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真千金她自己回来了(23)

作者: 阿亭亭 阅读记录

她侧过身让出身后一个跟她差不多年纪的妈妈,伸手示意道:“姑娘,这是高姑姑,她负责教养我们府里姑娘的仪容举止,想来姑娘也该知道,我们这些人家规矩大,姑娘新回到府里,许多礼节只怕不太知晓。”

“老夫人怕姑娘日后出门闹了笑话,因此特意请了高姑姑来指点姑娘。希望姑娘能明白老夫人的苦心。”

是怕她出门丢了他们家的脸吧,姜裳也笑起来,眼神好奇地看着高姑姑。

这高姑姑下巴微抬,神情虽然温和,但是眼神锐利。下颌线绷得紧紧的,微抿着嘴,从发丝到指尖都板板正正,一看就是个很严厉的嬷嬷。

严厉不一定心坏,姜裳几个师父——从教厨艺的钱大娘,到教琵琶的蓝轻衣,教轻功的黑衣人师父,各个要求都很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变态。

严师出高徒,如果不是他们严格要求,像姜裳这样一天要学好几样的,说不定最后一样也学不成呢。

不过这个高姑姑还算不上她的师。

姜裳两腿微屈,礼貌问候:“高姑姑,我才从民间来,许多规矩不懂,劳烦您多费心了。”

高姑姑淡漠点头:“姑娘跟我来。”

等她们俩离开,顾妈妈便到院房间里。

贝老夫人在喝燕窝,见顾妈妈进来,随口问她:“怎么样?”

顾妈妈上前接过丫鬟的筷子给贝老夫人夹了一筷子清炒萝卜丝,回复她:“姑娘瞧着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就是对高姑姑有些好奇。”

贝老夫人点点头:“听起来还算是乖巧,她若是乖乖的,以后我自然会给她找门身世清白的读书人家送出去,若是装的……”她哼了一声,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顾妈妈知趣地没有接过话茬,给贝老夫人又夹了一筷子菜,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夫人看顾好自己身体才是要紧事。再多吃些吧。”

贝老夫人勉强吃了两口,就吃不下去了,饭菜便让丫鬟们撤下去了。

她坐到榻上。旁边丫鬟给她垫上靠枕,又拿出薄毯盖在她腿上,往桌上茶杯里倒了茶。

贝老夫人喝了口茶:“唉,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还不是我一大把年纪还在给他们操心,这偌大的侯府竟找不出能支撑的人。”

其实大夫人很不错,这话在顾妈妈心里转了转,没有说出来。她坐在一边,嘴上带着微微的笑,一脸认真听贝老夫人讲那些重复过很多遍的话。

“这老大媳妇管家不错,可她心太小,只装得下他们那个小家,另外两房,看她那样子,竟是连沾都不想沾,你说我怎么放心把这整个贝府给她。”

顾妈妈应和:“大夫人年纪还轻,可能拿不准该怎么管其他两房的事情。”

二房只有一对母女,又是贝老夫人的外甥女,谁敢欺负;三房人多是非多,当家夫人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跟她沾一块就不怕白惹了一身骚?给贝老夫人捶腿的小丫鬟都忍不住撇撇嘴。

贝老夫人摇摇头,说到二房:“芳娘就不说了,小时候看着是个懂事知礼的,嫁进贝府反而越来越不知事了,连带着芷儿都被她养娇了。”

顾妈妈听了笑:“二夫人也是因为知道有老夫人疼她,有人疼自然不会长大了。姑侄俩关系好。”

这话说的是,贝老夫人赞许地点点头。

她又抱怨起三房:“老三媳妇更别提了,别说管贝府,现在连他们院子都是姨娘管的,你说这是个什么理儿,有这样的当家夫人吗?”

她念念叨叨:“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热闹,哪里有宴会往哪里凑,哪里有八卦往哪里钻,恨不得给人家鼓掌喊好。”

夫君沉迷女色,孩子在外上学,总要有个寄托吧。顾妈妈安慰她:“有三夫人在,府里消息也灵通不少。三夫人来往许多人家都是跟三老爷有生意来往的,这也是在帮三老爷的忙。”

这算什么帮忙,还不是打着帮忙的理由出去玩。贝老夫人心里愤愤。

第16章 绿衫少年

顾妈妈给贝老夫人捏肩,劝她:“老夫人,咱往好了想。看咱大爷,现在已经在翰林院任了几年职,再过两年老爷卸任,大爷外出任个职,回来肯定比老爷官位高,青出于蓝胜于蓝。”

“二爷,”顾妈妈顿了一下,“二爷虽然没了,但是这些年咱不是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多亏您当年当机立断,给二爷过继了个孩子,如今二房有儿有女,也凑了个好。”

“三爷虽然花了些,但是大老爷们,花一点就花一点。三爷那么能干,咱府里多少银子都是他挣来的。那些个姨奶奶三爷爱养就让他去。”

顾妈妈苦口婆心:“眼瞧着府里小娘子小少爷们一天天长大,说不定哪天就出嫁娶亲了。老夫人您安心着吧,叫他们给您抱个白胖胖的大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