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们宠我上天的日常(119)+番外

阿卓的眼里闪闪发光,骄傲地道:“我祖母从小就夸我手巧,她说了,手巧的人心善,织女娘娘一定会保佑我遇上贵人的。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我不就遇上了王妃姐姐吗?王妃姐姐,你换上看看好不好?一定会很漂亮。”

萧阮心痒痒的,也想试试这异族风情,便点头应了。

这七彩衣穿起来很是繁复,几个婢女都无从着手,阿卓亲自到了卧房,替萧阮穿衣,她的眼里满是仰慕,一边忙碌一边小声嘟囔。

“王妃姐姐,你的皮肤真好,这么细腻,一点瑕疵都没有。”

“王妃姐姐,你的腰真细啊,我要是也能有这么细的腰就好了。”

“王妃姐姐,你笑起来特别好看,怪不得王爷这么喜欢你。”

……

萧阮听着听着,有些乐了:“阿卓,我在你眼里怎么成了仙女了?”

“王妃姐姐本来就是仙女啊,”阿卓一脸憧憬地道,“我还以为那次我真的要死了,就算不被自己刺死也要被我父亲打死,是王妃姐姐救了我。”

“等一等,”萧阮听着有些不对劲,“那不是王爷救了你吗?”

阿卓愣了一下,小声地反驳:“王爷他……又不是真心要救我的,他是怕我死在这里脏了姐姐的房间,要不是姐姐把我留下来,他这么凶,一定当场就会把我拖出去,我一定会被我父亲打死的。”

萧阮哭笑不得。

蔺北行真是冤,救了人没落着好,功劳全被记在她的头上了。

衣服换好了,萧阮站在梳妆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一时有些迷惑了,眼前这个俏丽的姑娘,真的是自己吗?

平常她的服饰都以素色淡雅为主,而今天这一身鲜艳的七彩衣,将她原本就白皙的肌肤映衬得越发面若桃花,明艳动人。

“王妃姐姐,你转个圈试试。”阿卓示意道。

萧阮转了一圈,戴在头上和胸口的银饰叮当作响、清脆动听,更为她那妖娆的身姿增添了几分意趣和俏皮。

“王妃姐姐,你太漂亮了,怪不得王爷他……”阿卓的声音戛然而止,本能地躲到了萧阮的身后,探出了半个脑袋来看着门口。

蔺北行高大的身影背光而立,目光定定地落在了萧阮身上,仿佛燃着一团火。

萧阮不免有些羞涩,连忙道:“你怎么来了?我和阿卓穿着玩呢,你出去我换下来。”

“不用。”蔺北行的声音有些喑哑,“阿卓,时候不早了,你该回去了。”

阿卓咬了咬唇,有些不太甘心地道:“我……才来没一会儿呢……而且我还要……”

“嗯?”蔺北行挑了挑眉。

阿卓鼓起勇气说了下去:“我还要给王妃姐姐看我写的字。”

“你去练了字了?”萧阮有些意外了。

“是,王妃姐姐上次教我了以后,我特意练了好几天,”阿卓有些骄傲地道,“现在我会写王妃姐姐、我和我弟弟的名字了,靖安王府四个字我也会写了。我还教了我家里的族人,他们都很喜欢学。”

萧阮听了很高兴,立刻把蔺北行抛弃了:“王爷,不如你在这里稍候片刻,喝个茶用个点心,我和阿卓去一下书房,花不了多少时间。”

还没等蔺北行回过神来,萧阮便拉着阿卓飞一样地走了。

蔺北行心里颇不是滋味。

合着他这个丈夫还比不上阿卓写的几个字?

在原地呆了半晌,他背着手慢慢地踱回了前厅,威严地扫了几眼外头伺候着的下人:“王妃这一天都做了什么?”

几个嬷嬷一五一十地把从他走后萧阮的衣食住行都汇报了一遍。

蔺北行一听更气了。

这阿卓都来了有一两个时辰了,居然还有胆子在他面前说“才来没一会儿”,这是打算和他抢王妃不成?

