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75)
此时的他,再一次站在月光下,赞誉称道之词已经说过太多太多,一时半会找不出新词来形容他。
五十一岁的诸葛亮站在我面前,身姿颀长,挺拔无比,就像一棵永不衰老的松柏。奇怪,他分明就在那里,我忽又觉他比暗夜里悬于九天之上的星辰还要遥不可及了。他的双眸像一弯湖水,明明清澈,却高深莫测,不可见底。
“诸葛亮,说一声‘孤’!”我忽然在心里喊。
“说一声‘孤’!”我在心里道。
此时此刻,我竟然很想听到诸葛亮自称“孤”,因为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眼前这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的一股英霸之气,正漫天掩地,排山倒海而来,城门被打开的那一刻,便从成都城内涌灌而出,奔去了更远的地方。
气势磅礴!
虽然他没有说一句话。
一日之内,事情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辰时至酉时,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我不知道诸葛亮在里面经历了什么,他又是怎么熬过来的。留给我印象深刻的,的确是他再次出现在我眼前时,与以往都有所不同。
沉着?冷静?有,但不都是。
果决?坚毅?多了那么一点点。
丞相服的腰带上挂着诸葛亮的相印,随着他行走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跳跃。
火把,灯笼,来往士兵,刀光剑影,刺耳尖叫。与我那夜的记忆再一次重叠。季汉不置史官,没有人会知道今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一夜的动乱肃靖后,明日清晨,家家户户就会得到消息,权臣李平,倒了。
而解决这一切的,只能是季汉丞相。
他的位置,不可撼动。
一夜的发号施令,擒拿李平及其一干党羽,诸葛亮累了,我只看着他做这些事,连我也累了。
几乎是挺着熬红的双眼,与他站在丞相府的门前,那大门再次打开,终于迎来了它真正的主人。
“吱呀——”
熟悉而陈旧的声响。
六月的清晨,多数人仍在睡梦中,吹来的风尚有几许凉意。
一切看似都未改变。
朝会殿、閤门、相舍、书房……
除了某一间有火烧过的痕迹。
其余的,一概如常。
空荡且安静的府邸,几只麻雀上下跳跃,叽叽喳喳的叫唤。
忽然,它们也扑着翅膀飞走了。
“诸葛亮!”一声女子的大喝。
“还吾父命来!”
我原心事重重的跟在诸葛亮身后,闻见这一声,抬头。只见阿夏不知从何处跃出,举剑朝诸葛亮刺来。白日里,那剑也透着冷光,阿夏靠近的速度很快,只是再快,也快不过□□手的弓箭。
“保护丞相!”
一箭、两箭、三箭……我根本来不及数。
每一箭都要将她的身体刺穿。
此刻,我又想起了老张身上的窟窿。
现在,阿夏单薄的身躯转眼也倒在了血泊里。我跪坐地上,流着眼泪,很努力的将她的头托起来,放在我的腿上。
“我没想杀你……”
阿夏嘴角开始流血,她断断续续的同我说着话。
“我知道……”我哽咽着回应她。
“你问我有没有把你当做朋友。”阿夏忍着痛,有些无力的说:“那天我骗了你……我原以为自己早就没了所谓的真情,直至你出现,我才发现它从未曾泯灭……可笑吗?一个复仇者,居然会有真情……”
“一点都不可笑。”我回答她,一边拿衣袂一角去擦拭她嘴里涌出的血,“别说话了,我叫人来救你……”
我抬头看着诸葛亮,他亦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却挥了挥手,与众人一齐退下了。
我知道他的意思,我也知道被这么多根长箭刺穿的阿夏,一定没救了,可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短短几日之内,我就要失去这么多我在意的人。
“不必了。”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我等这一日,很久了……每一日都在痛苦里煎熬,今日终于不用再受这样的折磨……你该为我感到开心……”
说着,阿夏从袖中拿出一团小小的缣帛,塞在我手里,道:“蒋琬在这个地方……去救他出来吧。我……对不起他。”
“你亲自去与他说!”
我朝她大喊着,眼泪控制不住的簌簌落下。
“真好。”阿夏轻轻说着,“我死的时候,是你在身边……”
阿夏说完,她的手渐渐滑落下去,我俯下身子抱着她,却又不敢看她。
我知道此时我的身上沾满了她的鲜血,原本以为我会号咷大哭,而此时,我就像哑了一样,哭得连半点声音都没有。
世界在此刻重归了平静。
作者有话要说:
逐渐BE化……
刚开学就有点忙,所有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更完这里出去拿个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