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都憔悴了一圈。不过精神还是好的。
见识了省城的养猪场之后,苏二柱觉得自己打开了新世界。
和省城那养猪场比起来,自己那简直就是个小猪圈。
他之前那个傲气也没了。专心的在省城好好的养了一阵子猪。从如何养一窝猪,到学会如何养一群猪。
为了养好猪,他都差点和猪同吃同睡了。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他觉得自己比之前懂的东西更多了,也更有底气了。等他今年给公社养出一大群的肥猪,他也就出息了。以后玉华也要更瞧得上他了。
到了县里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去。
崔向北留他在县里吃饭。他还不乐意。
崔向北道,“嫂子也在县里,你路过这边不见个面?”
苏二柱诧异道,“我媳妇在县里干啥,”他美滋滋的想着,“难不成是来接我的?”
“服装厂前几天招工,嫂子来县里考上正式工了。现在已经转城里来当工人了。我昨天省里的时候,忘了告诉你了。”
苏二柱:“……”
好不容易觉得自己能让媳妇看得起了,结果……苏二柱看天,觉得自己要想让媳妇看得起,还要继续努力。
他现在特别想回到刚刚结婚的那个时候,把自己一巴掌打醒。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咋就不对媳妇好点儿呢。
玉华当初对他多好啊,他还不知道珍惜。说起来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贱得慌。
崔向北道,“我请你和嫂子吃个饭吧。嗯……嫂子一个女同志可能会不自在,要不咱再把苏曼同志请过来一起吃饭。正好你们也见个面。”关键是为了接这些去省里学养猪的同志,他已经两天没见苏曼了!
苏二柱点点头,这会儿也没心思想其他的事儿。
崔向北高兴的去国营饭店定菜,然给苏曼那边打电话,语气十分诚恳真挚。“苏厂长,我得请你帮个忙。我今天请苏二柱同志和他的爱人一起吃饭,我觉一个女同志可能不自在,所以希望请你一起。”
电话那头苏曼嘴角抽了抽,“我先看看我的行程安排。”
崔向北就紧张起来了。
过了片刻,苏曼才将慢悠悠道,“好像正好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
崔向北立马道,“这里离学校不远,我提前点好,你直接过来吃!都是你……哥嫂爱吃的。”
苏曼笑了笑,“那我哥嫂肯定感谢你。谢谢你啊崔总。”
崔向北:“……”
另外一边,苏二柱则去接自己媳妇。
在服装厂看到头发已经剪短了,穿着工装的宋玉华的时候,苏二柱都差点认不出来。
顿时危机感爆棚,走过去就和宋玉华道,“玉华,我和你说,我在省里特别努力,那边的师傅都说我特别有悟性,适合养猪。说我肯定能养好猪。我以后肯定能出息的。”
宋玉华点点头,“很好,继续努力。”
苏二柱心里越发的没安全感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出息,还不够努力。他觉得自己还要求着崔知青,让他多去几次省里养猪场。
就是和猪一起吃一起睡,他都乐意。只要能养大肥猪。
到了国营饭店的时候,菜已经上了桌子了。
都是熟人,倒是没啥不自在的。宋玉华还感谢了崔向北对苏二柱的照顾。
苏二柱道,“客气哈啊,这是我过命的好兄弟。亲兄弟。”
苏曼道,“那我不就多了个亲哥了?”
苏二柱笑道,“那也成,崔知青人挺好。咱多了这个兄弟,咱不亏。”
崔向北:“……”
碍着有别人,崔向北老老实实的,连话都没多说。只用心记下苏曼吃的每一道菜。
吃完之后,苏曼就急匆匆的去上学了,崔向北也回了厂里去。苏二柱则送宋玉华去厂里那边。
两口子到了服装厂门口,苏二柱还挺舍不得自己媳妇的。特别是看到服装厂的大门,他觉得自己和媳妇好像成了两个世界一样了。心里特别不踏实。“玉华,我真的会努力的。”
宋玉华回头看他,然后笑了,“二柱,我在这里等你和米粒儿。”
苏二柱的心口一下子就烫了起来了,重重的点头,“好!”
