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宫。
皇太后得了这一个消息。
皇太后眉头动了一动。
“醉红颜?”
良嫔的死,皇太后不在意。
可所谓的秘药出现,这就是在皇太后在意了。
今个儿能害良嫔?
他日是不是敢谋害了皇太后,谋害了天子?
皇太后想得多。
“嬷嬷,你亲自去传话。就说哀家的意思,彻查。”
皇太后给了态度。
武嬷嬷应了话。
乾清宫。
正统帝也是知道了启祥宫的消息。
正统帝听到了时,他以为听错了?
可小黄门跪了地上回话,那等胆小的样子,不像敢主了假话的。
明明昨个儿还宿于启祥宫。
早上离开时,良嫔还是笑颜如花。
如何就是阴阳相隔?
正统帝的心中,有一点儿畅然若失。
“退下。”
正统帝摆摆手,让报信的小黄门离开。
等待小黄门离开后。
正统帝坐了御案前,他突然一声叹息。
起身去启祥宫?
在正统帝要起身,正统帝想到了一件事情。
然后,他没起身,坐在御案后的龙椅上。
正统帝从袖中拿出一封信笺。
打开了,正统帝看了起来。
看过后,正统帝的脸色难看。
“岂敢。”
正统帝很生气。
良嫔的一封信笺,在上面交待了一些话。
这说的够明白了。
良嫔的死,是自尽,非是他杀。
良嫔的死,是被逼到了绝路处。
谁逼的?
良嫔没明说,可有暗暗的点明了。
正统帝当然看懂了。
良嫔意指的是长春宫。
长春宫的武嫔与良嫔走的近。
良嫔被裹协。
武嫔抓住了良嫔的娘家错处。
武嫔有皇太后撑腰,要让良嫔行了不法事。
什么事情让良嫔宁可死,也不愿意去做的?
自然关乎了国本。
正统帝很生气。
启祥宫,正统帝没有去。
“摆驾,朕要去寿康宫。”
正统帝吩咐了话。
李公公自然应承了话。
寿康宫。
正统帝的到来,皇太后一时间有点小惊讶。
不过,皇太后的心里素质好。
对于皇帝的到来,皇太后的脸上只有和蔼。
“朕来,是有一事要与母后商议。”
正统帝讲道。
这话说了,目光却是扫视了四周。
很显了,皇帝想与皇太后谈些私话,这些侍候的宫人就不必在场。
皇太后摆摆手,让侍候的全退下。
皇帝也给亲信的,随身侍候的李公公使了眼色。
于是,在宫人们全退出去后。
殿中就剩下了正统帝与皇太后。
“现在没外在,天子,你可有什么要紧事?”
皇太后寻问了。
“有一桩事情一定要母后点头。否则的话,朕怕伤了天家的母子情份。”正统帝说的严重。皇太后的神色肃然起来。
第78章
皇太后的目光直视正统帝。
皇太后说道:“哀家是司马家族的儿媳, 哀家不会损害皇家的利益。”
“天子,你尽管说,哀家自会判断一切。”
皇太后没觉得她是一个会损了皇家利益的儿媳。她是皇太后, 她享受的一切, 都是依于皇家之上。
离开皇家这一颗参天大树。
皇太后就什么也不是。
“此是朕得到的。”
正统帝交了一纸信笺给皇太后。
“……”
皇太后接过了。
既然是正统帝给的, 皇太后打开看了起来。
匆匆看了一遍。
皇太后合上了信笺。皇太后的目光望着正统帝,问道:“天子是如何想法?”
皇太后想知道了天子的态度。
“朕自不会饶了后宫兴风做浪之辈。谋害东宫储君,此是动摇国本。”
正统帝说的极为严肃。
显然,这上面的一切已经犯了正统帝的底线。
“此信可靠否?”
皇太后有疑惑。
又或者说, 皇太后还是想给武蓉儿寻一点退路的。
“此乃良嫔的绝笔信,乃良嫔亲手交给朕的。”
正统帝的话一出口, 那是绝了皇太后的任何心思。
一个死人,一封绝笔信。
显然,这是良嫔的绝死反击。
至少, 皇太后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正统帝亦是如此认为的。
“唉。”
皇太后一声叹息。
皇太后觉得打从武蓉儿这一个侄女进宫后, 她都叹息多少回。
她简直是为其操心, 都是老得快。
“一切由天子你做主。哀家的立场,自然是站在皇室这一边。”
皇太后给了态度。
皇太后的态度, 哪怕早在正统帝的预料之中。
可得了明确的答案, 正统帝还是满意的。
果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