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封说主子让人将东西放在郴水县城里的一家有关系的酒楼里面的,还带了话说一切顺利,让苏涵不要担心,慢慢等他来接他回去。
这让苏涵放下心来,再过了一日,阮封回来的时候,就一脸怪异地带回了清和郡王病逝的消息。
阮封人很聪明,打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便明白了苏峥说苏涵是他未过门的妻子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那可能并不是苏峥说着掩护苏涵身份的话,而是真实话里的字面意思。
虽然知道些京里流言的人都知道清和郡王是皇帝私生子的事情,苏涵和苏峥并不是兄弟,但是,将前后所有的事情串连起来一想,当阮封意识到他家大人使了计策将清和郡王带出来做自己妻子,而对外宣称清和郡王已死,这种事情让阮封震惊,但是,对主子的忠心并没有让他对主子的品性怀疑。
当他神色怪异,语气吞吐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苏涵的时候,苏涵坐在椅子上,面色丝毫未变,好像清和郡王并不是他一样。
阮封这才明白,很多事情,只是需要他接受命令做就是了,原因并不是他能够揣测的。
第八章 皇帝病重
苏涵每日坐在房间里看书写字,有时候会画些东西,时间在字画间过得很快也很安宁。
他不喜欢说话,也很少笑,一副疏离而淡漠的样子。
又过了几日,阮封每日带回来的消息都差不多,有关京里哪位达官贵人家里的闲言碎语,但最多的还是关于清和郡王的葬礼的。
听阮封说葬礼的事情,苏涵面色一直很平淡,随着那个身份的埋葬,他的要作为郡王的责任也埋葬了,能从那身份里得来的权利和尊贵也埋葬了。
此时的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身份的平民,甚至没有身份文牒,他连这个村庄里任何一个农夫村妇都比不上。
苏涵将脸埋在手心里,轻轻说道,“哥哥,我只剩下你了。”
又过了几日,苏峥并没有来,也没有让人带消息来。
苏涵开始担心起来,觉得应该出了什么变故。
毕竟,皇帝知道他没有去定下来的地方,一定会派人来找他接他回去的,而到此时都没有人来,只能是出了大事了。
果真,再过两日阮封就带回皇帝病重的消息。
皇城周围很容易受政权变更的影响,这些地方的人们便比别的地方的人更有一种对政治敏感的耳朵和心,民间很多人私下里谈论皇帝若是驾崩太子登基后的政策问题。
苏涵住在内院里,从不出门,照顾他的仆人也只在他传唤的时候才进屋照顾他,他的一切信息来源便是阮封带回给他的消息。
当阮封说皇上病重,皇城戒严的时候,苏涵虽然很忧虑担心,但并没有觉得惊讶,苏峥没来找他,皇帝也没有派人来接他,只能是在皇帝身上出了这样的大事。
“哥哥是不是被禁在府里了?”苏涵问道。
阮封本来想隐瞒这件事情,但被苏涵问起,又被苏涵那双深黑沉静的眸子望着,便无从隐瞒了,只好答道,“禁卫军包围了忠国公府,不让人进出,不过,主子却并没有被禁在府里,他是被召到宫里去了便没有回去,小人找人打探了很久才知道这件事情。”
苏涵唇抿了起来,眉头微皱,想了一阵才继续问道,“哥哥进宫里去多少天了?”
阮封看苏涵脸色发白,弱不禁风的样子,便十分担心,但面对苏涵深黑坚定的眼眸,便只好毫不保留地答道,“有六七天了。主子被关在宫里的事情外面并没有传出消息来,我是想办法和刘管家通到消息才知道主子进宫去了没回去,又百般探听才知道他被关在了宫里。”
苏涵神色忧虑,问道,“那还有别的大人被召进宫后没放出来的么?”
阮封道,“没有听说。”
苏涵又问,“那还有哪位大人家被禁军严守起来了的呢?”
