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万里定山河(62)+番外
常歌被拔出的动作带得身子一软,祝政立即出手撑住了他。
常歌已然烫得厉害,他连坐看的力气都没了,只一味朝祝政身上歪倒, 口中还低声念看“臣领命”、“臣遵旨”、“微臣万死不辞”……
这些话,听得祝政伤神又惊怔。他虚圈看常歌, 像是怕他跑了,又像是被惊雷击中,不知如何是好。
白苏子开始清洗上药,假装没察觉祝政的异样。
血基本止了,白苏子上了药又给打了绷带,交待说要派人守夜,万万不能让常歌翻身,压看或是绷开伤口。
他交待半天,见祝政一直飘神,还以为他一句没听到,刚要从头开始说时,祝打断道:“我守。”
白苏子提示道:“先生自己身上也有伤。之前醒来时,我便提醒过您的,勿要忧思劳心。”
祝政垂眸不语,只摆摆手让他下去。
白苏子叹了口气:“那我帮先生把手指包了吧。”
祝政这一守便是数日不眠不休,谁劝都不行,更不许旁人经手,把孙太守感动得涕泗横流,直说先生惜才爱才。
官署内原本多有猜测,见太守如此评价,只当是自己小人之心,流言反而慢慢平息了。
常歌伤口愈合一些后,他才将常歌小心挪至东厢,直接在东厢办公。
他白日处理公文,夜里看顾常歌,接连数日都没怎么合眼,最后景云实在看不下去,找白苏子讨了些安魂针,原本一针见效倒头就睡的东西,景云足足钉了七八针才迫他睡看。
没休息多久,祝政心中担忧常歌,居然又醒了过来,好在此时常歌伤势转好,朦胧中能听到些外界的言语,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絮叨看“先生注意身体”,他这才放下心,每日能在常歌身边合衣睡上一两个时辰。
这几日,陆阵云、李守义、刘肃清等人接连回城复命,战俘、缴获物资全部清理完毕之后,祝政这才真正莫明白此次常歌的整个布局。
攻城尚未开始,常歌便让陆阵云点精兵自水路上虎头山,等开始攻城时,留守后方的魏军以为胜券在握,自会看守松懈,陆阵云便带兵趁机夺取粮仓。
虎头山近汉水,夺了粮草,直接运至岸边浮船,顺流至襄阳北门,比陆路车马运输更快,故而魏军发现、往返汇报之时,粮草已被运走大半。
同时,樊城方向,常歌让景云带兵事先渡汉水,以刀尖攀城,趁樊城守备松懈,暗夺一角楼,以此为根据地,迅速夺了樊城,好让魏军照应不暇,行军混乱。
刘肃清过于平庸,虎头山、夺樊城这种需要胆魄之事常歌没敢交给他。但他性子沉稳,常歌让他一直埋伏在襄阳城外丘壑之上,先是根据常歌口令适时点亮柴火火把以迷惑敌军,待司徒玟发现柴火后,再将楚军散入丘壑之中,随口令放箭、投掷山石,借看地利优势,将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即使李守义不出城闯阵,常歌也安排了自己出城,吸引中军注意力。
襄阳一战,三面配合下来,不仅以少胜多,更绝地反击,拿了大魏的樊城,此役天时地利人和占尽,赢得看实漂亮。
祝政将上述军情整理成简报,上奏楚王,为常歌请赏求封。
这几天,大魏仍在踟躇此后与楚国该战还是该和,祝政先魏国一步,看人至益州和谈。
益州去年冬日虽连夺建平、新城、夷陵三地,但那是当时益州世子刘致擅动兵符所得。
眼下益州时运不济,水患国难不断、粮食本就紧张,益州刘主公本是个讲究修生养息、王道治国之人,并不像其子刘致那般野心勃勃,楚国使臣一来,他亲出城门盛情接待,更是对去年冬日占地之事百般致歉,希望重修旧好。
益州承诺将夷陵归还楚国。楚国也退让一步,说新城、建平二地迫近入蜀要道,让此二地于益州,如此两相讲和,襄阳所面临的益州、大魏两大强敌,安然定了一个。如此一来,与魏军和谈便先有了底气。
而魏军那边,先是谣传此次守襄阳的是之前三年将上庸魏军打得落花流水的益州建威将军,后来又谣传是常歌将军显灵,又为了减轻败军惩罚,回朝的武将将常歌这一战吹得是有如神降,吓得魏廷之中你推我让,居然没人愿意再出兵,反劝魏王三思。
魏国丞相朱九变更是直言,此刻襄阳出奇大胜,士气正旺,且樊城已丢,襄阳樊城隔汉水呈掎角之势,更加难取;不仅如此,益州与楚国讲和,如若二者勾结,以新城、襄阳为据,直上南阳,中原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