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442)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西北的情况,为何没有人通报。晋州那边的官员,到底在做什么?莫非已经被西北军收买,沆瀣一气,欺瞒朝廷?”

“现在说这些没有用,赶紧派人去西北打探消息。事无巨细,务必打听清楚。”

“朝中也有不少出身西北的官员,为何之前一点风声都没得到?”

“如今看来,恐怕是有人故意封锁了西北,包括西北军的消息。”

“偌大西北,谁能封锁消息?”

“除了宫里的两位,还能是谁。”

“此话从何而来。封锁西北的消息,对帝后有何好处?”

“有没有好处,不妨继续看下去。看到大戏落幕的时候,真相总该揭晓。”

西北军灭西凉国,迅速登上了各大报刊头版头条。

市井小民欢欣鼓舞。

“西凉狼子野心,总算被灭了。”

“以前都是别人欺负我们的份,如今终于换做我们欺负别人。”

扬眉吐气,绝对的扬眉吐气。

多少年了,西北边防,一直都是防御防御,龟缩不出,偶尔有一二胜仗,却不足以左右战局。

光是想想都觉着憋屈。

而今,终于换大周主动出击,灭一国。

至于西北军和朝廷的恩怨情仇,市井小民不关心。

大家就是高兴,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烟花庆祝。

比起小民兴高采烈,朝堂上,每个人都是一脸凝重。

大朝会,众多朝臣齐齐朝三省六部的大佬,朝景明帝刘诏发难。

这么大的事情,若说三省六部的大佬不知情,打死都不信。

那么多粮草军械,沿途兵站建立,堡垒要塞的建立,少府,兵部,工部,户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脱不了关系。

至于吏部礼部刑部,三个后娘养的,也别想置身事外。

你们这群乱臣贼子,瞒得大家好苦啊!

大朝会刚开始,金銮殿就炸了锅。

没人讨论西北军,没人讨论鲁侯。

先清算旧账,再来讨论鲁侯不迟。

双方人马,你一言我一语。

到后来,全都急红了眼,光是动嘴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直接撸起袖子动手。

帽子鞋子齐飞,脚臭嘴臭飘荡,言语问候祖宗横行……

嗯,很有菜市场泼妇骂街的架势。

刘诏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冷漠看着。

林书平悄声问道:“陛下,要不要控制一下?”

刘诏冷冷一笑,“让他们打。凡是动手的人,把名字记下来,朕要秋后算账。”

“遵旨!”

陆大人很狼狈。

堂堂中书令,竟然被一群御史围攻。

陆大人在同僚的帮助下突出重围,找皇帝刘诏求助,“陛下,这场乱子您不能不管啊!”

下封口令的人是刘诏,如今打起来了,他倒是不管不问,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过分了啊!

刘诏笑嘻嘻的,“爱卿急什么,还不到时候,让他们继续打去。打傻了,就知道好歹。”

话音刚落,一只靴子飞来。

林书平大惊失色,“护驾,护驾!”

内侍们一拥而上,护住刘诏。

本来可以轻松避开飞来靴子的刘诏,被林书平一吼,内侍一动,搞得狼狈不堪。

等凶器“靴子”落网,刘诏大怒。

抄起砚台,狠狠砸在地上。

金銮殿为之一静!

交战双方罢手,只余下一地狼藉。

刘诏拍着桌子站起来,“这只靴子是谁的,给朕站出来。”

岂有此理,竟然敢暗算他。

“查!给朕当场查明。没查清楚之前,谁都不准动。”

大汉将军冲进金銮殿,拿着靴子一个个对比。

一个大理寺的官员,快哭了,弱弱道:“靴子是,是微臣的。这这这,这都是意外。”

想哭,却又不敢哭!

连个眼神都不需要,官员直接被大汉将军拖了下去。

无人作声,全场静默。

“还打吗?”

刘诏冷笑一声,“说话啊!不是挺能说的吗,这会怎么都成了哑巴。”

朝臣继续静默。

啪!

刘诏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手疼死了,还得假装屁事都没有,继续维持英明神武的形象。

“真把金銮殿当菜市场了啊!然而你们连市井泼妇都不如,你们就是一群废物,渣滓,一群眼界狭窄的蠢货!”

“陛下慎言!”

被公然辱骂为废物蠢货,朝臣们忍不住了。

此刻,站在金銮殿上的人,勋贵武将不说,文官哪个不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科举一道上厮杀出来的。

三年一次大比,每次只录取三百来人。考上两榜进士多难啊!

中了进士后,还能进入朝堂,参与朝会,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一群人,怎么可能是废物蠢货。

站在朝堂上这群人,可以说是全天下最聪明的一群人,这话半点不夸张。

这样一群人,透着骨子里的骄傲。

被骂蠢货,孰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发怒又如何,就是要站出来逼着皇帝收回之前的话。

如此侮辱朝臣,就别怪大家群起而攻之。

刘诏冷笑,“朕难道说错了吗?你们自诩国之重臣,可是看看你们做的事情,哪有重臣该有的样子?市井泼妇都比你们强。”

这话太伤自尊了。

“陛下息怒!臣等已经意识到错误。然而万事皆有因果,若非太过激动,绝不会在朝堂上如此失态。”

“西北军灭西凉国,是不是好事?既然是好事,为何激动得在朝堂上打架?难道诸位臣工,巴不得西北军打败仗,盼着西凉扣关入侵,你们就能从中捞取好处吗?”

“臣等绝无此心。”

“这等大事,私下里不知动用了多少粮草军械,然而三省六部却将满朝文武瞒的死死的。臣等只是想讨要一个说法。”

刘诏呵呵冷笑,他指着满朝文武,“扪心自问,朝堂上的事情真能瞒住你们吗?朕以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大周的朝堂如同一个筛子,毫无秘密可言。

西北打仗,西北军反击西凉,何曾瞒过诸位臣工?户部调动钱粮,在场谁不知道此事?西北军一路西进,一不小心将西凉王城打了下来,灭了西凉国,此事可曾瞒过诸位臣工?扣帽子好歹拿出点真凭实据。”

“此乃表,而非里。”

“放屁!”

“陛下慎言!”

“那你们说说何为表,何为里。朕今儿就听听你们的大道理。”

“西北军反击西凉是为表,户部筹措钱粮也是表。但是……”

------题外话------

非常时期,潇湘关闭了评论区。

第1003章 目光短浅之辈

“但是什么,尽管说!”

刘诏此刻表现得很大度。

众臣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于是有了默契。

“但是,朝廷从未要求西北军奔袭几千里,打到西凉王城。更没有对西北军下达过灭西凉国的命令。”

“朝廷自始至终只要求西北军反击西凉,守住边关。而西北军却擅作主张出关追击,高歌猛进,突入西凉王城。更不可思议的是,西北军竟然凭借一己之力,灭了西凉国,杀了西凉王,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功劳。然而,功劳背后的事情,不能不追究。”

“微臣斗胆问一句,西北军的后勤补给,谁提供的?几万兵将,奔袭几千里,还有余力打灭国之战,这可不是一般的后勤补给能做到的。”

“户部尚书,你们户部的账目是不是该交出来让大家查一查。你们户部到底给了西北军多少粮草?莫非你们隐瞒了数据,做了假账?”

“户部账本上记录的钱粮数目,恐怕不及真实数目的一成。否则不足以支撑西北军打灭国之战。”

“休要胡说八道!户部的账本你们尽管查,查出问题,我的项上人头你们尽管拿去。若是查不出问题,你们敢拿人头和本官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