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权后(1186)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这话虽是揭破了奇桑虚伪的嘴脸,但有前面一句铺垫,说明奇桑对心向晋王者痛下杀手方为明智,故而并惹得奇桑动怒,“哈哈”大笑道:“先生确非愚钝迂腐之辈,既已决意助我治世之志,那么先生若有谏言,孤王不妨姑且听之,但说一件,先生看来,孤王是否应当攻武关,追击韦后,彻底摧毁贺周国祚。”

“摧毁贺周国实祚实乃必行之策,不过在下认为,取武关殊为不智,当务之急,应当东进夺占洛阳!”李由在侃侃而谈,一番剖析,点明洛阳的重要性,与宇文盛的谏策并无太大差异,又强调道:“汗王既已洞谙晋王烨野心,更应抢先夺下潼关,以防晋王之兵锋趁汗王大军南下之际,危逼长安,潼关一旦在手,洛阳有如探囊可得,占据此处,汗王便大占主动之权。”

奇桑其实早已被宇文盛说服,甚至迫不及待派遣三十万军队,试探性的发往潼关,可这一险峻要隘的确名不虚传,突厥这回试探性的进击无功而返,这也让奇桑对于夺取洛阳的计划又再产生犹豫——眼下燕国公部尚征营州,暂时还不能回援长安,夺武关追击韦太后恰是时机,当然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贺烨领燕国公部回援,一举占据洛阳、长安,便会与韦后形成包抄之势,那时突厥盟军腹背受敌,情势显然危急。

故而纵使骁勇如奇桑,在夺取长安之后,反而陷入了举棋不定的困窘,难以痛下决断了。

不过如攻武关,对晋王必定有利,这点毋庸置疑,李由在毫不犹豫谏言先夺潼关,更进一步打消了奇桑的疑虑,对于他今后更多谏言,越发能够“姑且听之”。

而正如十一娘所料,李由在自从毛遂自荐,再也不能“黯淡无光”,阿史那奇桑对他虽然没有言听计从,却毫不吝啬地赏赐下官位豪宅——毛维曾经居住的相府,一度为元得志占据,这回却成了李由在的合法产业。

虽说突厥汗国眼下,仅仅是占据自长安至甘州等州县,各地民众多有逃亡,官衙废置农桑荒耽,暂时还没有效仿周制设定三省六部庞大官员体系的必要,如宇文盛虽说任职京兆尹,实际却兼备出谋划策的职能,李由在也只是任职司空,突地一下位列三公,底下却无部属,也没有决断政务的权力。

不过汗王如此厚待,李由在立即“光芒四射”,同时,宅邸内外,也被安插了不少突厥耳目。

但早有准备的十一娘,当然不会因此便与李由在断绝联络,晋王系的探人,早在李由在自荐之前便已安插妥当,均为李公家仆、长随,密信可以通过做为联络点的商铺递送转达,十一娘并不需要与李由在面见协商。

奇桑又授意李由在,尝试游说八望臣服,当然这样的面谈不能避开突厥耳目。

崔、薛二族族人原本不乏与李由在交往宴聚者,但听闻李由在公然投诚突厥,虽没有干脆翻脸,却找各种理由推脱会面,反应激烈的却是京兆袁,当日质问贺湛的热血青年袁葆,从前因父辈交情,一直尊称李由在为“世叔”,此时却恨不能唾面羞辱,措辞激烈大骂李由在为叛国之贼,持剑将其驱赶出自家,摆明要划清界限不与为伍。

奇桑得禀这些事,虽恼八望不识好歹,倒并没有勃然大怒,因为除了袁葆这个楞头青,以及崔公薛公等等老朽,更多壮年之辈,其实已经显然有些动意,只碍着声誉之故,没有主动投诚,却并不拒绝他越来越频繁的诏见,对于如何治政,制定新朝礼法,渐渐也会发表见解了。

只要大业更进一步,让这些人彻底断绝希望,明白过来贺周万万不能力挽狂澜,到时他们便不会再观望自矝,而会投效于“王道”,这就是华夏儒家正统的思想,提供给臣民光明正大改弦更张的借口。

正在这时,长安城春明门外却有一行人,并非商贾,而是从洛阳迁回长安,声称要投效汗王的周臣。

这日因为贺湛登门拜访与“甄郎”手谈,得到消息的刘氏随后而至,对十一娘说起这一件事:“汗王行仁政,善待华夏臣民,的确引来臣民归诚,这件事,可是贺郎首先提倡。”

