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和月下觞(61)

米大娘看到苏涵是醒着的,一张白皙的脸蛋上比最开始看到的时候有了点血色,眼睛黑幽幽的,眉头微微蹙着,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

米大娘面带柔和慈爱的笑容,声音柔软,对苏涵道,“一直想着您还睡着,便没有进来打搅,没想到您已经醒了,醒了好一阵了吧,真是罪过,没早点进来服侍您……”

苏涵从床上慢慢坐起来,米大娘放下手里的东西,赶紧上前扶着苏涵让他在床头靠好。

苏涵对米大娘小声说了一声“谢谢。”

米大娘笑道,“您是主人家,谢什么。”

苏涵嗓子有点涩,道,“有劳您帮忙倒杯水,您是老人家是长辈,您才不要对我这种晚辈客气。”

米大娘一边说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是知书达理客气等话,走到桌边从她刚才端进来的带铜暖罩的水壶里倒了茶水端给苏涵。

苏涵看里面是茶水,便摇了头,道,“只用白水就行,若有枣花蜜放点花蜜就好了,我吃了药不能喝茶。”

苏涵虽是一身男儿身的打扮,但听苏峥说他是未过门的妻子,米大娘便一心把苏涵认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了,看苏涵脸颊皮肤细腻若凝脂,虽然带着些病态,但依然掩不住的精致容颜,伸出手来接茶的时候,手指也是纤细而细腻的,比那白瓷杯还来得白净细滑的样子,指甲修剪得短而整齐,并不像大户人家小姐做女红的手,倒像是写字比较多的样子……

米大娘知道大户人家的事情少打听的好,特别是像苏峥这种一等公家的家事,但是不免还是向儿子问了问,阮封只是让她不要细问这种事情,他说他也不清楚,只是奉命办事而已,有劳母亲亲自照顾屋里的人,还让管好家里仆人,不要让人知道苏涵住在这里。

米大娘因为儿子的话便越发好奇起来,想想,一位京里大人物的未过门的妻子居然送到这种乡下来住,此时还并没有到需要避暑的时候,而且,即使避暑,想必也有更大的避暑庄子。忠国公苏大人年纪轻轻还未娶妻,仓促而机密地带着一个病弱女子藏到乡下来,倒有些私奔的意思。

米大娘猜测着,去厨房找了蜂蜜来,却不是枣花蜜,一般的油菜花蜜,服侍着苏涵喝了,看苏涵还是没有精神,便问道,“看小姐你的气色不太好,是不是找大夫来看看,下几和药?”

听米大娘称呼自己为小姐,苏涵些微忡愣,觉得非常怪异,但并没有反对,摇了摇头,道,“是先天不足之症,一般大夫看了起不了作用,我自己有带药来,应付一段时日是可以的。”

看苏涵如此柔弱,米大娘心生爱怜,对苏涵道,“这乡下小地方的大夫想必也没有京里的好,小姐有带药来就好,就怕您身子太弱我们又没有办法。”

两人又说了些关于身体方面的话,太阳已经渐渐西偏了,米大娘问苏涵要不要起床来走走,苏涵应了,便由着米大娘为他穿好了外衣。

米大娘摸着他身上的衣服料子道,“大户人家的衣料同别的就是不一样,小儿也给老妇送过几匹来,说是公子爷赏下来,那颜色太艳了些,老妇做了衣裳也不能穿出去见人,不免显得轻狂了些。”

苏涵笑了笑,道,“大娘看起来并不显老,想来穿起来还好吧。”

苏涵出门来,看到院子里有一个小花园,还用湖石堆了个小假山,花园里草木葱茏,假山旁种的玉兰花还在开放,一大朵一大朵的白花,还有一株木槿,木槿还未开放,但上面已有不少花苞了。

快要落山的阳光照在花园里,这小小的世界像是一个迷离的梦境。

还有犬吠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有一个婢女端了椅子来,苏涵坐在廊下撑着头静静地晒太阳。

也许以后和哥哥住在这里也是不错的。

苏涵坐在那里,眼眸幽深,神色些微忧虑,安静地仿佛一座雕像。

他只是那样静静地坐着,头发简单地束着披在身后,就好象形成了一种只属于他的世界,别的人都进不去。

阮封从前院进来,看到坐在夕阳里的苏涵。

阳光柔和地映在他脸上身上,那一身白衣,以及白到不正常的脸,他好像要融化在那光里一样,让人觉得那不是真人,合该是羽化登仙的仙人。

他那样安静,仿佛他的人已经融在了光里,渐渐化为虚无。

阮封在这次之前,只在年前苏涵住在忠国公府回宫的时候见过他一次,那一次苏涵裹在厚厚的裘衣里,他只看到了苏涵掩在白貂毛领子里的小半张脸。

这次跟着苏峥,最开始并不知道要秘密接的人是谁,后来听苏涵唤苏峥“哥哥”,他才猜测这位应该就是清和郡王苏涵了。但是,为什么要将苏涵秘密接出来,而且还改变原来的计划,将他藏到乡下来,阮封便不明白了,只能听命行事,好好照顾苏涵,不让他出任何问题。

