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36)+番外
陆筠淡淡一笑,只道:“事在人为。”
陆策却有些心慌,和陆筠反目是他不能承受的痛苦之事,他绝不愿他们会像忽伏叶和柔然新帝那般争锋相对,甚至你死我活。
偷偷看陆筠一眼,恰好一阵冬风吹过,陆筠如玉的脸庞挂着笑意,发丝微微扬起,依旧是青松一般的气度,从容坚定。
三人商议好今后如何联络,和一些具体细节,忽伏叶才告辞而去。
还未到晚饭时分,门口侍卫呈上一个匣子,说是位自称元舒的公子所留,要陛下和摄政王亲自打开。
陆筠当时容色淡淡,随意收起盒子,慢悠悠的和陆策吃了晚饭,席间两人谈笑如常,没有任何异常。
随侍在侧的下人们,也淡忘了那盒子,心想大约是些古籍名画一类的东西。
直到晚间,陆筠沐浴后,散着一头黑发,才在灯下一瞬不瞬看着那盒子。陆策看他哥神色,亦是有些紧张,遣退所有下人,关好门窗,才又坐在他哥对面。
陆策头发还在滴着水,衣裳湿了半截,还浑然不知。
陆策起身,拿起陆筠随手搭着的澡巾,给他哥擦起头发来。
陆筠这才恍然,抚着那盒子,苦笑道:“我倒希望被忽伏叶骗了。”
陆策哼道:“他能做下这等丧心病狂的事来,无非就是想取而代之,要你我引颈就戮,既然如此,咱们还讲什么仁慈?”
陆筠叹息道:“终究是你大哥。”
陆策道:“他算什么兄弟。”说着又低下头,专心致志的给他哥擦头发。
忽然,陆策心中一紧,他在陆筠乌黑的发丝间看到几根白发!陆筠才二十四岁,竟然有了白发!
手下一顿,心中似有惊涛骇浪翻滚。为什么自己不能快点长大,为什么朝中还有这么多人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陆筠似乎发觉陆策情绪有异,转头问道:“策儿,你怎么了?”
陆策缓缓对上陆筠关切的眼神,险些落下泪来。他极力忍耐,勉强笑笑,道:“若我能为你遮风挡雨该多好。”
陆筠闻言,心中亦是酸楚。
刚才一幕若出自柔然新帝之口,只怕忽伏叶会觉得小皇帝这是在暗示自己还政,可陆筠却知道,陆策说这话出于真心,出于二人自幼时的相扶相知。
自古人们只见皇帝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却对居此位要忍受的刀剑雨雪闻所未闻,故作不见,陆策和他却知道,皇帝之路,满路荆棘。陆策说这话,是想替他愁、替他苦、替他顶起天。
陆筠感怀陆策一片心意,拉着陆策在自己身侧坐下,陆策干脆顺势躺在他哥膝头。
陆筠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陆策头发,涩声道:“策儿,你我勠力同心便是我莫大的安慰。”
还有半句话,陆筠没有说出口,我要将扎在你宝座上的钉子一一拔出,要让你的皇位坐的安稳,坐的长久。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来辽~
最近太忙,我枯了
☆、第 22 章
陆琅得了肃州,并没有着急往伊州赶,而是被陆筠一纸密信叫回了甘州。
他在肃州和柔然人较量了数回,也有不少心得,正惦记着给陆筠汇报一番,得此命令,立马安顿好柳月,日夜兼程去往甘州。
陆琅一到甘州,便被接连而来的大消息惊得魂飞天外:“堂兄,你是说柔然会主动退兵?”
陆筠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陆策在一旁补充:“不过还需要些时日,至少要等到忽伏叶事成。”
陆琅难以置信,轮番看着陆筠和陆策,喃喃道:“我不是在做梦吧?还是你们在开玩笑?”
陆策看着他三哥,面露嫌弃:“朕会拿这事和你玩笑?”
陆琅看着不怒自威的陆策,立刻回忆起童年被作弄的点点滴滴,立刻摇摇脑袋,讪讪道:“是我在开玩笑,陛下勿怪。”
陆筠轻声一笑,打断道:“三郎,你先坐,喝口水。”
三言两语,成功将陆琅从陆策的魔爪中拯救出来。陆琅如蒙大赦,赶紧贴着他哥坐下,离那小魔头越远越好。
陆筠看着陆琅这举动,哑然失笑。
打小他在宫里就四处救火,是皇子和下人们的保护神。倘若谁被陆策欺负惨了,并不是去找皇帝告状,而是来他这里哭诉,求他主持公道,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英明神武的大梁皇帝将小儿子当做心肝宝贝,可他的心肝宝贝却只听陆筠的话。
好在陆筠公允,向来就事论事,很少偏帮一方,惹事精陆策因此没少被他哥教育。
陆筠喜欢他哥给他说道理,他总觉得这是他哥对他格外关注的表现,所以回回也从善如流,该道歉道歉,绝不含糊。
这下陆筠保护神的地位更是牢固,从皇子到最低等的太监宫女都愿意和他亲近,更是鲜少有人提及他的出身,都将他真当做皇帝的亲侄子般对待。只不过不知为何,如此一来,陆策却变本加厉将他们整的更惨。如此循环,直到先帝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