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装者]何以家为(148)+番外

作者: 水荷澹澹 阅读记录

周佛海说了三个字:“吴世宝。”

听到这个名字,丁薇倒没有很意外:“看来李主任要自断一臂了。”

“日本人还不知道。”

“周先生都知道了,日本人还会不知道吗?就算他们不知道,周先生会让他们不知道吗?”

周佛海抿了一口红酒:“我听说你和吴世宝交情不错。”

“不错?”丁薇一副“你在说笑”的表情,“他欲壑难平,明家再有钱,也禁不起他那么勒索。原本针对汪曼春的事,我们还勉强算是有共同的利益,现在么,有共同利益的,是您和明家。”

“吴世宝替李士群杀的人,可比汪曼春多。”

这样深得李士群信任的人,应该手里会有李士群的把柄。

“日本人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的。特高课要给李主任面子,梅机关可不会。”

“你的想法,倒是和我不谋而合。让李士群主动把人交上去不难,但我们还得想办法,让李士群保不住他。”

合上手里的书,丁薇问:“如果周先生有办法证明吴世宝是台前的黑手,幕后,还有一个黑手的话……”

周佛海反问:“那该如何做到?”

丁薇把皮球踢了回去:“这是我能力范围以外的事,但对周先生来说,这应该是能力范围以内吧!”

周佛海和丁薇碰了一下杯:“祝我们顺利。”

丁薇躲开陷阱:“以水代酒,祝周先生顺利。”

水有些凉了,丁薇将书合上,去厨房加些热水。手中的书被搁置在沙发上,泛黄的封面上是四个字——

《三国演义》。

作者有话要说:新生命的出现就是新希望的到来~

收尾 ing

☆、第 138 章

周佛海和李士群都是在官场上浸淫了多年的人,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都在,只不过日本人面前,他们却维持着和平友好的假象。

也不清楚周佛海和李士群之间的博弈如何,总之最后结局是:李士群主动向日本人上交了罪证确凿吴世宝,日本人表示看在李士群的面子上,把吴世宝交由梅机关关押,但饶他一命。

对于这个结果,周佛海并不满意,他给了丁薇一个蜡封的信封,让她把这封信想办法送到李士群手里。

丁薇把玩着手里的信封,如果她猜得不错,这里面应该是吴世宝替李士群办的事,有几桩不重要,只要足够让李士群意识到吴世宝的嘴不严就行了。

“怎么样,有送信的人选了吗?”

丁薇问周佛海:“人选有,但要看,周先生要什么效果了。”

“王天风,怎么样?”

丁薇轻轻蹙眉:“我不太明白周先生的意思。”

“让王天风做这件事。”

“他的确在我的名单上。”丁薇不否认,“但我现在不敢说,他还是可信的人。”

周佛海意料之中:“因为那个女共?”

“共?”短暂的意外之后,丁薇没在这件事情上多加追问,“人已经死了,无所谓她是什么身份了,我只是……因为明台的关系。我见过郭骑云和于曼丽,他们死在王天风手里,谈不上什么无辜不无辜,但是李小凤,和王天风从未有过交集,他因为男朋友之死而找王天风报仇,大不了一枪毙了就是,把一个弱女子扔进手段残忍的梅机关……我干不出。”

“妇人之仁。”

“周先生,”丁薇纠正,“这和性别无关,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同理心与同情心。”

“在这样的时代,你和我谈同情心?看来是我看错了你。”

“如果周先生认为我是一个冷血之人,认为我和汪曼春没什么两样,那我现在很确定地告诉你,我不是。”丁薇的语气坚定,

“Als die Nazis die Kommunisten holten,

habe ich geschwiegen;

ich war ja kein Kommunist.

Als sie die Sozialdemokraten einsperrten,

habe ich geschwiegen;

ich war ja kein Sozialdemokrat.

Als sie die Gewerkschafter holten,

habe ich nicht protestiert;

ich war ja kein Gewerkschafter.

Als sie mich holten,

gab es keinen mehr, der protestieren konnte.”

这是一段德文,周佛海问:“什么意思?”

“周先生一定会觉得是我太天真,但人总要有自己的坚持,我的坚持就是危难来临,老人和孩童先走,接着是妇女,最后才是男人。”

周佛海品了品丁薇的话:“我记得你很喜欢说‘人生而平等’,既然平等,凭什么男人被排在最后?”

“绅士精神、骑士精神?我不知道哪一个词更合适。我不认为男性要求先走有什么不对,但平等不是将其视作一样,而是承认差异的同时,一视同仁。”

周佛海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和丁薇辩论下去:“你怎么确定我会觉得你的想法天真?”

“因为我继父就是这么评价的。”

这倒是在周佛海的意料之中:“那你还坚持?”

“民众需要这种天真。”

丁薇点到即止。

周佛海本来对这话题意兴阑珊,听到最后一句,忍不住抬眸看了眼丁薇:“你继父……现在怎么样了?”

“我希望他和我母亲都安好无恙。”

周佛海把话题拉回最初:“回到王天风,继续。”

“我担心王天风已经变了,他会开始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了。他现在的确看似站在我们这边,但如果李主任能许以更高利益,难保他会倒戈。“

周佛海赞同:“你的想法不无道理。你说他在你人选名单上,你的名单上还有谁?”

“如果周先生要李主任知道这封信的来处,王天风是最好的人选;如果周先生不想李主任知道这封信来自哪里,我自会另外找人去办这件事。”

“那就让王天风去吧,你盯着王天风,李士群要考验他,交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吴世宝——如果王天风倒戈,你找机会让日本人知道吴世宝的死因。”

如果王天风不忠,就弃之——这就是周佛海的打算。

丁薇把信收好:“我这就去办。”

“我太太一直一直和我念叨,说你预产期快到了,让我对孕妇照顾一点。”周佛海道,“明家的长子长孙,明镜和明楼想来也是十分重视,对你万分紧张吧?”

丁薇避开周佛海的试探:“孕妇不是易碎的瓷器,大姐起初有些过度紧张,不过没关系,就当观念交流吧,身体是我自己的,我自然不会当儿戏。”

“我知道明镜对明楼从政意见很大,现在呢?”

“明楼是我丈夫,是明镜的亲弟弟,他一意孤行,我们再不赞同,除了支持,还能怎么办呢?”丁薇知道周佛海得不到答案不会罢休,只好提了一句。

对这个答案,周佛海仍然不满意:“你这个快当妈的人,对自己的孩子就没什么打算?日子可是过得很快的,当初幼海出生的时候我还记得,一眨眼,这小子已经开始和我对着干了。”

“从小母亲都告诉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自己做的选择我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

“即使是你母亲?”

“即使是我母亲。”丁薇知道话说到这里,不说清楚是不行了,“我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但因为他们是亲人,所以他们不谅解,我会努力说服他们。如果实在不行,适当隐瞒也是一种办法。”

也就是说,明镜对她的事情并不是十分清楚,而她也在说服明镜接受她和明楼都和新政府绑在一起这件事。

“上次你替我去见的那位雨农先生,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丁薇等了许久,此刻周佛海终于问起,她答:“这取决于周先生希望我怎么看。”

周佛海笑了,明楼的这个女人,谈不上多聪明,可却又不笨,她的聪明,让你觉得恰到好处,她的愚蠢,让你觉得无伤大雅。

太聪明的人他用的不放心,太蠢笨的人他不敢用,而丁薇,纵然有蠢笨的时候,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却拿她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