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宫凤华(1218)

“皇后娘娘贤良与否,众人皆有目共睹,且轮不到你来嚼舌。”

萧尚书怒斥完杨御史,又对龙椅上的天子拱手道:“杨御史妄议后宫,不修口德。老臣奏请皇上,严惩杨御史。”

天子的俊脸也沉了下来:“准奏!来人,将杨御史撵出金銮殿。以后不得再参加大朝会。”

杨御史顿时傻了眼。

身为御史,最重要的职责便是闻风而奏,监督弹劾百官。对天子的言行亦能谏言的权利。被彻底革除在大朝会之外,他还有什么脸再做御史?

杨御史双腿一软,便要下跪请罪。几个高壮的御林侍卫走上前来,不费什么力气便“请”走了杨御史。

朝堂里安静了片刻。

天子并未动气,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亲切又和气地说道:“诸位爱卿还有何要事启奏?”

众臣:“……”

……

散朝后,赵阁老主动邀陆阁老同乘一辆马车。

陆阁老欣然应下,在随从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宽敞的马车里,两位阁老相对而坐,压低了声音说话。

“这个杨御史,不知是受何人指使挑唆,故意污蔑皇后娘娘。”

“左右不出那两三人而已。”

要么是俞太后,要么是俞顾余党。也有可能是和临江王走动密切的某位宗室亲王。天子登基连头连尾都没到三年,真正的死敌也就是他们了。

赵阁老略略皱眉,轻哼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皇上守孝数年,如今已经出了孝期,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出手了。”

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些。

先不说宫妃进宫是否能分走天子的宠爱。只说广开后宫,历来只有皇后或太后才能主持选妃之事。

俞太后缠绵病榻,执掌后宫的是谢皇后。天子无纳妃之意,谢皇后也绝不会傻到主动为天子纳宫妃。

陆阁老淡淡道:“皇上不动这份心思,别人再动心思也是徒劳。”

这倒也是。

赵阁老嘲弄地笑道:“皇上平日里一副随和可亲的模样,几乎未动过怒气。对群臣更是礼遇有加。便有人以为皇上性情软好拿捏了。”

“今日皇上稍露手段,足以震慑众人。”

陆阁老回想起朝堂上的那一幕,不由得轻叹一声:“皇上年岁不大,行事却十分稳妥老辣。心有成算,胸有城府啊!”

简而言之,笑面虎一个。

比起动辄翻脸动怒的建安帝,建业帝显然更有城府,也更难应付。

闲话几句后,陆阁老又道:“皇上和皇后娘娘鹣鲽情深。才出孝期,便想让皇上广开后宫,别说皇后娘娘反应如何,皇上第一个就不乐意。”

“这等事,我们不必插手。待过一两年,若皇后娘娘一直迟迟无孕,再上奏折也不迟。”

赵阁老点点头,话风一转,提起了即将归京的幼子来:“赵奇在蜀地为官满一任,再有两个月便应归京述职了。我有几年没见他了,以后索性将他留在京城,也能随时照应些。”

陆阁老也打着同样的主意,口中却笑道:“他们有能耐有出息,为皇上当差做事,为自己谋前程,亦是好事。”

第943章 风来(二)

正午,椒房殿。

平日爱说爱笑的盛鸿,今日沉着一张脸回来了。

谢明曦起身相迎,目光掠过盛鸿略显沉凝的俊脸,轻声笑问:“怎么了?被杨御史气到了不成?”

金銮殿里的一幕,自然瞒不过谢明曦。

杨御史前脚被撵出金銮殿,魏公公后脚便打发内侍到金銮殿里来送信了。

谢明曦早料到会有这等事,心中哂然,面上未露半分怒意。

盛鸿在朝会上不动声色地和朝臣们口舌交锋,散朝回椒房殿后,郁气便涌上心头。

“区区一个杨御史,哪来的胆子在大朝会上嚼舌非议后宫?”盛鸿冷笑一声,黑眸中闪过冷意:“他不过是一个棋子,背后操棋之人,更需提防。”

谢明曦略一思忖,低声问道:“是母后?还是俞家人?”

盛鸿显然也深思过这个问题了,缓缓说道:“母后卧榻养病,过去的半年多里,未曾出过福宁宫半步。伺候母后的十余个宫女,也被盯得很紧。应该不是她!”

“俞家族人众多,人心纷乱不齐。俞光正做了家主之后,一直竭力约束族人。不过,保不准有人暗中起心思做手脚。”

“依我看,此事十有八九是俞家人的手笔。”

俞太后病重不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咽气归西。俞家人想翻身,便要借着俞太后之势,正大光明地将手伸进后宫来。

宫中就有一个现成的合适人选。

谢明曦瞥了盛鸿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宫里有一个现成的俞九小姐,年少貌美。皇上若有纳宫妃之意,俞九小姐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