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133)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第60章

好在没有玉米可以吃,红薯还是管饱的,在加一些粗粮,村里应该勉强能吃个肚儿圆,可就是苦了牲口了,以往还能在秋收之后喂一些小红薯贴一贴秋膘,这下可好,队长把红薯杆子都看的可严实。说是晒干之后还能给人吃。

大家在背地里给队长起了了绰号叫老抠,要不是知道队长是个正直的人,绝对不会贪集体的便宜,他们绝对能指着队长的鼻子骂!

现在嘛,他们也只能抱怨两句,说队长也太抠了,抠屁眼还要唆指头的那种。

毕竟队里养的猪,队员们还是要吃的,猪能吃的食少了,他们分的肉也就少了,自然是不满意的。

可是等到粮食分到手里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就又充满了欢笑,没有人不喜欢多多的粮食的,今年的红薯特别的多,多到家里堆不下,吃不完,必须挖地窖才能存放的地步了,李明言家里的地窖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进入阴历八月,队长说吃了最后一顿饭,队里就散伙儿了,队里的秋地已经翻过一遍,没有什么繁重的活计,不值当找个费工分的劳力专门去做饭。

李明言就从倭瓜藤上摘了一个金黄的倭瓜,给大家加餐,姥姥对于不能继续做饭,挣工分儿,还挺遗憾的。

可是队长同她说了,一起吃饭,搞平均主义,就有许多懒汉趁机浑水摸鱼,叫老实肯干的人吃亏。

姥姥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里不得劲,交铁的时候,除了她家需要当作大食堂以外,其余人家的铁锅都上交了,她们可怎么做饭呢?

队长叫她别管这些,路到桥头自然直嘛。

又到了吃饭时间,自从双抢过后,村里就闲了下来,饭前妇女们往往会早早的到陈家,吃不着饭,闲唠嗑也是好的。

陈家的厨房是庄上第一阔气,砖瓦盖的不说,还有两张饭桌,几个长条凳子摆在那里。

李明言夫妻两个将南瓜搬进厨房,妇女们调笑的声音更大了。

“今天中午吃窝瓜?”

“最后一顿叫我说该吃大米饭才是,吃窝窝头,这不是寒颤人吗?”

“秀儿,你都混上掌厨的了,就你一个年轻人,在人堆里还不是拔尖儿,做主给咱们做一顿白米饭呗。”

说话的是蛮牛家的,她好吃懒做成性,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和李蛮牛正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

扫帚倒了,夫妻两个都能绕着走的那种,为啥不用油瓶子打比方,说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呢?因为她家连个油瓶子都没有。

生了一个孩子,也没照顾住,不到一个月就夭折了,据说是冬天,他俩睡太死,没有把小孩子搂怀里,冻着了。

这会说酸话,不仅是因为做饭这活清闲,还是真的羡慕人家生孩子的。

她自从夭折过一个孩子之后,再也没有怀上过。

说酸话是正常的,蛮牛家的什么都管不好,自然也管不住她自己的嘴。

甚至为了以示亲近,她还伸出那不知轻重的手掌拍了一下。

秀儿蹙了眉头,这人怎么这样?

她婆婆抱着手旁观,完全没有插手的意思。

秀儿的话里柔中带刚:“这分了灶,就各家做各家的。自家的米自家吃,多好吧,省得起口角。”

话说因为吃饭这事儿起了多少的口角了,队长想的很好,每户人家拿了多少粮食,就按照拿来的粮食定量给吃,再加上灶上的妇女补贴的野菜,也够吃饱的,谁知道有些人家怕吃亏,不愿意多出粮食,却很愿意多吃一些。

李蛮牛家里哪有什么大米吃,要是有的话,他们也不至于不想拆伙,生产队最不想各吃个的就是他们家了。

别人家在食堂吃,那就是吃亏的,只有这不要脸皮的家伙,才是真正的享受到了吃大食堂的好处。

大家对于这样的人自然是深恶痛绝,对于食堂解散欢欣鼓舞的。

蛮牛媳妇没意思的不说话了。

南瓜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全看你怎么喜欢。或者如果够财大气粗的话,拿家里的油放满一个锅底,把南瓜饼加上精面粉团一团做成金黄的饼子,南瓜饼,就更好吃了。

这南瓜不只是大,如果李明言种出来的东西特点在于大,那这个南瓜,引人注目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它的大小。

切开南瓜之后,里边的南瓜子涨了满满一肚子,挤挤挨挨的,南瓜皮又厚又香甜,刚切开之后,南瓜的香味充满了一整个屋子,这香味冲进鼻腔,霸道的吸引了所有人的瞩目。

南瓜子自然也是可以吃的,而且富含多种营养,一时之间,还没炒熟的南瓜子就被他人哄抢。

李明言拿着姥爷切瓜的长刀一挥,话说姥爷虽然没有赶上种瓜,却日日有新鲜的西瓜吃,这大概也是大食堂的好处之一了吧,也因为这刀切瓜实在好用,在炼钢的热潮之中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