又过了好一会儿,萧阮和阿卓的身影才从书房中走了出来,又在门口聊了片刻,阿卓这才恋恋不舍地告辞了。

萧阮回到了前厅,却有些心不在焉,拿过茶盅一边喝一边沉思着。

蔺北行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萧阮过来和他亲昵,不由得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萧阮恍然惊醒,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王爷,我刚才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蔺北行瞧着她,心头一热的。

今天的萧阮,穿着异族的服饰,和从前那种温柔清丽的模样判若两人。

“什么好主意?这里人多,不如我们去里面细谈?”蔺北行诱哄道。

萧阮浑然不觉:“用不着去里面吧。刚才阿卓说了,他们的族人都很喜欢学汉字,只可惜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学,我想着,我们是不是可以开设一些学堂,让穷苦的汉人和西南十六洞的人共同学习一些粗浅的东西,慢慢地用我们的诗书礼仪教化他们,这样日后西南十六洞和汉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冲突会不会日渐就少了?”

蔺北行愣了一下。

半晌之后,他颇为不甘心地道:“的确是个好主意。”

“我想过了,这事可能一下子没什么成效,你军府出面去办,只怕会引来争议,”萧阮兴致勃勃地道,“不如由我和祖母以王府做善事的名义去做,就算做得不好,也不会有人以此来攻讦你。”

“你倒是想得很周全。”蔺北行磨了磨牙。

“我这就去和祖母商量,”萧阮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还没等她迈开步子,腰被环住了,一阵天旋地转,银饰的叮当声清脆地响了起来。

蔺北行把她懒腰抱起,目光幽深,声音低哑:“本王也需要王妃教化,比开学堂更紧急些。王妃不如和我一起先去房里仔细商量一番,好好拟个周全的教化法子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啧啧,柿子这吃素的一旦开了荤,就不知道节制了!

**今天我努力看看能不能双更吧,大家晚上九点来看看~~

第86章

蔺北行捉着萧阮,在房里身体力行地接受了王妃的教化,并且用十分了不得的水磨工夫“威逼”着王妃拟出了一个周全的法子,日后必定要先把他放在首位,才可去琢磨其他人、其他事。

两人耳鬓厮磨时,萧阮怎么也不是蔺北行的对手,情到浓处,她也不知道自己应承了什么,在蔺北行一声又一声缠绵悱恻的“轻轻”中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翌日,萧阮和老王妃一起商量了开建学堂的事情,老王妃很赞同。

很早以前,西南十六洞和汉人的冲突频发,老王妃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和蔺北行的父母商议过,但之后突发战事,意外迭生,这件事情就彻底被耽搁了。现在西南各地太平,若是能把这学堂建起来,让西南十六洞和汉人们都融为一体,的确是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只是,这件事情如果由王府来办的话,只怕开销不少,”老王妃沉吟着道,“日后府里的吃穿用度就要紧着点了。”

“祖母不用担心,”萧阮安慰道,“我的嫁妆也有一些,可以取出来备用。”

“那怎么行?”老王妃连连摇头,正色道,“这要是传出去,我们靖安王府的脸面往哪里搁?我和你姨奶奶房里的用度先减一半就是,只要接下来西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日子慢慢地都会富裕起来,到时候王府的岁贡多了,就能撑过去了。”

有了老王妃的支持,萧阮心定了很多,至于开销的事情,老王妃这里开了头,底下就好办多了,萧阮也以身作则,把吃穿用度都省了一省,挪腾出了不少的银两。

选址、请先生、备学具……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起来。西南人好武轻文,尤其是经过这些年战事的洗礼,更是对文弱书生颇为轻视,王府开学堂这一消息出来了之后,西南权贵都褒贬不一,看笑话的有、说风凉话的有,敬佩的也有。

第一批学堂在南昭郡设立了三处,分别在城南、城北和城郊,学堂中的学生以十岁前的孩童为主,汉人和土著各占一半,男女皆可。消息一传出,本地一些原本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都纷纷前来应聘先生的位置,萧阮选了几个秀才,也从外地请来了几个学识渊博的先生,前者负责基本的教学,后者负责开拓学生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