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7岁,我成了后宫嫔妃(109)+番外

作者: 小月先先 阅读记录

他一身打着补丁的灰色棉法袍,头上戴着灰扑扑的帽子,偏偏皮肤如玉,眉眼美丽非人,哪怕被又宽又肥的法袍遮掩,也能从法袍的轮廓知晓是如何绰约的身姿。

哪里像什么出家人,简直像被佛祖菩萨封印的祸心之物幻化成了人形。

官员缓了好半会儿,声音有些干涩地道:“你是道绰?”

“是。”

他望着沈嬛,又低下头看了看册子:“官府登记,你是弘远四十三年生人,三十七岁?”

“是。”世上的事情就是有这么多巧合,原先的道绰,和沈嬛同一年出生,只是月份不同,她二月,沈嬛是除夕夜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九。

官员还是有点迷糊,看看沈嬛又看看册子,最终还是在上面打上记号:“过去吧,会有牛车送你们进宫,进宫后给懿仁皇太后做完法事就可以回你们的庵堂了。”

“多谢大人。”沈嬛双手合十,颔首点头,戴上帷帽跟明光师太他们去旁边,那儿已经有牛车等着,陆陆续续的送他们这些人进宫。

——

而宫里,妃嫔们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宫里。

最近太后娘娘正为懿仁皇太后冥诞祈福的事情看谁都不顺眼,都不敢去她面前找不痛快。

但为懿仁皇太后祈福这事是皇上亲口下的旨意,她们更不敢说这件事不对,只能装聋作哑,闭门不出。

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干出为了讨哪边欢心往哪边靠的蠢事,她看了看刚从内务府拿来的护甲套,跟嬷嬷道:“那些给懿仁皇太后祈福的尼姑都进宫了吗?”

嬷嬷轻轻地揉着她的肩:“今早刚进的宫,估摸着现在已经在宫里安顿下了……娘娘,听说太后娘娘这两天有些不好,您要不要去看看……”

“本宫去做什么,她真不好还是假不好你不知道?”

“这是在逼皇上低头,取消给懿仁皇太后祈福这件事呢。”

“奴婢知晓,可皇上对太后娘娘历来尊敬,娘娘您去看望太后娘娘,可以表表您的孝心,在皇上那儿挂个好名。”

“你这脑袋有时候好用,有时候就木,”乌拉那拉氏放下手,“本宫问你,皇上是谁养大的?”

嬷嬷道:“懿仁皇太后。”

“这点你都知道,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当年太后凭着容貌,进宫封了常在,被临幸一次就有了身孕。

但按照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嫔位份以下的后妃是不准养育皇子皇女的,所以还是常在的太后投靠当时的德淑妃,也就是后来的懿仁皇太后,生下来的孩子也自然地抱到了德淑妃跟前养育。

德淑妃因为早年难产,没了生育能力,对宇文鉞很是疼爱尽心,连带着对太后也爱屋及乌,时常把人叫去跟前说话,顺便让她跟宇文鉞见面,不至于让亲母子生疏。

后来,宇文鉞长大,宫里几个早已成年的皇子斗得你死我活,怕他被波及,德淑妃将他送到边关,虽然苦是苦了点,但安全。

谁也没料到,被给予重望的大皇子会因为玉妃谋反,如今在普陀山落发出家,倒是他后来居上,压倒那些大他十几二十岁的皇子,登基为帝。

所以,懿仁皇太后虽然没生宇文鉞,但在宇文鉞那里早已超过生母太后娘娘,要不是她在宇文鉞登基的那一年病重身亡,现在后宫两个太后指不定多热闹呢。

嬷嬷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差点好心办了坏事,扇自己一个嘴巴子:“奴婢愚钝,没有娘娘想得深。”

“好了好了,”皇后靠到迎枕上,扬着戴护甲套的手,对嬷嬷道,“本宫近来头疼得厉害,你去看看进宫的那些尼姑有没有合适的,找个来给我念两段佛经。”

“是,奴婢这就让人去。”

领了东西,正被宫女领着往回走的庵堂等人刚进慈宁门,要从右边的小道走过去,领头的宫女突然行了个蹲福礼,跟一个上了年纪的嬷嬷打招呼:“见过赵嬷嬷,赵嬷嬷怎么来了。”

“皇后娘娘近来被头疾所扰,命我来大佛堂这边寻个师傅,诵两篇佛经。”说着,她走过来,眼神从庵堂等人脸上扫过。

沈嬛记得她,每年进宫来给太后娘娘贺寿的时候,她都贴身伺候皇后,她见过自己。

沈嬛把头低得不能再低,微微往另一边偏了偏。

走在前头的自然是金光庵、普渡庵、以及无垢庵等,她们听闻居然是给一国之母念经,都不禁挺直了腰杆。

好在她们的努力展示没有白费,赵嬷嬷大致看了看点了金光庵的师太。

沈嬛狠狠呼了口气,心下不由得感叹,好在他没站在前头,不然一切打算都要落空了。

常言道,枪打出头鸟,这句话真真是一点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