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孔雀河(136)
女王说:“俭承老爷提醒我了。过一阵子又是先王诞辰日,何不操办酒席,宴请众大臣和家眷,同乐一番?”
大臣们早就郁闷了半天了,听了女王这话,一下子有了话头接,都称“好!”一时间朝堂上又活泛起来。
尽管一个个都各怀心事,但是在操办筵席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高度一致起来,朝堂上出现了难得的全体劲往一处使的景象。
女王大喜,宣布罗布为总负责,为先王诞辰日策划庆典活动。罗布建议庆典规模要小,活动要而精致,参加的人仅限于朝廷大臣,筵席设在大殿,家属和随行人员也应一并前来,在偏殿另设一宴。
有了上一次庆典的教训,再也没有人敢出头说要大搞,于是所有人都同意罗布的意见。女王叹道:“只有罗布大人,才能做到既得我心,又得众位的一致赞同啊!”
大臣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有种要吐的感觉。
罗布得了这个差事,也不敢怠慢,赶忙到处张罗起来。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把庆谷也带上,又说要问拉达王子、王爷派人帮忙。于是大臣们就见他整天带着一群人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他忙得上朝也不来了。
好在罗布没有跑来再差遣谁,这让大臣们觉得不错。谁愿意跟着罗布团团转?省得去操这份心。
俭承老爷一直想努力修复和罗布的关系,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到罗布府上,询问要不要帮忙。每次罗布府上的老奴都回答说大人一大早就出门了,驾着马车,去王城外面采买货物。老奴指着在院子一边搭起来的临时帐篷,只见那里大大小小的箱子堆得老高,老奴说那都是大人拉回来的,还没有整理呢。
俭承老爷听了下人的汇报,说:“罗布大人做事情是认真的。”
王宫前等着上朝的时候,俭承老爷有意无意地向大家说起,罗布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异常。拉达王子和王爷两个人眼珠子翻几下,没搭他的茬。
庞大人说:“那是。如今罗布大人德高望重,办事妥帖,我等需要仰视了啊。”
大法师笑道:“罗布大人年纪轻轻的,德高望重?”他假装罗布站在他面前的样子,朝空气行个礼,口称:“罗布老前辈!”
几位大臣见了嘿嘿嘿地笑。
罗布不在的时候,大臣们又找到了一种娱乐方式,那就是背地里嘲笑他一番。
俭承老爷拱手道:“诸位大人,罗布大人才思敏捷,办事麻利,难怪王上倚重。王上天天夸他呢,我等以他为瞻,也无不妨啊。”
大臣们朝他白一眼,不踩他。
俭承老爷又对拉达王子和王爷摊开两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谁知他们两个也不想和他说话,王爷索性背过身去了。
俭承老爷发现大家对罗布的不满,已经延伸到对王上的不满上了。
第七十八章
王宫门前搭起来一座木架子搭成的拱门,上面插满了枝叶和鲜花。这是“极乐之门”,为的是迎接先王的亡灵,让他入得此门,来到人间看望他牵挂的亲人和子民。
门的后面,铺着一路的花瓣,一直通到大殿的正门,女王率王爷、拉达王子等人,盛装肃穆地站在门边,只等大法师宣布时辰到了后,再缓缓移步进入大殿。
这次的庆典只在王宫里面举行,出了王宫,则一切如常,连钟楼前面的广场上都没有张贴任何告示。
王宫大门外停满了马车。大臣们和家眷都已到达,一大群人安安静静地站在草坪上,等着女王入殿后,方可进大殿和偏殿入席。他们的随从则早早地就站在大殿和偏殿门口,等自己的主人入了席,他们就要等在他们身后,随时听候吩咐。
罗布没有家眷,就带了可儿进了宫。
太阳挂在天空,阳光照在从地上树起的一根时针上,往地上投下一截影子,大法师两眼盯着那影子,看着它逐渐靠向地上画着的那根线。王宫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着大法师作法。
大法师忽然举起一只手,轻轻地一挥。听得一阵鼓点响起,大法师便展开他的大袍,围着面前的香案开始作法。
忽见案上的香烟一偏,大法师朗声唱道:“迎驾!”
又是一阵鼓点,大法师捧起一盏油灯,高举过头,缓缓地在香案边绕了几个圈,便穿过那道拱门,朝大殿走去。
女王远远地跟在大法师后面,就像担心惊扰了鬼魂一样,迈着轻轻的脚步,随那油灯进了大殿。
王爷和拉达王子跟着进了大殿,卫兵们便把殿门关上了。众人明白,这是一段特别的仪式,表示先王要了解他的家事。
过了一会儿,殿门大开,一名侍女传话出来:“请!”这才是大臣们进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