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帝心中想到,父皇当年立了这一位为继后,想必是瞧着这一位继后是一个识趣的,也是一个懂得取舍的。
“朕在此, 谢母后的体谅。”
正统帝谢了话。
哪怕这是继母的本份,不能干涉了皇室的体统安危。
可到底还是继母够明理。
“天子,哀家只求你审一审, 至少问明白了武嫔为何如此行事?以至于一错再错?哀家知会了承恩公府。让承恩公府的众人皆要明晓事理,往后更要懂得为天子分忧。万不可再出了武嫔这般的。”
皇太后留了一话。
皇太后这是给承恩公府留一份体面。
至少,把罪过全揽到了武嫔的身上,把承恩公府给摘出来。
“有母后的提点,承恩公府往后行事必然是越发的谨慎。想必不会再犯下罪过。”正统帝也是回了话。
这态度嘛,在皇太后看来还成。
虽然,正统帝的眼中,武嫔犯的不是错,而是罪。
能不牵连了承恩公府,已经是天子开恩。
皇太后不求更多了。
启祥宫。
玉荣得了正统帝的口谕。
关于良嫔的身后事,以及如何查,怎么查良嫔的死因?
这些乾清宫的正统帝都交待了小黄门来传话。
玉荣得了帝王的吩咐。
她是有些蒙圈的。
“既然是圣上的吩咐,咱们自然当遵从了。”
玉荣跟惠贵妃商量了,二人一切安排了良嫔的身后事。
正统帝的意思,自然是按着皇家的规距。
良嫔依了嫔位料理身后事。
至于查了良嫔的死因?
那不必了。
乾清宫自有定论。
莫说玉荣疑惑不解。
惠贵妃也是满脑子的猜测呢。
只是,大家伙都不傻,人人都是揣了明白装糊涂。
良嫔是一个嫔位。
按着规距料理了身后事。
那自然的,小嫔们是要给这一位嫔位哭灵了。
而嫔位及以上的娘娘们,那就不必了。
玉荣和惠贵妃吩咐了事儿。
这自然就是各回各自的寝宫。
永寿宫。
玉荣心头有些想法。
到底她没与谁讲过。
玉荣不懂的,就是良嫔的死,貌似正统帝很清楚?
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没有?
玉荣揣测了许多。
她就是还没一个确切的答案时。
秋兰来禀了话。
“娘娘,武嫔被传唤去了寿康宫。”
秋兰这话一讲。
玉荣眉头一跳。
“本宫记得圣上在寿康宫?”
玉荣问了一句。
她确定自己没记错,只是再确认了一遍。
“良嫔出事儿,圣上一出乾清宫,就往寿康宫去。娘娘,您没记错。”
秋兰肯定的回了话。
“寿康宫嘛。”
玉荣的目光是望向了寿康宫。
她想着,她疑惑的一切,在那儿一定有答案的。
不过,她不急。
一切总算揭开盖子的,时间问题而矣。
寿康宫。
武嫔到了时,见到的就是正统帝和皇太后。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妾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武蓉儿是恭敬的行礼问安。
正统帝对她望了一眼,没唤起。
倒是皇太后摆摆手,道:“平身吧。”
武蓉儿谢了话,然后,起身。
此时,没给这一位赐坐,所以,她是站了殿中。
“……”
皇太后的目光瞧了正统帝。
见正统帝没有开口的意思,皇太后就说道:“传唤你来,是有些事情想问问你。”
“妾明白,妾一切据实回答。”
武蓉儿的态度是不错的。
皇太后摆摆手,把殿中的小宫人们打发出去。
这一刻,殿中留下来的,就是正统帝、皇太后的心腹。
“哀家问你,你可一直在拉拢良嫔?”
皇太后问道。
“是。”
武蓉儿回的不心虚。
她打从降了位份,在宫里就是走哪儿,都觉得被人暗中嘲讽。
这起了心思,想抱团取暖,这再正常不过。
特别是良嫔的有意靠拢,以及良嫔在有意无意里的吹捧,还是让在现实面前心里落差颇大的武嫔娘娘受用着。
有这么一个愿意捧哏的。
武嫔自然觉得良嫔看着顺眼了,也不像当初那般觉得碍事儿。
“哀家再问你,你可一直嫉妒裕贵妃?”
皇太后再问道。
武蓉儿心中一颤,这个问题有点儿小扎心。
能不嫉妒吗?
不嫉妒,一定是假的。
武蓉儿都嫉妒的想要划花了裕贵妃耿氏的那一张得意脸。
武蓉儿小小的沉默了片刻。
“你且回答,是与不是?”
皇太后追问道。
“……是。”
武蓉儿在皇太后跟前,那是不敢讲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