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孔雀河(135)
周围几个人都听出来王爷的不满,感到很高兴,终于有人出来对付罗布了。不料罗布歪着脑袋一想,回答道:“王爷所言极是!在下琢磨着,是该有人站出来,承担更多的职责。”
大家都恶心坏了,从此更加对罗布敬而远之。
第七十七章
俭承老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大臣们之间或多或少形成了一种默契:尽管这些人互相都各怀心事,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罗布不满。所有人都不愿意接罗布的茬,让他一个人和王上唱双簧。拉达王子、王爷也和王上开始有些越貌合神离。
俭承老爷瞅了个空,在宫门口逮着罗布,客客气气地说:“罗布大人还在生我的气吗?”
罗布一愣,问:“生什么气?”
俭承老爷笑道:“老夫愚笨,不识大人的忠心,做下那些荒唐冒犯之事。”
罗布大度地一挥手,一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样子,说:“早过去了,况且俭承老爷也是为国、为朝廷,何错之有?”
俭承老爷推心置腹地说:“大人大量!老夫也算三朝老人了,像大人这样才华卓越、又赤胆忠心的人,真是不多。可恶的是,近来竟然有人说朝中有奸臣。奸臣是谁啊?”
罗布吃了一惊:“竟有此事?如今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朝中也是一派和气,哪来的流言?”
俭承老爷一脸深恶痛绝,说:“可不是?大人还是要小心为上。若有胡言乱语者,还需严惩。”
罗布大怒,喝道:“大丈夫光明磊落,行得正走得端,那些奸佞小人迟早要清理出朝廷才好。”
俭承老爷说:“老夫深有同感。王上仁慈,大人也是大善人一个,可是对于这些小人,也不能太客气。”
罗布余怒未消。他进了王宫大殿,仍然面带冷笑,朝众大臣扫了一眼,不发一言。
女王进了殿。她看上去似乎有些疲倦,哈欠连连,没注意到罗布的不悦。
王爷上前来,奏说边关比亚镇有镇主迪里老爷上表,言及比亚镇人民自从归顺阳河国以来,都有脱离苦海、重见天日之感,因此感激王上,愿意进献几匹从野人那里买来的宝马给王上使用。
女王来了点精神,笑道:“好事啊!马匹收下,再算还他们钱财,以示表彰。”
王爷答:“领命!本王以为,边防总督、护国将军庆谷大人管理有方、功不可没,应加官进爵,升大将军。”
女王刚想张嘴还没说话,罗布就插话道:“边防之事,庆谷只是听我安排而已,何功之有?取比亚、战恩塞、开荒地、建水利,那一样不是我做的?”
女王便打住话头,不说话了。
罗布朝大臣们看过去,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罗布强压怒气,说:“难道大家都忘了不成?王爷,您亲眼见到我是如何破了恩塞军,您也觉得那是庆谷的功劳吗?”
他万没有想到,王爷却装傻不语。罗布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难道满朝上下都患了失忆症?
拉达王子发言道:“罗布大人自然有功,无需多言。庆谷大人兢兢业业,也该给予鼓励。”
罗布说:“边关太平日久,恩塞国威胁已经彻底消失,还不如减少边兵,调庆谷回王城来另行重用,也好尽其所能。”
大臣们都惊住了,谁也没想到罗布会说出这样离谱的话来。
女王说:“也是哦,这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朝廷里一片鸦雀无声,大家都呆若木鸡。
庆谷的升迁机会就这样轻飘飘地消失了。他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马上安置了民兵,又让一部分士兵在边关待命,他带着剩下的士兵回了王城。
没过几天,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呢,庆谷就出现在朝堂上,向女王报告边关事务。
女王大喜,说:“到底是罗布的部下,行动迅速!”
庆谷还是第一次来到朝堂上,不免有些拘束。他客套了一番,就说出了自己担忧:虽然和恩塞国没了对抗,但两国之间商旅纷繁,边关查验来往的人员、货物任务很重,如果撤回大部分边兵,只怕边关来往的人员失了控制。
王爷笑道:“庆谷大人给本王的印象还停留在作战勇猛这一点,如今独挡一面,是一方大员了啊,果然所虑甚为深远。”
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罗布又唱起反调来,说:“两国和约已成,自当鼓励来往自由,促进贸易,何必事事检查?边关只需留有小队人马维持治安即可。”
庆谷见罗布说话了,连忙称是,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女王见大家没有意见了,开心道:“庆谷大人在边关辛苦多年了,正当休养休养!”
俭承老爷奏道:“今日朝中文武人员难得欢聚一堂,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