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18)
“我最近遇见个人,对我挺照顾,他叫辛恪,你也知道,我身边从来没什么朋友,”说到这里,霍燃笑了一下,很高兴的样子,“有新朋友的感觉不错,他还帮我找到了丢掉的手机呢……所以现在好像也……不太想离开了,觉得活着也不错,想试试看,能不能再坚持熬一段时间。”
他把头枕在谭翠竹的手边,小声地嘟囔,戏曲悠悠地转着,“叫一声五娘且慢行,老汉言来你且听,身上背定公婆影,你鞋弓袜小路难行……”
医生说谭翠竹是脑溢血造成的植物人,加上之前身体过度劳累,醒过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霍燃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和清醒的谭女士说一次话,他把希望寄托在碧落黄泉之下。
那时候,谭女士应该能听他说一句“对不起”吧。
好像疲倦到了极点,排山倒海的困意袭来,霍燃碎碎念了许久,闭上眼睛,微风吹开乳白色的窗纱,送来微凉的青草香。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听到谭翠竹笨拙地用一个老式的mp3,乐此不疲一遍又一遍地放着各种戏剧选段,他边写作业,他妈边跟着唱。
说不上好听,却是出人意料的安逸。
夕阳火红,mp3偶尔接触不良的电流声和着街道外儿童的嬉闹,倦鸟归巢的啼鸣,美好的说不出。
时光柔软成一捧雪,悄然融化在暮色里。
霍燃一生的温暖,都藏在里面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他重新睁开眼睛,后知后觉摸到一脸的水。
播放器又开始循环,爱恨别离都已转了一圈,“叫他早早回家门,五娘此去多谨慎,但愿你早到早回程……”
徐庭敲敲门,在外面提醒,“霍先生,时间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霍燃在进入锦市城区后就被允许取下眼罩,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街景一闪而过,他突然叫停徐庭,“我能在这下车吗?我想看看过去的家。”
说完自嘲般一笑,“你们陆总不会连这个也要管吧。”
陆闻鲤当然不管这个,徐庭没有犹豫太久,摁下车锁,“霍先生请自便。”
霍燃下车的地方属于锦市老城区的中心,与此相对的陆氏则在新城区的核心地段,由于城市发展,更多的企业和居民选择迁到高新园区,老城区逐渐落寞,一条穿城河分出泾渭分明的两半天地。
他凭着记忆,沿街行走,一路都是高大葱郁的柳树,遮天蔽日的枝条重重垂下。
大约五分钟后,霍燃看到了目的地,不远处刻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
锦城一中。
第十章 锦城一中(上)
锦城一中作为本市重点高中,建校已近百年,每届都有无数学生源源不断地考入各大高校。
也因此,刻着校名,自打建校以来就存在的石碑,在寒来暑往中依旧坚挺,这么多年,历经风雨,从未褪色。
霍燃隔着一条马路就看见了比记忆更加鲜红耀眼嚣张的“锦城一中”几个大字,更嚣张的是一旁张贴了本届学生的高考光荣榜,Q大P大写了整整三列,红纸金边烫得人不敢直视。
霍燃低头走过光荣榜,正值下午上课时间,他向保安室里张望,发现里面没有人,于是熟门熟路地推开门禁,旁边突然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
“诶,小伙子,你干嘛呢?!”
霍燃吓得一哆嗦——锦市一中管理松散,没有校服没有短发,学生可以自由进出校门,自由的前提是一中的保安如同安装了人工智能一般,能够精准地识别所有在校师生与非在校社会闲杂人员。
更有传言,有外校学生来锦城一中寻衅滋事,特意穿得规规矩矩,背着书包在午饭时间进入,结果被保安当场抓获,扭送到了一街之隔的派出所。
霍燃不想进派出所,他在转头的瞬间,脑子里冒出无数个借口,但这些都在他看到保安那张脸之后消失殆尽。
是他高中三年见一次怕一次,一中里最凶神恶煞,不讲任何情面,创下一次性说哭七个女生历史的,保安队队长。
即便进入社会几年,学生时代的封建陋习依旧顽固地刻进了DNA里,那时老师猛于虎,门卫猛于老师,霍燃大脑一片空白,编好的借口卡在喉咙里进退两难,他支支吾吾,“那个……我想进来……”
队长敲了敲手里的警棍,“你想干什么?”
霍燃冷汗都快下来了,他觉得任何借口都瞒不了面前这个横眉竖眼的阎王爷,大脑里退堂鼓打得阵阵作响,
“我路过,想进来参观一下,不行就算了,哈哈哈哈。”
他在保安队长的耽耽虎视下努力地哈出最后几个字,心中暗骂倒霉,想找个借口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