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372)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谨记夫人教诲。”

顾玖嗯了一声,“邓存礼经验老道,你们三人以后遇事多听听他的意见。”

这就定下,四个黄门以邓存礼为首。

邓存礼倒是不卑不亢,“多谢夫人。夫人再造之恩,铭感五内。”

顾玖轻声一笑,“邓公公果真感激我,就一心一意替本夫人办事,可好?”

“当不起公公二字。能得夫人看重,定会一心一意为夫人办事,不辜负夫人的恩德。”

顾玖笑道:“如此甚好。都起来吧,随本夫人到街上逛逛。”

顾玖难得出门一趟,自然不会这么早就回王府。

她坐着马车,轻车简行,来到四海杏林堂。

她没急着进去,而是透过车窗,打量成药铺的情况。

田大夫正在为人诊脉开方,他儿子田苦拖着不太灵便的腿,正在柜台后面抓药。

二壮拿着一把算盘算账。

有衙役来到成药铺,二壮满脸堆笑地迎了出去。看他们说话的神态,显然是认识的,而且关系还不错。

闲聊了一会,二壮邀请衙役晚上喝酒,衙役自然欣然答应。

送走了衙役,又来了一波绣衣卫。

二壮同样是热情相迎,和对方有说有笑。

顾玖见到这一幕,笑了起来。

没想到二壮和绣衣卫也打好了关系,不错。

如此,她就可以趁机在绣衣卫养几个钉子。

等二壮送走了绣衣卫的人,顾玖才下了这马车,穿过街道,来到成药铺。

邓存礼护卫在顾玖身边,小心警惕着街上的行人。

顾玖暗暗点头,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果然竟然老道。

至于另外三个黄门,年轻,见识少,少不得偷偷四下张望,好奇地打量着热闹的街面。

二壮猛地一见顾玖,吃了一惊。

他急忙迎上前,悄声问道:“夫人怎么来了。”

同时打量着顾玖身边的几个陌生面孔。

顾玖笑道:“过来看看。”

“夫人请到后院说话。”

顾玖如今身份不一般,二壮生怕有热冲撞了她,又担心她的身份被人识破。于是赶紧将顾玖一行人迎到后院。

穿过大堂的时候,顾玖微微摇头,示意田大夫继续诊脉,无需行礼。

到了后院,青梅熟门熟路,泡了一壶茶。

二壮将开业后的账本全都抱了来,“请夫人过目。”

顾玖的手压在账本上,“此事不急。我先给你介绍他们几个,这位是邓存礼,这位是……”

将四位黄门介绍给二壮认识后,顾玖又说道:“从今以后,他们四人就在我身边伺候。若是有事,我也会派他们四人来通知你。你若是有事,让门房唤他们出府就行。门房那里我会打一声招呼。”

说罢,顾玖给了二壮一份盖有她本人印章的凭证。

“有这个凭证,王府门房就会替你唤人。”

二壮郑重地收下凭证。

看着上面猩红的“诏夫人印”,二壮笑了起来。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顾玖笑笑,“这不算什么。成药铺生意可好?”

二壮说道:“才开业,生意很一般,有些入不敷出。不过前些日子,有个城门吏用了我们自制的风湿止痛膏,说是效果极好。昨天那人又来配药,还推荐了他的袍泽过来。”

顾玖一听,笑了起来。

她拿出来的四个药方,都是后世老教授总结前人经验,翻阅各种医书,收集各种数据,亲自配置的药方,效果极好。

绝非现在敝帚自珍,一代代传下来,没有改进的药方可比。

顾玖说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个成药铺子不急着赚钱,先将名声打出去。”

二壮应下,“小的明白。”

顾玖拿起账本,随手翻阅。账目很清晰,每一笔开销,进账,都记录在册。

她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聚美斋那边生意怎么样?”

