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同舟(35)+番外

作者: 云卷袖 阅读记录

陆筠装作吃惊道:“国相大人如何知道?”

陆策没想到他哥的不疾不徐竟然换来如此重大的情报,看来沉稳二字实在大有用处,今后也要学着堂兄这一点才好。这么想着,陆策看着陆筠的眼神更是崇敬非常。

忽伏叶没注意到陆策神情变化,只神秘一笑,道:“自然是大梁朝中,柔然人的好朋友告诉了小皇帝。”

陆筠和陆策知道,忽伏叶口中的小皇帝乃是柔然新帝。

陆策漫不经心的转着酒杯,沉吟片刻,道:“这消息国相大人可拿得准?”

忽伏叶:“十拿九稳,小皇帝不知,他最信任的宦官是我的人。”

陆策:“为何不让小宦官取了他性命,再矫诏登基?”

忽伏叶脸色微变:“他死了,阿斯死了。”

阿斯是那小太监的名字。

忽伏叶又道:“阿斯被折磨致死,到死也没将我供出来,是我对不起他。罢了,这些事多提无疑。”

陆策对忽伏叶这些事毫无兴趣,只静坐着,不曾接话。

忽伏叶等了许久,见陆筠一直不开口,便有些心急,问道:“摄政王就不想知道这人是谁?”

陆策抬起头来,眸光淡然的看着忽伏叶:“本王只是在想,为了这个情报和空口白牙一百年和平的许诺,就要发兵帮助国相大人,这是否值得。”

当然值得,陆策心中小声说,但他知道这是陆筠和人谈判的心理战术,故而面上也平淡极了。

可忽伏叶不懂,立时大惊。他在柔然没有兵权,想要让江山易主,来大梁借兵是他能想到的最后手段,可如果此路不通,那他对帝位的渴望不过是镜花水月,对柔然未来的设想不过是纸上谈兵。

忽伏叶绞尽脑汁,忽然又道:“若我顺利称帝,真真的儿子我会立为太子。”

陆真真所出的儿子今年六岁,从亲缘关系上说,乃是陆策的外甥,也就是说柔然下一代皇帝会有两国血统,且很有登基时,陆策还在位,这样柔然皇帝便比大梁皇帝矮了一辈。

陆筠听到这里,满意一笑,不去看忽伏叶那只憋红的眼睛,转而问陆策:“陛下怎么说?”

陆策看着忽伏叶,忽然就想,此人比堂兄的城府差远了,昨天我竟然会觉得他是大梁强敌,真是看走了眼。

继而,他点点头,徐徐道:“国相,君子一诺,驷马难追。”

忽伏叶大喜,举起茶壶给陆策满上,又给陆筠倒满酒,举杯道:“我忽伏叶一言九鼎,请二位放心。”

三人对饮,说些无关痛痒的对未来合作的展望,陆筠才问道:“我朝中到底是何人瞒着陛下,结交了柔然皇帝?”

忽伏叶想拉过陆筠手掌,在他手上写下这人姓名,可刚攥住陆筠左手,还未有任何动作,陆策却将面前酒壶茶壶一概推开,冷冰冰道:“国相大人,沾些茶水,写在桌上便好。”

忽伏叶还以为陆策是不满陆筠先自己知道秘密,当下笑笑,松开陆筠的手,伸手沾酒,在石桌上写下一字。

陆策和陆筠去看,脸色俱是一变。

陆策沉声道:“这可是需要证据的。”

忽伏叶颔首:“若没有证据,我就不会向二位开这个口。”

陆筠静默片刻,定神道:“证据在那里?”

忽伏叶诡秘一笑,道:“只要我回去擒了小皇帝,还愁找不到证据?”

陆筠摇摇头:“我要先见到证据。”

忽伏叶和这对兄弟几次交锋,心中已明白过来,这二人心思机敏,深谋远虑,绝非他可以拿捏,而且自己有求于人,实在没必要无故托大,于是道:“不瞒二位,小皇帝生性多疑,来往书信和凭证都不许人靠近,我的人费尽心思也只偷出一封信来,眼下正在我三弟那里。”

陆筠想想,道:“今晚之前若本王确定这封信的真伪,明天就派人送你潜回柔然。”

忽伏叶喜上眉梢,借兵一事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忙不迭道:“下午我便让他给二位送来。”

陆筠颔首,又道:“国相大人,改天换命并非儿戏,你有几成把握?”

忽伏叶闻言,蓦地又恢复了初见时的自信和气度,他朗声道:“那小皇帝急功冒进,虚伪狡诈,德不配位,只要大梁肯借兵,我自有办法。”

说罢一甩袖,生出几分逼人的气势。

陆筠听他三番五次评价柔然新帝,不由好奇问道:“国相大人,若我所记不差,你们的陛下是你教出来的学生,是师徒、又是君臣,怎会生出如此多的不满?”

忽伏叶阴晴不定的眼神在陆策和陆筠身上打了个转,道:“师徒?君臣?哼,我告诉你们,这些若在皇位面前,根本不配一提。你们君臣......遇上了便会明白我今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