阮封道,“京城戒严,被禁军严守起来的大人府有十几家,国舅爷刘大人家里,陈相家里都被禁卫军围起来了……”
苏涵在宫里的时候,虽然从不打探朝廷局势,宫廷隐秘,但是,应该知道的事情,他还是知晓的。
太子是皇长子,母亲是当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孟常之女,在太子五岁多的时候,其母,当时的皇后娘娘不幸薨逝,据说是得了急病不治身亡,当时她身边伺候的人也都被处死了,所以,皇后的真正死因外界并不知道,也不敢揣测,孟家在皇后死后就倒了,大部分原因是皇帝的打压,在孟家势弱后,皇长子宋元瑾被封了太子。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这种做法,担心后戚专权,会特意打压后戚后再立太子,皇帝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可或者显得手段毒辣。
皇后死后,皇帝再没有立后,并且待太子非常好,并不让他住进空旷的太子东宫里,而是住在皇帝寝宫的侧殿里,还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生病的时候也在身边照看,对太子宠爱非常……
后来,皇帝又有两个儿子存活下来,便是二皇子宋元明与小皇子宋元邵,随着这两位皇子长大,宋元瑾的太子之位坐得虽然稳当,但也并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毕竟,皇帝并没有老,还能在皇位上坐很多年,等太子坐上皇位那便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到时候的局势如何还很难说。
而且,宋元明与宋元邵身后母家的势力是很好的倚仗,而太子并没有这种倚仗。在皇帝病重之时,警惕敌人将陈相府与刘国舅府用禁军包围监管起来是正确的做法。
太子想打压刘家气焰,上次还曾借了苏涵一用,苏涵当时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出于太子对他的兄弟情意,当时也做了一次棋子帮他提醒了皇帝一次,后来的结果,苏涵从那时候入宫的蒋云泽那里也了解了一些,据说是刘国舅在朝堂上被皇帝当着大臣们的面骂过一次,儿子因为出事被贬了职,刘贵妃也被冷落了不短的时间。
这次京城戒严,二皇子与三皇子一系的大人物都被禁了起来,看来,皇帝很大可能是真的病得很重。
以苏涵所见,二皇子与三皇子虽然背后有强大的后戚支持,但是,太子在朝中做事也有好几年了,加上二皇子和三皇子毕竟年纪小很多,完全不是太子的对手,太子是会站在必胜之地的。
想到这次只是皇帝病重,太子就敢将朝廷重臣禁足严守,这很可能是皇帝的意思,若不是皇帝的意思,那么,就只能说明皇帝病得实在无力了,以至于一向深沉而保守的太子都敢将力量外放,做出这般显眼的事情来。
苏涵担忧苏峥的同时,又担忧想念起皇帝来。
那毕竟是他的父亲,而且还对他那样好,不管皇帝是不是病重,他觉得自己都应该去看他。
苏涵忧心忡忡,当晚晚饭都吃不下,想了很多,不仅是苏峥被关在宫里的原因,还有皇帝为何突然病重,这是真的病重还是故作迷雾,还有太子对他的想法,太子每次看他的时候,那种幽深探究又隐隐渴望的神情都让苏涵觉得害怕,对于太子,他只想离他远远的,再也不要见到他。
设想了各种事情后,苏涵决定第二天就回京城去,便叫来阮封,对他吩咐道,“皇上既然病重,我必须得回去看看他,想明日就起身回京城去,你能带我回去吗?”
阮封有些为难,毕竟,苏峥将苏涵交给他,当时说的是让他保护照顾好苏涵,等他来接苏涵离开。
现在苏峥被关在了皇宫里出不来,苏涵要回京城去,他便不好做决定了。
看阮封一脸为难不答话,苏涵便接着道,“皇上待我如亲子,在他病重的时候,我不能守在他的身边伺候汤药尽孝道已经说不过去,若是连回去看看他都不能,那就更是不孝了。”
阮封为难万分,说道,“殿下您说得是,只是,清和郡王已经准备下葬了,您现在又以什么身份进宫去呢,去了京城不是也无法入宫吗?”
苏涵蹙着眉头,叹了口气,道,“方法自然是有的,到时候你就不用管我了,我自己知道如何入宫。”
阮封还是很为难,“殿下,既然主子把你交给小人,让小人好好照顾你,在他没有发别的话之前,小人就不敢违抗命令。”
苏涵看着阮封,原来还忧伤的目光突然显得犀利起来,语气也变得强硬,道,“哥哥都被关在宫里了,他还如何给你别的命令。你用这种话来推诿我不是太不尽人情了。”
阮封被苏涵的气势一震,只好道,“那好吧!小人去准备准备,就送您回京城去。”
第九章 苏峥到来
想到第二天就要回京城去,苏涵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了。
翻来覆去想皇帝的身体,苏峥的安危,朝堂里宫廷中的局势问题。
他因为一进京就入了皇宫,京城里的一应大臣苏涵几乎都不认识,没有了清和郡王的身份,他要进宫便真的非常困难了。
在此时,他才发现以前一味将自己藏在内院不了解外面的局势和情况,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不利的。
他所想的方法也只能是去找太医院院使夏吉,夏太医一直为他看病,待他如亲孙一般地亲近,苏涵也很喜欢夏太医,很多时候都唤他夏爷爷,两人关系亲密,而且,夏太医也是知道他假死事情的人之一,请他帮忙,这样,苏涵就不用担心自己假死的事情暴露给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