苏涵感受到了从院门口处的目光,便将头转过来,看到是阮封。

阮封上前来后,恭敬道,“这里是乡下,很多东西估计都不能如您的意,还请您多多包涵。”

苏涵点点头,道,“阮大哥不用客气,我都知道。我觉得这里还好,我很喜欢。”

苏涵说着朝阮封微微笑了一笑,又道,“只是我是突然决定来这里,没有带一应用品,连换洗的衣裳都没有,还有劳你帮忙置办一番。”

苏涵的笑容有一种让人喜欢上的魔力,虽然他那笑不免带着从小高高在上的疏离,但依然让人觉得喜欢。

阮封道,“都已经让人去添置了,很快就会回来,只是东西难免会有些粗糙,不能和您往常所用相比,您还请不要嫌弃。”

苏涵望着阮封道,“哥哥有给你说我是谁,是么?”

阮封不好意思地腼腆起来,微红了脸道,“以前见过您一次,就是年前腊月里您来忠国公府住的那一次。想来您没有注意小人,所以不记得了。”

苏涵笑道,“是这样啊。”

太阳已经要从围墙上落下去了,挂在围墙上半边脸,苏涵望着那最后的光芒,些微忧虑地道,“不知道哥哥回去了没有?”

阮封道,“殿下您不用担心,会一切顺利的。平时我到这里来看母亲,骑马大半天时间就行,主子骑马比小人快,应该会回去得更早的,现在应该要到京城了吧!”

苏涵松了口气,道,“我没怎么出过门,路程这些都不太清楚。我那日从京城里到闻涛别院就花了一整天时间,以为从这里回去定然要更长的时间。”

阮封想苏涵到闻涛别院花了那么多时间那是因为排场大走得太慢,一般人骑快马小半天就能到。阮封在园子里折了一枝树枝在廊下石板上画了个简易地图,给苏涵解说道,“您看,从这条路走,并不用经过闻涛山那边,能更快到京里。”

苏涵弯下腰看着,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的。”

阮封笑道,“是啊,所以您不用担心主子。”

那用树枝里的汁液画成的地图一会儿就干掉了,苏涵看着那干掉的地图有些痴。

阮封担忧地道,“殿下,真的不用担心,您要相信主子。”

苏涵苦笑道,“只是担心他夜里赶路不安全。”说着,又对阮封道,“你不用称呼我殿下,随意唤名字就成了,叫小涵吧。特别是大娘,你千万要给她说说,让她叫我小涵。”

阮封想到他母亲在他面前是称呼苏涵为“小姐”,这样的确不太妥当,便应了。

阮封后来对米大娘说这事的时候,米大娘皱着眉毛很严厉地教育阮封他一个大男人哪里能够随意叫人家姑娘家的闺名,让阮封都无法反驳,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这里的生活虽然完全不能和原来的相比,比如漱口的药盐、擦脸的膏脂等等生活用品都完全用不惯,衣服因为是苏大娘去置办的,全都是女装,苏涵不得已穿了半日,便让重新买了儒衫来,吃饭也吃不习惯,以前在皇宫里,他是吃从贡阳来的厨子做的贡阳菜,而在这里,就只能入乡随俗了……

还有仆人也用不惯,以前他需要什么根本不用说,到时间就有人来伺候,或者一个眼神嬷嬷芷芸她们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在这里就完全不行了,叫别人来伺候有的时候还没有自己做来得快。

虽然生活的各方各面都不适应,不过,苏涵也并没有任何抱怨,觉得习惯了就会好的,而人并不是非要奴仆成群物品精致才能活得下去。

生活上的事情都能够忍耐与慢慢习惯,只是,苏峥回京两天了,都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不免让苏涵担心起来。

郴水县城在运河边上,距离京城近,处在交通要道上,虽然是县城,却已经如一个一般州府般重要与繁华了,阮封去县城里打探消息,回来说京里并没有传出什么大事出来。

苏涵知道后便越发担心起来。

在第四天的下午,阮封回来时带了苏涵用惯了的药盐膏脂象牙箸玉碗等物,还有他的几套里衣和几本书,苏涵看到这些的时候,便知道是苏峥让人送来的。

上一篇: ABO追愿 下一篇: 清风皓月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