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公主和亲后(41)
李桂花吓得不轻,抖着手摸了摸丈夫的身体,才发现他早已冰凉。李桂花连滚带爬地挪下床,正要奔向门外向邻居求助,就被脚下的包裹绊住了。
她将包裹打开,里面是一锭银子和一本册子。李桂花没有习过字,不知道这册子里写了些什么,但直觉与她丈夫的死有关,便藏了起来。
待她刚藏好册子,门外便有马蹄声和人声传来。
毗山村小,邻里之间都相互认识,声音也熟得不能再熟,这说话的声音非常陌生,尽管作了掩饰却仍能听出京都口音。
况且在毗山,谁能有钱到去买马呢。
李桂花当机立断,摇醒儿子后便拿起昨日理好的包袱从后门走了。
她本欲从后门院子绕进邻居家,可当她探头往里看时,却发现邻居一家都如同她的丈夫一般惨死在床上。
而她家里又传来了那京都口音的人声:“这王狗蛋的婆娘和儿子呢?不是昨天让你们留下活口吗?”
“回主子,应该是跑了。”另一道约是奴仆的声音恶狠狠地,回了话。
李桂花不敢再听,抱着儿子便逃离了毗山村,一路往北边走,便与来自各地的水患灾民们混在了一块。
而今日,她与儿子已经是第四天没有吃到任何东西了。本来就体弱的小儿在连日奔波中高烧反复,终于是熬不住去了。
待李桂花平静甚至是有些冷漠地讲完,孟平乐不敢看她,仿佛此刻任何同情都是对李桂花的残忍。
“你可还有这本册子?”
默了半晌,洛云晟开口问道。
第20章 账本
“有。”李桂花声音变得铿锵有力,她抬头望向洛云晟:“大人若能为草民做主,草民自是能带大人找到册子。”
“起来吧,”洛云晟没有直接回答,却是对着孟平乐:“让你的婢女带她下去收拾一下,吃点东西。”
孟平乐点头,探出身去唤忍冬。
“你若愿意,之后便跟着本殿吧。”洛云晟又对着有些忐忑不安的李桂花道。
李桂花得了洛云晟的应允,大喜过望,跪着连磕了三个头:“谢谢大人……殿下!谢谢殿下!”
直到忍冬前来将李桂花扶到后面一辆马车,孟平乐才开口,声音沙哑:“为何只将她留下?”
洛云晟看着她不说话。
孟平乐先是茫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通红的眼睛。
“别揉了,越揉越红。”洛云晟轻声叹了口气,语气却愈发沉重:“我本以为申明安虽不若前任广陵知府有担当,但最起码的赈灾能跟得上。
“但自从第一次车队被流民拦下,我便意识到南方水灾可能比京都的消息严重得多。”
“可这与李桂花有什么关系?”孟平乐不解。
洛云晟接着问道:“你可曾看出李桂花有何不同?”
孟平乐茫然地摇了摇头。
“李氏虽自称大字不识,但谈吐清晰,极为有条理,与普通农家妇人已是截然不同。
“再者,在她描述的那般危急的情况下,仍能做出理智判断并且带着小儿逃跑,若不是训练有素,便当真是女中豪杰。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值得将她留下来,好好查一查。至于那册子,”孟平乐望向洛云晟,神情专注地听着,洛云晟慢慢解释道:“我猜大概就是赈灾的账本。”
孟平乐震惊地瞪大了双眼:“赈灾的账本?怎么可能?”
洛云晟觉得自己已经好几次看到了孟平乐活灵活现的表情,与她总是人前端着的样子颇为不同,甚是可爱。他轻咳了一声:“所以才要带着李氏,看看她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人。”
孟平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顶着像兔子般红红的一双圆眼,乖巧的模样让洛云晟想起了幼年时常陪伴自己的小动物。
“歇一会儿吧,墨步之前来报,估计后天就能到广陵了。”洛云晟温和道。
——
这是孟平乐第一次来广陵。
世人皆道广陵山清水秀,女子尤为温婉动人。
可如今的广陵城外,却是一片狼藉。大片的土地泥泞难行,连按时清理的官道上都布满了带着杂草的泥土,使得马车行驶都不大稳当。
成群成群的流民大多衣不蔽体,聚集在城外哀声祈求城上的士兵将城门打开,仔细一看,里面不乏有原本该是衣着靓丽的妙龄女子。
当洛云晟这一队马车行近城门时,好些身体强壮的流民正试图偷偷攀上马车,借机混进广陵城内。
“先驱散了这些人,再开城门。”
洛云晟已由坐马车改为骑马,望向四周的凄惨景象,他眉头紧蹙,低声吩咐墨凌:“小心别伤了百姓。”
顿了顿,洛云晟又追了句:“留神些,别让人爬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