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当初多困难啊,要啥没啥。但是南平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省吃俭用,一起勒紧裤腰带建码头。终于建立起来了。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南平码头,那就是他们宝贝蛋。咋样赞美都是应该的。
这个征稿启事当然也是苏曼提议的思路写的。
她抓住了其他人的心理,南平实在太小了,再吹牛,人家也看不上。所以只能煽情点。
这个时代就是流行艰苦奋斗,团结一切力量战胜困难的精神。
那她们就要把南平码头塑造成这样一个存在。反正当初也确实是各个单位集资搞起来的。这也不是骗人。
还别说,接受度还挺高。很多人都记住了南平这么一个地儿,也知道了南平八一码头。
对于老百姓来说,就知道这么个地方。一些有文笔的人,则开始查找关于南平的资料,准备写稿子。
而对于一些单位来说,则是知道,在沿江地区有一个叫做南平的地方,那边建了一个码头。他们就在自己的沿江地图上面标注出了南平码头的位置。作为一个可以被用来加补给的中转站之一。有些单位出差的同志,就顺路来南平考察一下情况。
县里比之前要更热闹了。
南平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惊动了省里和区里。
特别是地区里。
南平县是隶属于华州地区管辖的。
华州地区下辖六个县城。南平是里面最不起眼的一个,也是穷的垫底的。称不上倒数第一,也能算个倒数第二。
当初林书记之所以会空降到这边来,也是因为南平太穷,太乱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整顿带领。
林书记也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来了之后就大力整治,
整个南平才彻底平稳下来。不过穷还是那么穷。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没想到南平这个拖后腿的,突然一下子就变了。
之前吧,砖块技术特别好,在区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还帮助了其他县里提高了技术。
这让华州地区的地委领导都很满意,觉得南平这是真的成长了。
虽然没多大用处,好歹也是个进步。谁知道这南平突然又搞出动作来了。
省里突然多了很多南平的单位出来的产品,什么家具、服装,连砖块都有。
地区这边修了一个新的厂房,结果发现,买回来的家具竟然都是南平家具厂的,再一问,砖块都是定的南平那边的。人家修了个码头,到时候一船拉过来,不碍事儿……听说整个省城还不止他们这一家,再多调查了一下,其他县里还和他们反馈情况,说南平的东西都跑他们那边去了。
现在南平还在全国报纸上面登稿子。
这可真是越高越热闹了。
华州地区的领导决定来县里做个走访考察。
这个走访考察,一方面在明面上,一方面在暗地里。明面上几个领导去县政府那边坐着开会讨论,暗地里一个考察小组则去县里看看如今南平县真正的发展。
这事儿林书记也是知道的,不过林书记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完全无所谓。
接到消息之后,最多也就让县里这边的同志们调整一下工作安排,甚至连让县委食堂加几个菜都没提。
还是他媳妇任主席这边提醒食堂加了菜。
这事儿县委这边也没瞒着外面,其他单位自然知道了考察小组要来的事儿。
李秘书和苏曼关系好,随意还暗地里提醒她各方面要注意,如果看到陌生人了,也要注意。
苏曼就猜测道,估摸着这是要来走访调查那一套。
她现在和铜四角其他成员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人了,所以又私底下提醒了其他厂长,最近要老老实实在厂里管生产,别出去嘚瑟。
苏曼还请他们来家具厂吃了顿饭,和他们商量对策。
朱厂长和高厂长他们对于调查小组只不大喜欢的。觉得他们来了之后束手束脚的,就担心碰上一个特别不好说话的领导,回头看他们哪里没干好,要处分。
苏曼道,“现在南平一片欣欣向荣,总不至于就挑刺。再说了,咱还有林书记呢。”
说起林书记,大伙儿心里就安心了一些。林书记这人虽然只是一个县领导。可是个有担当的人,遇着事儿了,那肯定是挡在前面的。而且林书记作风强硬,当初又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在上面领导面前挺说得上话。
“我倒是觉得,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苏曼有些高兴道。
“以前哪有领导过来啊,现在人家都特意安排了领导过来视察了。这说明是认可了我们如今的作为。我们完全可以趁着这次,得到地区领导们的好感,给南平带来更多的政治倾斜。”
朱厂长就道,“小苏啊,你脑子活,有啥想法不?”
苏曼道,“就是有想法,也不能太明显。咱领导又不喜欢搞浮夸风。不喜欢搞这些虚的。咱要是太明显了不好。不过到时候调查组这边肯定会在各个厂里来调查情况的。所以厂里各方面注意一点就好。只要我们的表现和我们如今的发展相符合,就没多大问题。”
第162章 (抓虫虫)
热闹的南平县城里, 大多数街上都是穿着各种工行制服的工人们。工人们都陆陆续续的从厂里下班, 有些上中班的同志则正好去上班。
工人们衣着整齐, 精神饱满。哪怕现在吃饭都还是吃个七八分饱,也觉得特别的满足。
因为现在的南平县的发展, 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相信明天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等单位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粮食就会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饭。
他们还听说, 现在县里还在鼓励农村的农民同志们养猪了。等年底猪长大了之后,首先供应的就是南平县,到时候他们还能吃上很多猪肉。以后年年养, 南平县不差肉吃了。
美好的生活,让南平人的精神状态直接上升了几个台阶。
地委的同志在街上走了一会儿, 看到这些人精神状态挺好, 积极向上, 工厂里面各种机械发出的声音,一切都生机勃勃的。心情也有些感慨。
他们之前也去过南平县的县城走访过。要说比起南平县大的县城那当然是多的是, 可像南平这样生机勃勃的, 还真的挺稀奇。前两年的荒年,让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天吃的比一天少, 让他们的精神上有些磨灭。
到现在还没恢复。
而且他们还发现一个特点, 南平单位的工人住房建的挺多的。他们之前倒是也听说过点消息, 但是亲眼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街上观察了一下之后,他们又去了南平码头那边。中途还碰到了一个查陌生人口的县民兵。
看了他们带来的单位开的条子之后, 才让他们去码头转悠。
“看来南平这边抓间谍也挺勤的。”带头的海专员笑道。“老林这个当军人出生的,这方面还是做的挺细致。”
一般来说,间谍就喜欢观察每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基地。比如说机场,汽运站,还有码头。
这在一般战役里面,都是军事必争之地。
现在很多人都不重视了,老林倒是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其他人也笑了笑。海专员和这南平县的林书记,当初是老战友。确切的说,两人还是搭档一段时间,有点交情。当初林书记愿意过来,也是因为相信海专员的为人。要不然全国各地这么大,人家哪里还去不得?
也因为这层关系,海专员就自己过来当暗访考察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做出公正的评价,以免其他人乱搞。寒了人心。
一行人到了码头之后,就有人来接待他们,问他们是不是来考察码头的。
接待的人是码头办公室里面的,职务是干事,但是实际上干的是销售员的职务。
这小干事还是经过家具厂培训的。专门负责给码头拉单子。
平时看到有陌生人来了,那积极的不得了。
看到这几位穿的就特别像干部,一看就是单位领导。肯定也是冲着码头来的。就热情的接待起来了。
海专员他们还是第一次暗访的时候被人接待。
说实在的,这个时代的同志热情归热情,但是都有些限度。比如说你一个陌生人,还不知道是干啥的,对方就会有些防备。
海专员故意道,“同志,你这都不知道我们干什么的,你就放心把我们往码头带啊,你们这边管理这么松散,我有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