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独自走了很久,进到前面的地下通道里,一进去就听见男人的咳嗽声,宋落想到尤念念昨晚在群里说的“流浪者”,加快脚步到通道里面。
在略微潮湿的地下通道里,铺了一张张箱子拆开的废纸,上面丢着件薄薄的外套和一床棉被。
听到有脚步声,他们都亮着眼睛望过来,宋落对上一个个满含期待的目光,愣了一瞬,而后有些艰难的走过去。
“你们好,我是新言社的......”
“有吃的吗?”男人打断她的话。
宋落打开包包,在里面翻了翻,才发现自己并未带饼干出来,很不好意思地道:“我今天没有带,明天让朋友送两箱过来,可以吗?”
“谢谢。”
宋落想采访他们,但看见眼前的情景,话堵在嗓子里,怎么样都说不出口。
还是男人主动询问:“你是志愿者?”
“我是新言社的记者。”她说:“我想对你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最后会化名报道出去......行吗?”
那男人问:“报道了会有人来帮我吗?”
“也许会。”宋落不敢给出肯定的回答。
“好。”
男人将封城以来自己的遭遇简述一遍,因为没有钱住酒店,只能睡大街,开始下雨后,大街也睡不成,就搬到地下通道里。
宋落转头瞧见他身边的女人,“请问这位是?”
“我老婆。”
宋落注意到她只穿了件薄开衫,冷的微微发抖,连忙脱掉身上大衣,“阿姨,这是件新衣服,是位女生刚刚给我的。”
她把衣服递过去,阿姨连声道谢:“谢谢,谢谢你。”
宋落站起来,阿姨又说:“小姑娘,我听说最近好多人都确诊了,你在外面跑要注意安全啊。”
“您也是。”
她留下包里剩余的口罩,从通道的另外一边离开,跑到对面的小超市里,买了一袋子的饼干和矿泉水,边往回走边给施冬打电话。
“喂,姐,怎么了?”
“喂,你那边还有自热饭,或者其他可以存储的食物吗?”
“有,好多外省的捐赠,让我帮忙送。”
“安飞路的地下通道里面,有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宋落话都没有讲完,施冬就懂了她的意思,“好,我明天送两箱自热饭过去。”
“麻烦你了。”
宋落把手机重新装回口袋里,站在地下通道入口处,望见楼梯间出现一缕阳光,再抬头一看,原来天气放晴了。
到酒店附近时,天已经黑了,她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沿着街道慢慢地往前面走,晚间的清风拂过脸颊,倒是生出几分惬意。
突然,有道熟悉的身影朝这边走来,他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漆黑的眼睛来。
宋落走到他面前,问:“你今天去哪里了?”
“跟拍了消杀人员。”祈霁又问她:“你呢?”
“我去了疑似患者家里。”
“走回来的?”
“嗯。”
隔着手套,祈霁牵住她的手,有些艰难的十指紧扣住,“回去休息吧。”
“好。”
刚想朝酒店的方向走时,不远处突然响起一声:“申城加油!!!”
宋落和祈霁同时抬头望向声音来处,小区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灯,隐约能瞧见阳台上一道道的身影。
激动,嘶哑,哽咽的声音都在高喊着——
“加油!一定会挺过去的!”
“中国加油!申城加油!”
“加油啊!!!”
“......”
耳畔响起了熟悉的国歌,众人的歌声回荡在漆黑安静的夜空中。
这方天地里渺小的一点,正在与彼此熠熠生辉。
第45章 别忘
申城封城后,陆续有媒体记者从外地赶来, 很多都住在这家酒店, 宋落和祈霁一走进大厅,就看见他们在摆弄着设备, 有的在接受保安的体温测量。
“诶,你们知道有记者被感染了吗?”站在角落的男人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 吸引不少同行的目光。
旁边的记者问:“怎么感染的?”
“不知道啊,接触的患者那么多, 无意中被感染的吧。”
“确诊了?住院了吗?”
“只做了CT, 没有确诊, 现在哪里有床位啊。”
其他同行也纷纷询问:“是哪家的记者啊?”
“叫什么?”
“我怎么都没有听说,是不是真的啊, 你从哪里知道的?”
男人依次回答:“华今杂志社的副主编,叫谢也, 我是在朋友圈刷到的求助信息。”
宋落听到熟悉的名字, 心里咯噔一下, 和祈霁对视一眼, 急忙上前,“他现在怎么样?”
“求助信息写的是高烧三天, 单肺感染,排不到核酸检测,尚未确诊,其他的我不清楚。”男记者认出来了祈霁,说话口吻瞬间变得礼貌起来:“诶, 您是祈老师吧?京报的老师们也住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