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安北摇头道:“这怕是不妥。人家得寸我们可以进尺,但若是做的太……恐怕不大好看。”
贺林轩勾了勾嘴唇,“清之兄,你还不够了解我。而他们——兴武伯,安平侯,都太高估我了。”
“以后他们就会知道了。我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无赖。他们想用无赖的办法对付我,想要兵不血刃……呵,我就让他悔得恨不能再投胎一次,这次不会忘了带上脑子。”
名声,面子。
这种东西贺林轩看得淡。
何况,他自有办法让他想要结交的人,让天底下的人听说他的好名声。至于敌人,即便表面上做的再好也没用,何必为了他们委曲求全?
更何况……
他看向想要劝阻他的李文武,道:“阿兄,你不用劝我。”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把暗地里的手段扼杀了,会省去很多麻烦。更何况,有些法子不伤人却恶心人,我不想你们每天都吃不好睡不香的。这滋味,还是留给那些人慢慢体会吧。”
闻言,李文武不再说什么。
莫安北则举起酒杯,笑道:“我果然没看错你小子,记仇得很。来,咱们给兴武伯敬杯酒,希望他能挺到最后,哈哈!”
众人复又笑起来,喝酒喝得痛快,但也默默在心里记了一句。
——得罪谁,也不要得罪贺林轩。
转眼到了九月十一,贺尚书入朝之日,在万众瞩目中到来。
第97章
天色将明, 贺林轩便转醒,动作虽轻却还是惊动了李文斌。
他俯身亲了亲夫郎的额头, 轻声说:“时辰还早,勉之你再睡会儿。”
李文斌显是没睡饱,被贺林轩搂在怀里,不一会儿眼皮就开始打架。不过他还是捏着眉心,兀自清醒片刻, 才摇头道:“诺儿今日也是第一天上书院,我不放心,早些起来给他收拾收拾,再送他过去。”
贺林轩拖长声音哦了一声, “原来只是担心诺儿啊。”
李文斌看他嘴边的笑意居高不下, 不由凑在他嘴角亲了一口,催促道:“你管我为了谁, 快些起身,莫让阿兄阿嫂等。”
今日是贺林轩正式任命上朝的日子,李文武夫夫必然牵挂,少不得要叮嘱一番。
贺林轩未再多贪口舌便宜, 扶夫郎坐直身。
蹲在床前给他绑了袜子,穿了鞋,抱人出了内室。待外间静候的家仆听见动静,出声询问,这才放下。
洗漱后,两口子说着话到了前院, 李文武和张河果然已经等在堂前了。
吃过朝食,一家人正说着话,就听人来报舅家老将军遣人说稍后要与尚书大人一同上朝。
张河应承下来,回头笑道:“阿父还是这脾气!这下子,咱们再不用提心吊胆了,虽然他老人家嘴皮子斗不过别人,可向来讨没趣的都不是他。有他看着,肯定不会坐视那些不长眼的东西欺负林轩的。”
李文武摸着胡子笑起来,深以为然。
之前贺林轩借着四方来贺的声势反击兴武伯府,连日来,又发起“为臣之道”的辩论。
大大尊高新帝的同时,又狠狠地给有意拿乔的宗亲门阀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且不说被天下士子所不耻的兴武伯对贺林轩恨之入骨,眼下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卯着劲,要送他一份“大礼”呢。
再则,贺林轩虽然是乐安侯弟婿,可毕竟只是外子,本身并无显赫出身,根基浅薄。
对他下手就没有那么多顾虑。
这样一来,贺林轩就成了两班人争斗中最醒目的靶子——真可谓是火力集于一身,还没上任就已经树敌无数了。
李文武对此都心知肚明,只可惜他贵为乐安侯饱受圣眷却因残疾不能入仕,无法替他抵挡明枪暗箭。
万幸,还有张家。
张家是李家姻亲,张老将军护短是出了名的,在朝中更有“蛮不讲理”的美誉,他要插手谁也拦不住。
况且张家今非昔比。
扶持天顺帝功不可没,不说张家其他人,张老将军就受封一品护国将军,位极人臣。
且他深谙急流勇退之道,在天顺帝入主南陵不久,就借暗疾复发为由,主动上交了兵符,让天顺帝的龙椅稳如泰山。
老将军说要荣养就当真没再上朝了。
今日露面,傻子都知道他是专门给贺林轩撑腰去的。
李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张河就数了好几桩他阿父和朝臣相斗的丰功伟绩,说笑间,气氛轻松了不少。
等送贺林轩上了马车,车轮骨碌碌地走远了,李文斌才露出忧色。
张河心里也有些打鼓,不过是藏着不说,看阿弟这样,忙岔开话题打趣起来。
“林轩真不愧老先生给他取的字,真真是玉树临风,器宇轩昂。阿弟,你看这身朝服他穿着多精神,走出去不知道要叫多少人眼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