至于现在,她都觉得有些问题了。
反正公婆也不是那种要卖女求荣的人,那么,小姑倘若以身体的原因不回宫,也是可以的。
那周世子特地半夜过来通知,想来也是这个原因吧?
谨彦想了想,“这主意是好,可就怕上面的人看穿,将来会更加影响爹和哥哥的仕途。”
“妹妹,哥哥就算一辈子做笔贴式,也不要你冒这个险。”
谨行哭丧着脸道,他承受不起再失去一个妹妹的痛苦。
宫里要一个人的命,实在是太简单了。
“哥哥,事情不至于坏到这个地步,到时候,我找妙书姐姐看看,还有大长公主哪儿。
实在不行,让大长公主帮我要到她身边去。”
谨彦一边安慰谨行,一边给谨行整理着衣裳,然后道,“哥哥,这事儿你别急,不过,恩科的事儿,你真要放在心上。
倘若哥哥争气些,我在宫里的日子也好过些。
咱们兄妹俩一个在朝堂,一个在内廷互为补助。
这样,就再也没有人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
“妹妹……”
沈谨行自然明白妹妹讲的是什么,张了张嘴,有些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待谨彦走后,谨行心情很是低落地问妻子道,“我是没是很没用,不识变通,都当爹了,还要爹娘,妹妹为我操心?”
苏氏笑着说道,“当年父亲之所以答应这门婚事,就是看中夫君的品性,知道夫君不会亏待于我。
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安喜乐。”
在苏氏看来,自己和父亲的眼光都是不错的。
公婆也不会来干涉他们夫妻房里的事。
婆婆也不会把自己的儿子带去身边养育。
自从进门之后,也没在她哪儿立规矩。
至于家里的事务,更是不遗余力的教导她。
自己的小姑,更加对兄长敬爱有加,处处为兄长着想。
只不过,当初大家伙都没有把谨沅这个大姑子给考虑进去罢了。
你说说,谁会想得到,这么好品性的公婆,这么好的丈夫和小姑子家里,会出这样的大姑子的啊?
所以,你有什么好怪自己的丈夫的,要怪也怪大姑子啊!!
“为了妹妹,为了家,这届的科举,我一定要考好!!”
谨行握着拳头发誓道。
谨彦回到屋子后,则担心起自己回宫后的生活了。
大过年的,谨沅让庆丰帝不爽了,你说,庆丰帝会让自己爽?
你说穿越女和重生女是不是犯冲啊?
自己的日子渐渐要好过起来了,谨沅又闹这一出的。
第五十一章 噩耗
年三十,谨彦给院里的人每个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银,让大家伙也乐呵乐呵。
“妹妹,你要不要上些粉?”
苏氏看见谨彦眼下乌青的样儿,便提醒道。
“刚才娘问过我了,我说要拿新年红包了,所以,高兴得睡不着觉。”
谨彦苦笑了一下解释道。
这人哪,果然不能有心事。
像自己,今天早上吃着韭菜饼,心情也不是很好啊!!
“那要么明儿个你别陪东府的大伯去老大们府上了,咱直接去大长公主和妙书大人的府上?”
苏氏昨晚也没睡好,昨天她连夜写了封信,准备大年初二就让仆人送去广州。
苏大人现在还在广州任上,任广州征收将军的副将。
而征收将军则是皇帝的亲信,或许可以让苏大从探探征收将军的口风。
他虽然离皇帝远了些,不过,征收将军毕竟是皇帝的奶兄弟,也算是发小,自然会比较清楚庆丰帝的脾气。
相比较谨彦谨行夫妻的愁眉不展,沈三夫妻倒是喜乐融融的。
用早膳的时候,谨彦就发现了,老夫老妻的还眉目传情,也不知二人有啥喜事!
“去老大人们府上,也是可以的,正好瞧瞧人家的态度。
他们在皇上身边,收风那是最快的了。
嫂子,你不用担心我,我没事,娘现在把府务都交到你手里,可有得你忙了,有没有需要我帮手的?”
老实说,今天的父母是真的很奇怪,欲言又止,二人眼眉,身体全是戏。
就拿刚才在饭桌上的时候,沈三清了清嗓子,谨彦和谨行两夫妻以为沈三要说什么。
杨氏呢,也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沈三,还面带羞涩。
可沈三张了张嘴,看了看谨彦和谨行,又继续张嘴,除了张嘴,一个字也不吐露。
杨氏一看急了,有些怪责的看着他,然后沈三只顾低头吃饭了。
夫妻二人的这些小动作,谨行夫妻自然是看在眼里,只不过,二人都有心事,所以,也没多想。
谨彦则多想些,觉得二人不会是想去二渡蜜月了吧?
不过,古代有渡蜜月这种事?
而且,开年二人就要搬去庄子上长住,也算是渡蜜月的一种吧,要必要年三十大清早的搞成这幅模样来?
中午跟着东府的大伯祭祀完祖先之后,沈振光就和沈三说了,晚上东西两府的人一起热闹热闹。
想来也是兄弟们凑得最齐的一年了。
老二一家是肯定不会来了,可至少今年还有三兄弟一家嘛。
开了年,老四一家搬出去,明年想来也不会在一起过年了。
明年他打算走走门道,也不打算在京城当京官了,看看能不能去地方。
还和沈三说了,到时候想询问一下他在地方上做官,要注意哪些方面。
怎么着家里人,也就沈三有出去做官的经验。
沈三一听兄长这么说,便立即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沈三一家到最后也没去东府过年,倒不是杨氏或谨彦不愿意,而是杨氏的父亲过世了。
西府的人一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觉得会不会是听岔了?
要知道,谨彦刚回府过年的时候,杨氏还特地带着谨彦回了趟娘家。
有个当官的女儿,杨氏也很高兴回去向娘家嫂子们显摆显摆的。
谨彦和自己的外祖父不是很熟悉,不过,从外祖母还有舅舅舅母的口中得知,他老人家的身体那叫一个健康。
每天雷打不打的要锻炼身体,锻炼完就出门和朋友小聚一番。
每天都要天黑才回来。
别以为人家朋友小聚是干不正经的,人家朋友相聚正经着呢。
今天下棋比赛,明天骑马射箭比赛,后天斗茶比赛,比赛项目丰富多样。
用表哥的话来讲,他祖父的比赛活动可以十几天不重样儿的。
最要紧的是,倘若表哥们做错事儿了,他祖父打起他们来,那叫一个有心有力,不带手软的。
所以,这么健康的外祖父突然过世,怎么能叫一家人不惊奇的。
相比较谨彦等人的吃惊,杨氏是直接受不住刺激,瘫倒在地。
“快,去东府请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