二壮眉开眼笑,“到了年底,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顾玖说道:“若有盈利,记得将银钱给苏家表少爷送去。”

“说道苏家,昨日苏二老爷来到铺子。”

“二舅舅来了吗?他可有说什么?”

二壮笑道:“苏二老爷不放心,就是过来看看。又问我们现在缺什么药材,列个单子给他。若是要的急,他可以先写信回去,让人将药材带来。

昨晚上,小的和田大夫一起请苏二老爷喝酒,一直喝到半夜。小的和他说了,腊月先不进药材,等到过完年,小的会列个单子给他。”

顾玖点点头,“你这样处置很妥当。二舅舅有可能会在京城常住,替我多照看着。”

“小的明白。昨晚上,还命酒楼小厮,给苏表少爷送了酒菜。”

二壮办事果然周到。

顾玖问道:“宋正呢?今日怎么没见他?”

“他出门打听消息去了。”

“你告诉宋正,下个月他的身份文书会办下来。以后他就在王府当差,听候差遣。”

“宋正一直盼着这一天,得知这个消息,定然十分欢喜。”

顾玖问二壮,“你若是想要一个身份,我也可以替你办。”

二壮频频摇头,“小的只愿意在夫人身边听候差遣,小的这辈子就做夫人的马前卒。”

顾玖感慨道:“委屈你了。”

二壮憨厚一笑,“小的不委屈。夫人将我们母子三人从高二福手里救出来,又给我们营生,小的现在很满足。”

顾玖笑了笑,问道:“你母亲和你大哥可好?马场现在经营情况如何?”

一提起西北那边,二壮兴奋起来。

“大哥来信,马场经营良好。今年又添了五十匹小马驹,卖了十五匹壮马给庆平马场,抵消了去年的账目。”

说完,二壮将昨日才收到的信件拿出来,交给顾玖过目。

“大哥还在信里说,等到明年,马场就能自负盈亏,不用夫人继续贴补。至于账本,要等到正月过后才会送来。”

顾玖看着信件,点点头。

她原本计划,用三五年时间将马场经营起来,没想到大壮没用两年,就能实现马场自负盈亏,很了不起。

二壮又兴奋地从库房里搬出一匹羊毛织布,“夫人请看,这是从西北寄来的。”

看到羊毛织布,顾玖很高兴。

带着色彩的羊毛织布,摸上去格外柔软。

紧接着,二壮又搬出两匹素色羊毛织布,“我母亲用棉麻同羊毛混纺,说是更耐水洗,还能降低成本。小户人家也能用得起。”

顾玖意外惊喜。

她伸出手,触碰布匹。手感同纯羊毛织布果然有所不同。

二壮告诉顾玖,“这种和棉麻混纺的羊毛织布,在西北格外受到青睐。工坊每天都忙不过来,供不应求。小的留意过京城这边,羊毛织布还没有传到京城。夫人,我们要不要也在京城开个布庄。”

顾玖说道:“不用另外开布庄,我的陪嫁里面有一家布庄。这些布匹都可以拿到布庄去贩卖。对了,这些布匹有没有多的?”

二壮点头,“这次随信一共送来了二十匹羊毛织布。”

顾玖说道:“很好。每样挑选一匹,明日你亲自送到柱国公府,交给柱国公府大少奶奶。”

裴芸嫁给了柱国公府的嫡长子,如今是柱国公府的大少奶奶。

顾玖设在西北的羊毛工坊,是同裴芸一起合作。

工坊有了成果,她自然要将成果给裴芸送去,以示坦诚,共享。

等到明年工坊将今年的账本交上来,届时还要给裴芸送去一份。

顾玖也挑选了几匹,准备带回王府。

羊毛织布,最合适冬天。

眼看天色已晚,顾玖启程回王府。

刚回到东院上房,小翠就来禀报,“启禀夫人,湖阳公主来访,这会正在和王爷说话。”

湖阳公主,宁王胞妹。

之前顾玖一直没机会同湖阳公主见面,听说湖阳公主去行宫别院度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