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63)

作者: 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比起丞相北伐的辛苦,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婉宁道,仿佛一切云淡风轻。她看向远处,我沿着她的视线望去,只见一株红梅静静斜枝窗前。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97章 惊变

三月之后,天气已逐渐回暖,我着深衣,坐在廊下。

今年的天气总是奇怪一些,正月之后倒春寒,下了几场小雪。入了春,却一直多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停。

据说汉中那边,也是这样。

此时,我的案前放置的是诸葛亮的鸢尾琴。自他上次在西城弹奏过后便带了回来,之后再没有将它带往战场。有了这把琴,我闲暇时也多了件可以做的事。诸葛亮在成都时偶尔也教我弹琴,其实比起学琴,我更痴迷于看他弹琴。

在我眼里,没有谁比他更会弹琴,也没有谁的琴音会比他的更好听。尽管诸葛亮的琴音里更多流淌出的是一种怆然,以及悲戚。也许是我太过于主观,以至于我只能从他身上感触到这样一份情感。

自从上个月将阿瞻与果儿送到婉宁处后,我的生活忽然轻松了好些,也落寞了好些。就连平日叽叽喳喳的蓝玉,也因为我担心突然增加的两个孩子会给婉宁带来不便,于是遣她进宫帮衬。蓝玉平常虽大大咧咧,照顾起孩子还是十分细心,虽然偌大的皇后殿不会缺人手,但有她帮我看着,我还是更为放心。

我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蒋琬了,平时李平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让他脱手丞相府的事务,转而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甚至派他出差,去别的地方,我便更难见到他了。关于诸葛亮的消息,我也知之甚少。

不知为何,开春以后的一系列不顺遂,无论天气还是人事,仿佛总在隐约预示着什么,我好几次本在静心练琴,某一刻心中也会突然惴惴不安,进而左顾右盼,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四月,诸葛亮率军攻祁山,绕开魏军主力后,又攻上邽,一路雷厉风行,轻易便败了上邽守军郭淮、费曜,还顺道抢割了魏军屯在上邽的粮食。这时候诸葛亮研发的木牛流马正式派上了用场——抢粮之后运送回自己军营。

这只是初胜。

五月,司马懿面对汉军的威胁,终于选择率军出战,诸葛亮派了魏延等人兵分三路抵挡魏军进攻,这一回,汉军在诸葛亮的指挥作战下,不仅用上了“神器”连弩,还抛了“暗器”铁蒺藜,加之汉军勇猛无惧,冲战沙场,魏兵士气低落,一举大胜,斩杀魏兵、缴获武器无数。

这样的消息传到成都,举国为之欢庆。

我也终于在那一日,于宫苑僻静一角,趁着蒋琬难得入朝,偷偷见了他一面。

“前线的事,你听说了?”蒋琬问。

我许久未见他,他还是一贯的沉稳做派,此时在他的眼里,并不能看出半点欣喜。纵使第四次北伐是多年来难得的一次大胜。

“整个季汉都知道的事,我没有理由不知道。”我回答他。

“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蒋琬看着我,又问。

他深沉的语气,黑色而深邃的眼眸望不到底,让人不由紧张了三分。

“于季汉而言自是难得的好事。”我想了想,道:“但于丞相而言,恐怕不是。”

“如果你是李平,现在的你,会怎么做?”蒋琬一来便给我抛出各种问题,到这里,我的确是有些接不上了。

“如果我是李平……?我怎么知道……”我脑子还没理清,说话有些吞吐。

“如果我是李平……”蒋琬说着,微风带起他衣袂的一角。

“我是李平,眼见丞相北伐功成,我到手的一切又要化为泡影,一定会很愤怒,并且要想办法阻止这一切继续下去。”蒋琬道。

语气依旧平常,却在刹那间使我毛骨悚然起来。

“是了。”我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是,我们无法预估下一步他会要做什么……”

“这段时间,李平虽然调我远离了相府中心,却使我能够更好的腾出手来做另一件事。”蒋琬继续道。

“什么事?”我看了看附近,确定没有人了,低声问他。

“我发现,李平根本没有放弃他在江州私筑城防的愿望。”蒋琬顿了顿,道:“并且,这段时间我手下之人也已截获数封关于李平收买各地官员,假公济私,从中谋利的信件。这些,都会成为未来扳倒他的证据之一。”

“只是现在丞相不在成都,此时不是揭发他的最好时机,一切事宜,恐怕还要等丞相回来后再行商议。”

“你说得有道理。”我听他说完,颔首。心想,越是这样的风浪尖上,越不可以出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