已经坐在教室里的苏曼又接到了789的通知,任务进度百分之九十三。
第160章
县里各大工厂的工人招完了之后, 就热热闹闹的搞起了大生产。每天都有货物走水运运出去。
这让棉麻厂这边眼红的不得了。
棉麻厂的陈厂长去年进了一批机器, 准备大生产, 结果工人不熟悉机器,耽误了工期, 好不容易磕磕巴巴熟练了,大生产了,然后发现他们生产的东西滞销了……没错, 滞销。
陈厂长从来没想过厂里的东西还能卖不出去的。这世上还有东西卖不出去?那些老百姓们买东西都要找关系才能买到好的棉麻产品呢。
可陈厂长没想到都是,棉麻产品是很滞销,外面的人也很难买到。可中间环节也需要衔接好。要不然想买的人找不到地方买, 想卖的人,他也卖不出去。
陈厂长他不懂这些, 他之前做副厂长的时候, 那是管着生产车间, 主抓生产的。
这也是他为啥一上台之后就买机器的原因。
可现在现实给他迎头一击。
还准备开年再试试看,结果开年南平的厂子这么红火, 让他有些心焦了。
这不, 又找高县长这边来了。
高县长现在也不待见他了。觉得自己当初眼神确实不好,怎么就觉得这同志踏实, 就选了这同志上来呢。好好的一个棉麻厂, 搞得现在还在县里落后了。
连那烧砖厂, 走不出去南平的那种厂子,都把砖块拉到外面卖了。
听到陈厂长说了家具厂和服装厂他们的情况只会,高县长道, “你和我说也没用,你们都是各个单位的领导。我总不能压着他们去给你管理厂子吧。”
陈厂长这会儿有些丧气,“我也不是让他们帮我,我就是想着有啥好法子。我们也学一学。”
“那你自己去问他们呀,关系,要打理好和各个单位的关系。”高县长颇有些苦口婆心的感觉。
“各个单位之间好好沟通。你自己不去找他们,你来找我有什么用呢?我是管县里经济的,可我也不能管你们厂子内部的事情。要是我能随便伸手,我能让你胡来?”
陈厂长被批了一顿,心里特别羡慕烟草厂的老葛。人家那才是不求人呢。
烟草啥时候都是稀缺产品。
高县长这边走不通,陈厂长灰心丧气的回了办公室。
看着自己拿一车间的机器,再去仓库里面看了看库存。最后还是决定拉下自己这张老脸,去找朱厂长。
好歹平时服装厂那边也和在他们这边拉了很多的布料,也有些交情。
朱厂长最近春风得意。
他当了好些年的厂长了,眼看着厂子在自己手里红火起来了,心里美的不得了。这会儿还在抽着烟,看着今年新增的报表。
听到棉麻厂陈厂长来了之后,他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赶紧让助理请人进来。
“老陈,稀客稀客。咋有空过来看我呢。你这都好久没上过门了吧。”
“一直忙,这不,才忙完,想着过来看看你。”
朱厂长心里就乐了,这老陈真好玩,明明有事儿找上了门来了,还想端着呢。
棉麻厂是大厂,可再大,那也要有个好干部管理啊。老陈真不适合,多年的老同志了,这人做事儿就是个直肠子。
朱厂长也不开口说话,就笑着让他喝茶抽烟。
还是陈厂长自己憋不住了,问起了服装厂的效益,“我眼看着你们这效益挺好,每天拉出去那么多的货物。”
“那可不,多着呢。这车间里面还在生产,我们在好多地区的供销社那边都有渠道。这年头,只要渠道找对了,那东西就卖得快。毕竟老百姓需求还是挺大的嘛。”
陈厂长羡慕的牙酸,他还等着朱厂长问他棉麻厂的事儿。结果人家压根就不提。
等到最后,他就只能直接道,“老朱,咱也是多年的同志了,以前也是在一家厂里干过的。你这有好法子,是不是也要拉我一把。你看我们棉麻厂现在这个情况……”
陈厂长艰难的将自己厂里的情况说了一下。
朱厂长道,“这是好事儿啊,今年滞销的东西,留着明年,明年你们不就能闲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