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894)
少府本身的资金量不是无限的,单靠少府的资金支持,钱庄根本做不大。
这也是为什么,这年头的私人钱庄,即便是规模最大的私人钱庄,也没办法做到遍地开花。只能在有限的繁华的城市开分店。
偏远地方,只能眼睁睁看着地头蛇给垄断了。
少府家令偶尔在顾玖面前提起这件事,感慨资金压力大。
顾玖当时就嗤笑他,“你们少府钱庄抱着个金山,却不知道钱生钱,真是叫人好生烦躁。若是叫我来做这个钱庄生意,保证什么私人钱庄,少府钱庄,统统喝西北风去。无人能和我竞争。”
好大的口气。
少府家令一听,顿时兴奋起来。
他当即就问道:“这钱庄除了借贷外,还怎么钱生钱?”
接着又好奇问了一句,“你怎么不做钱庄生意?”
顾玖叹了一声,很委屈啊,“我若插手钱庄业务,要不了几年就能做成大周规模最大的钱庄,将天下大部分银钱搂在手里。本来做房产已经够打眼,手里再捏着个下金蛋的钱庄,我怕自己脑袋搬家。”
这话当时少府家令听了,只当顾玖夸大其词,杞人忧天。
将全天下大部分的银钱搂在手里,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
但是后来顾玖给他出了主意,目前只是刚开始试行,少府家令就敏锐的知道,真叫顾玖去开钱庄,就真没有少府钱庄的事了。
天下的钱,真的有可能被她搂去。
难怪她不肯做钱庄生意。
比起钱,还是命更重要。
当她的财富多到令世人侧目的地步,皇子妻的身份也保不住她。
所以顾玖情愿做一些挣钱慢的项目,也不插手钱庄生意,好歹没那么招人恨。
听到文德帝的询问,少府家令斟酌了一下言辞,这才说道:“少府钱庄资金压力大,存钱的人极少,老臣心头着急。要是资金断裂,如何能将少府钱庄开遍天下,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后来诏夫人给微臣出了个主意。她说,给点利息给存钱的人,多多宣传,好叫那些地主老财将埋在地窖里的金银铜钱全都存到钱庄换利息,如此一来,钱庄就有了本钱。
而且还能替代户部,收拢全天下的金银铜钱。这些年,朝廷一直苦于铜钱不够。如果真的能将地主老财存在地窖里面的铜钱收拢,便是贴点利息给储户,也是值得的。
所以,老臣就听取了诏夫人的意见,暂时在京畿一带试行存钱有利息的制度。”
“哦!”
文德帝细细琢磨了一番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问道:“存钱给利息,果真能吸纳金银铜钱?我看这账本上,说是试行了一个月,效果如何?”
“启禀陛下,因为没有进行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并不明显。老臣本打算,等开了春,就全面推广此项制度。还请陛下准许。”
少府家令躬身恳请道。
文德帝嗯了一声,“如果真的能让地主老财将存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钱搬出来,存入钱庄,贴点利息也无妨。”
大周的铜矿,以及金银矿,都不富裕。
加上民间有把钱存入地窖,几代人都不花用的习惯,流通在市面上的金银铜自然就越来越少。
朝廷要铸钱,却没有足够的铜。
以至于铜钱质量下降,掺假。民间私铸钱币泛滥,进一步影响了朝廷税收。
尤其是在南边,私铸钱币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甚至于地方官府发给衙役的俸禄,用的都是私铸的铜钱。
别小看一枚小小的铜钱。
户部每发行一枚铜钱,都能获取一部分收入。
户部发行的铜钱越少,所获取的收入自然就越少。
早些年,估摸着几十年前吧。户部光是靠着发行铜钱,一年就有上百万两的进项。
如今,这笔收入已经降到十万两。十几倍的差距,令人心塞。
户部也没办法啊。
铜矿有限,市场上流通的黄铜也很少。
加上皇宫和大户人家,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黄铜。
留给户部的黄铜根本没剩什么。
朝廷发行的铜钱,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恶性循环,一直无解。
直到今日,文德帝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文德帝再次强调,“只要能将民间百姓储存的铜钱收拢起来,就算多给点利息都成。朕甚至可以下旨,让地方官府帮着钱庄宣传。以后官府收取的税银,甚至可以走钱庄的账目,汇聚到京城后再结算。”
少府家令意外惊喜,“陛下果真让税银走钱庄账户?”
这可是一笔庞大的收入啊。
就算只存入短短一两个月,也能解决钱庄本金不足的大问题。
文德帝说道:“前提是,少府钱庄真的有办法将地主老财埋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收拢起来。若是办不到,朕也没理由,让官府将税银存入钱庄,然后到京城结算。”
少府家令一副干劲十足的模样,“陛下放心,老臣绝不辜负陛下所托,一定用尽办法,将地主老财埋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统统搜罗出来。”
“如此甚好。等等,钱庄还打算发行小面额银票?”
少府家令忙说道:“诏夫人建议,既然要收拢民间铜钱,那就必须有替代铜钱的东西存在。
过去,最小面额的银票是一两。但是绝大部分百姓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银子,只用铜钱。
想要收拢百姓手中的铜钱,就要发行小面额的银票。
老臣同少府的官员商议了许久,打算先印发五十文,一百文,两百文,五百文,四种小面额银票。”
文德帝好奇问道:“为何只印刷五十文面额的银票?十文,一文,不行吗?”
“老百姓没有用银票的习惯,揣在兜里容易掉。一般的交易,还是先用铜钱。先等百姓习惯了使用银票,再印刷更小面额的银票也不迟。”
文德帝顿时明白过来,连连点头,“你们考虑得很周到。百姓习惯用铜钱,贸然用银票代替铜钱,就怕激起民变。不错,不错,果然是老持稳重的做法。就照着计划慢慢去做。朕相信你们少府能办好这件事。”
第556章 就是这么自信(三更)
少府家令琢磨着,今儿这场君臣谈话是不是该结束的时候,就听到文德帝提起分红。
少府家令心头咯噔一下,果然在这里等着呢。
文德帝乐呵呵地问道:“朕听说今儿很多人都拿了一大笔分红,叔祖拿了多少啊?”
少府家令躬身说道:“不多,不多。过年时候能多加两盘菜。”
“叔祖过年加的菜不便宜啊。”
少府家令汗水都出来了。
“朕当年也投了钱给顾玖,她怎么没给朕送钱?”
“陛下日理万机,估计诏夫人怕打扰陛下。”
“事关金钱,任何时候都是大事。怎么能因为怕打扰,就不主动送钱。真是岂有此理。”
文德帝貌似是在调侃。
然而少府家令却有些胆战心惊。
他担心文德帝喜怒不定,迁怒到顾玖头上,于是说道:“今儿老臣还见了诏夫人。她说当年王府走公账投了五万两,她问老臣,这笔本金的分红该交给谁。
老臣也拿不定主意,想着要不少府先收下来,等账本做好了,再交给陛下和娘娘过目?”
文德帝哈哈一笑,“朕差点忘了这事。来人,去未央宫说一声,今晚朕到未央宫用晚膳,朕要和皇后喝两杯。”
内侍领命,赶紧前往未央宫通知此事。
文德帝又看着少府家令,“叔祖是不是还有账目没说啊?”
果然是记得的。
少府家令赶忙说道:“启禀陛下,诏夫人还有一难题。当年先帝投了三十万两,这笔本金的分红,该如何做账,还请陛下吩咐。”
文德帝说道:“你先告诉朕,三十万本金,这回能拿多少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