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六零开网店(81)

作者: 竹叶西风 阅读记录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不愿意的。

陈梅见儿女都没有叫她失望,缓和了语气说道:“你们也别怪我不叫你们捡现成的,你们要知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白得是那么便宜的事儿?你们姥爷的性子,不是我在背后糟践他,住了他的房子就算是欠了他的,名义上是去给他养老,去照顾他,叫他说,那就是你们去占他的便宜去了。你们妈,我,是他的亲生闺女,不带掺假的,天天跟我念叨十来年白吃了他多少粮食,我是个赔钱货。”

小蒋和同伴为这些话流了一把的汗,明明晚上已经凉爽起来,可是心里忍不住的火大,这老爷子实在是,实在是。

陈敏安慰的话像所有的三姑六婆:“爹好歹把你养大了,再怎么样他也是咱爹啊,现在的观念是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经常跟他说些道理,他肯定会改变的。”

这个年代重男轻女乃是常事,有的家庭生了孩子就会直接把孩子扔到尿罐子里溺死,陈老头的行为顶多算是一般般,正常发挥。

李明言说:“要不给姥爷也申请宅基地吧,让姥爷搬到咱们这儿来住,离得近了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好照顾。”

陈敏立刻跳出来反对:“这怎么能行,爹在家里呆了一辈子了,不可能愿意搬过来的。”

陈梅冷笑道:“我家里的这几个孩儿,在李家养了十来年了,我也一个都舍不得让他们出去过,幸好他们不嫌弃,就在这李家庄扎根了。反正有儿子有孙子的,没有说轮到一个闺女给养老的。走到哪儿也只有别人说他儿子不孝,没有说叫她闺女回来给养老的。”

小蒋却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嫂子,让老爷子搬到李家庄来,你是没有意见的是吗?”

陈梅犹豫了一瞬,然后肯定地说道:“没有,只要俺爹愿意搬过来,我没啥说的。该照顾我还是会照顾,养老送终也是子女该做的。”

小蒋长舒了一口气,拍着陈同志的肩膀,说:“这就好办,您父亲的工作我来做,陈家庄与李家庄距离并不远。他老人家未必不愿意。只要条件给的够。”

然后转向陈梅,“还希望您的宅基地,不要先申请,等说服了老爷子,再连同您家的两个宅基地一起。”

陈梅心想,小年轻就是不靠谱,搬家的事牵扯到两个生产队之间的利益。李家庄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一个两个老人搬进来,这意味着多承担了一份责任。老年人没有劳动力,到时候分粮食,是给分呢?还是不给分呢?

如果给分,那是显得仁义了,可是大大得罪了队里的人,粮食就那么多,分一斤少一斤。这是在从大家嘴里夺食呀,更何况李家庄的耕地本来就少。

***

晚上陈梅用高粱杆给三个人铺了一床铺盖,就像给那个染布匠铺一样。

只是这一次睡在了陈梅的房间里,一个房间两头睡对床。两个小年轻还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房间就这么多,没有办法。

第二天,一群人早早的起床,李明言简单的做了一些吃食,草草的对付过早饭。李振国带着二儿子去上工,两个小儿子继续上学,他俩还要坚持到期末考试,也没有多久了。

而陈梅则是带着李明言和李明礼两个女儿去了陈家庄,陈家和李家的距离并不算太遥远,如果说直接趟着河水过去的话。但是如果走这条河唯一的桥,也就是火车轨旁边的铁架,上面铺上了木板,供行人行走,那路就远了一半。

一行人走近路,到了陈家。

陈家四间青砖大瓦房,地下也铺着青砖,院墙高高摞起。三间正房旁边有两个配房,每个门上都涂了大红漆。陈老头就蹲在门口吃饭,见到多年不见的儿子回来,似乎情绪也没有什么波动。

将碗筷放进厨房,扯开喉咙喊:“老婆子,你儿子回来了。”

然后招呼众人进屋,听了他们说明来意之后,嘴唇颤抖了一下:“好啊,你这个兔崽子,写信给我就说这个事儿,把我气的要死。现在回来还说,跟你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哪有闺女养老的道理,我养你干啥吃的?”

陈敏又将为国效劳的大道理说了一遍,陈老头不为所动。小姨劝他:“孩子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这么倔不是给他添拖累吗?咱在这里也好好的,还是不要给闺女添麻烦了。”

小蒋脸上的笑意又出现了,仿佛是刚才说的消息不够狠似的,又添了一句:“陈同志这一次出任务,不一定多少年才能回来,如果任务不太顺利的话,可能赶不上给您摔盆添瓦,所以陈同志的家属必须要安排好。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鉴于您只有陈敏同志这一个儿子,现在想到的办法是将您二老搬到李家庄去住,您女儿也好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