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74)

作者: 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离开隆中那日,我亦曾与先帝许下誓言,汉室一日不兴,山河一日不安,便不永归隆中,纵使肝脑涂地,亦万死不辞。”

“可是,我只想你好好活着……”我叹着气,轻声与他说着。

“我知道。”诸葛亮笑着说,“是我太过固执,一定要信守那个承诺。”

“这可怎么办呢?”诸葛亮凑近我身前来,拨着我额前的碎发,一边说:“夫人允了我这次,可好?”

我第一次听到他对我说出“夫人”二字,还是如此轻柔细腻的声音,在这样的深夜里,突然让人感到一阵旌旗摇曳。

我已经习惯了他叫我“阿玥”或者“丫头”,可他这一回,竟然这么唤我。

原本就十分磁性的声音里,还带了些宠溺,甚至,小小的讨好,撒娇……

我从未见过诸葛亮与我这幅样子说话!!

他也该知道,我最受不了!!这样!!

我没法拒绝。

我看着他,瞪着两只大眼,觉得简直匪夷所思。我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他却淡定的吻了吻我的额头,继而将我再次拥在怀里。

“明天。启程。”

我实在太累了,在他怀里睡着前的最后片刻,我听到了这句。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

不知道为啥一瞬间想哭T T

第103章 归途(二)

第二天是个晴天。

旷日持久的靡靡细雨终于在这一日停了下来。

“至少带上魏延一同入城。”我与诸葛亮说道。

“随时听候丞相差遣。”魏延闻言,也上前行了个揖礼,道。

“不必。”诸葛亮却这么回答。

当年刘备只身往江东去的时候,哪怕谁也不带,诸葛亮也会安排关羽或赵云这样的大将随行,此时轮到他身赴险境,却不同意任何人与他一起回城。

成都,熟悉又陌生。安全感不复存在,目前它反而成了最险之地。

汉军驻扎的地方离咸阳门相距甚远。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诸葛亮真的有了不测,哪怕大军想赶去救援,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诸葛亮把他自己的后路断得一干二净。此时的他,能依靠的,真的只有他那片赤诚之心了。

“等我回来。”

他依旧说得风淡云轻。

我目送他飞身上马,那马扬了扬蹄,他随即握紧缰绳。我看着眼里的他,时间仿佛退回到了入蜀前。

丰神俊朗,眉目如画。

逸群之才,国士无双。

所有美好的形容词都该用在他的身上,毫无违和感。

真奇怪,我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我又没有见过诸葛亮入蜀前的样子。

太阳穿过云层,今日有淡淡的薄雾,阳光洒在雾上,连雾也带了金色。那马被他勒紧缰绳转了两圈,他一声叱令,马儿便迅速带着他在一片金色中奔跑起来,然后,消失不见。

山间还存留着浓郁的湿土腥味,我一直喜欢这样自然的味道,猛地吸了两口后,依旧难以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直到我也飞身上马,姜维见到了,忙叫了句:“夫人!”

我与他道:“这里,暂且交给你们了。”

我在城门外徘徊许久。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

午后,天气逐渐有些炎热。我感受到额头滑落下的汗珠,背部的汗水也湿透了衣裳。分不清是天气影响还是心情所致,我眼里只盯着那扇门,一直不敢转向他处,大门紧闭,我在等,我只能等!

一无是处的自己,什么也不能与他分担,生死攸关之时,却只能在咸阳门外翘首以待。

我忽而想到,史册上的诸葛亮,并非这样的结局,纵使我对这儿的一切都不算了解,但这样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没有哪里记载过他是身殁于一场阴谋里,否则那许多年后,他又怎样名垂千古?

然而却并不能感到心安。

纵使我知道结局,却还是紧张异常。

——这种事情,万出不得错!他一分钟、一秒钟未出现在我眼前,事情就还能有变化。

既然我都可以穿越至此,那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

上午、下午、傍晚。

未时、申时、酉时。

天已黑,城墙亮起了灯笼。

一切仍无动作,悄然寂静。

孤寂的城门外,只有我一人。

知了,虫声。

大地苍茫,月影稀疏。

城门最终还是开了。

门里透过一束光来,一个人的影子便投射在了荒芜的地面上。

峨冠博带。

他身着朝服,戴着一顶进贤冠。出征在外,他也带着这身丞相服,为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觐见陛下,都能不失仪容,端庄贵重,永远是这幅君子模样。

他缓步走出,我疾步跑上去,激动得很想扑上去抱住他,但脚下一滞,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