十一娘自然少不得阿谀奉承,心下却疑惑,笑道:“旧时妾身在洛阳,长安沦陷之事传至东都,还见不少士子文人义愤填膺,坊间酒肆,不少高谈阔论驳责韦后懦弱,那些儒臣,更是一副宁死不屈架势,想不到这么快,便有人投效汗国,不知是哪家有识之士,窥得这一契机。”

“说起这夫妻二人,也算我老相识。”刘氏卖弄到:“郎君姓雷,正是云州都督雷霆之侄,表字仰棣,韦后执政时期,荫职副尉,性情最是爽阔,也还风流倜傥,他那妻子,与他是姑表亲,伯父任知故甚得韦后信重,那任氏才貌非凡,可是名传两都,她也一直期望入宫,哪曾想韦太后看不上她,到头来险些出家修道去,多得父母两族都是太后党徒,才能嫁给表兄,免却终生孤寂。”

原来竟是这对夫妇!十一娘恍然大悟。

又听刘氏继续说道:“原本呢,雷、任二族皆随太后东逃,任氏却不愿往金陵,说服了夫家诸长辈,小两口留在洛阳,打算着倘若长安能够稳守,就近也好安排诸多产业,这愿望自然断绝,雷仰棣想着连洛阳也不安全,打算投往云州伯父那处,任氏却认为亦非长久之计,将他劝阻,说服丈夫干脆投效汗王,说不定将来,还能免雷、任二族被斩尽杀绝,这岂不是又是一个巾帼远胜须眉?雷仰棣虽说没有大才干,好歹是雷霆子侄,他这公然一投效,对于汗国可有莫大益处。”

果然是巾帼不弱须眉,十一娘暗忖,这位小任氏,野心勃勃更胜任姬,为贺洱后妃的道路虽然彻底断绝,又险些搬起石头砸脚,没想到时至如今,还想着凭借姿容飞上枝头,倘若奇桑当真称帝,小任氏必然为谢莹劲敌。

不过现下,小任氏不会再有机会了。

因为十一娘已经得到信报,贺烨已经大败潘博,平定辽东,相信很快就能兵援洛阳,她要进行关键一步,引阿史那奇桑入瓮了!

第1147章 李公之饵

雷仰棣来投于突厥汗国而言意义非凡,阿史那奇桑喜笑颜开,不惜设宴款待,谢莹当然也要款待游说丈夫投诚的功臣小任氏,觥筹交错好不热情,没想到小任氏第一回赴宴便“走错了道”,让奇桑可汗惊见她那张天姿国色的美貌面容,甚至又听她献计,竟大有把握说服舅舅雷霆投效,奇桑大感兴趣,谢莹却郁火万丈。

瞎子都能看出来小任氏的野心勃勃,谢莹怎不烦恼央金这劲敌未去,再添一大隐患。

可她这回才提说一句“雷、任两家主动投诚可疑”,阿史那奇桑却拉下脸面:“这也可疑,那也可疑,你眼睛里看见全都是奸细,那你倒是拿个办法出来,怎么攻下洛阳,怎么剿灭贺烨,怎么将贺周江山收入囊中!莫说这些大事,便连让你安抚住央金,你且无计可施,她今日可是又再抱怨,无非想寻一个剑器舞伎,这都过去多少时日,毫无消息。”

奇桑心里明白,盟军虽号称百万之众,之于天竺、大食支援那些兵勇,无非捧个人场而已,真正的精锐之师还靠突厥以及吐蕃,单增阿旺之事必须平息,要让吐蕃赞普下令其部将听从突厥王令,那么央金公主就还有作用,谢莹却屡屡与央金明争暗斗,一点小事也拖延不办,闹得央金大为不满,奇桑难免也会烦躁,这日喝多了几杯,便发泄出来。

谢莹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反驳奇桑,心中直将央金恨得咬牙,她却是从来不具自知之明,虽暗多讥嘲央金妄想以色貌获得盛宠,然则突厥汗王却为天下雄主当然不至于沉湎女色的同时,又自信凭仗才貌双全,最终能够赢得情深意长。说到底谢莹与央金的心态并无差别,都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尽在奢望尊贵无双之余又得帝王一往情深,常人但凡觑觎后宫之位,谢莹便视为心腹大患,像一只受到侵犯的刺猬立即进入备战状态,誓与情敌不死不休。

上一篇: 重生蛊虫男配 下一篇: 前尘应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