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唐攻略(658)

武后自己经历了五次分娩,深知其中危险,因此足足在院子里转悠了一个多时辰,一直等到李显的第一个孩子终于呱呱落地的时候方才松了一口气。接生的婆子战战兢兢地把装有新生儿的襁褓递给了这位至尊的天后,随即便小心翼翼地说:“应孺人产后大出血,只怕是……”

听闻此话,武后眉头微皱,旋即叹了一口气:“让太医尽力救治,若是真的不行,那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见襁褓中的孩子酷肖李治,她不禁更加满意,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解下身上的一对玉环塞进了襁褓,这才把孩子递给了一旁的仆妇,嘱咐她抱了孩子跟着,这才转身出了院子。一跨出院门,早就等候在这里的李显急急忙忙冲了上来,也不问里头母子如何,而是结结巴巴把东宫刚刚来人的情形报说了一遍。

“居然这么巧……”武后叹了一声,旋即笑吟吟地说,“你那个儿子酷肖你父皇,若是让他知道了必定高兴。以后别这么糊涂,到了生产那一天才知道自己的女人有孕,传出去可都成了笑话!”

李显撇了撇嘴,偷眼瞧看了一下自己威严的母亲,这才低声嘀咕道:“那应氏为人太过木讷,谁知道她会怀孕!再说了,我这个爹爹当得莫名其妙……”

“你胡说什么!”武后没好气地在李显头上狠狠拍了一巴掌,忽然却想起刚刚自己在东宫的提议,心中猛地一动。这应氏产后大出血,只怕是凶多吉少,而且又是生的儿子,看李显这模样似乎并没有多少高兴,何不……

她正想开口,却不料里头忽然传来了哭音,不多时,便有婆子出来报说应氏殁了。虽说已经有所准备,但她还是不免心口堵得慌,接下来严厉斥责了一番李显,旋即干脆命两个仆妇抱着孩子随自己回宫。偏偏李显对此非但没有异议,反而兴高采烈。

一个生来克母的孩子,不是灾星是什么!

武后的銮驾刚刚抵达太极宫朱雀门,便有内侍飞奔上前,报说东宫太子昭训明徽戌时一刻产下一子。她屈指算了算时辰,这才惊觉竟是和刚刚应氏分娩时间一模一样。看了一眼手中的孙子,她便吩咐径直前往东宫。这才一进明德殿,她便瞧见李贤抱着个孩子正在那里兴高采烈,仿佛当父亲的不是李弘而是他似的。

“母后!”

瞧见武后竟是抱着一个襁褓进来,李弘和李贤齐齐一愣,几乎同时想到了刚刚的提议,顿时面面相觑。尤其是李贤更是觉得哭笑不得,他这边还没同意,难道老妈就直接把李显的儿子给抱过来了?这谁的儿子都是心头肉,怎么舍得送给别人?

然而,武后却只是往李贤抱着的那个孩子看了一眼,随即便叹道:“这孩子生下来就没了娘,偏偏显儿小孩子脾气,认为这孩子克了母亲,再加上先前没有半点准备,所以对他尤为不喜,我就把他抱了回来。”

这话虽然不合常理,但李贤和李弘想想刚刚李显的反常表现,也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事实。然而,当李弘小心翼翼地提及孩子的抚养问题时,武后却没有再提出刚刚那个提议,而是吩咐阿芊上前将自己的另一个孙子交给李弘,说是要前往蓬莱殿。

“你们的父皇前两天被李贞气得不轻,把这两个孩子带过去让他看看,也好让他高兴高兴!还有,你们两个也一起来。”

于是,当銮驾停在大明宫蓬莱殿前,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荒谬的场面,李弘抱着李显的儿子,李贤抱着李弘的儿子,而两手空空的一溜侍女则跟在后面。这时候,听闻奏报的王福顺来不及在外头等着武后,一溜烟就往里面跑。

一直冲到这几天始终呆呆愣愣的李大帝面前,他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陛……陛下,恭喜陛下喜添两位皇孙!”

叮铛——

李大帝手中死拽着的一串金钱全数落地,紧跟着,他霍地站了起来,一把抓住了王福顺的衣领:“你说什么,朕竟然多了两个皇孙?”

当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李治这几天的愁绪一扫而空,整个人都意气风发了起来。谁说老天不开眼,老天居然一下子送给了他两个孙子!

第六百二十六章 皇孙的错位抚养,武皇后撂包袱

李大帝尽管高兴,但是,当看到李弘和李贤分别抱着一个襁褓随武后进来,他还是忽然觉得一阵不对劲。这太子妃流产的事最初瞒着他,但后来他还是知道了,自然很是发了一通脾气;至于李贤家里那个怀孕的阿萝,他倒是记得,可那不是还只有六个月么?

这疑窦一起便不可收拾,看到两个儿子上前行礼,他便指着李弘抱着的那个襁褓问道:“弘儿,这是你的儿子?”

“回禀父皇,这是七弟刚得的儿子。”

七弟?李显?李治这时候更觉得莫名其妙了,这李显如果有了儿子,怎么也应该亲自抱进宫来给自个看看,这和李弘有什么关系?既然想不通,他只能暂时把这个问题丢开,把目光转向了李贤:“贤儿,你抱的是你和阿萝的儿子?”

我倒希望是!李贤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但此时此刻惟有笑嘻嘻地解释说:“父皇,这阿萝如今还挺着大肚子,您想要抱孙儿至少得再等三四个月。这是太子五哥的长子,几乎和七弟的长子一起出生的。”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饶是李大帝平素精明,这个时候也被折腾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禁求助于身旁的妻子。作为始作俑者,武后却面露微笑,云淡风轻地解释说:“陛下,这显儿说起来也糊涂,自己的孺人怀孕竟是丝毫不知,直到生孩子的时候才开始手忙脚乱。这孩子命苦,生下来就没了母亲,显儿又明显不待见他,我寻思太子妃先前丧儿之痛,不如放在她那里抚养。”

这个说法让李治微微颔首,但紧跟着便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弘儿这儿子是怎么回事?”

此时,武后的面色便阴沉了下来:“那是我处置明徽的时候一时不察,没料想她腹中已经有了胎儿。原本由太子妃抚养最为妥当,但明徽曾经害得太子妃流产,此子留在东宫多有不妥。”

武后说不妥当,李大帝转念一想,也就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毕竟,那时候听说自己嫡系血脉的骨肉就那么没有了,他简直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只不过,看到李弘那无比尴尬和难受的表情,他的心登时又软化了下来。

“这毕竟是弘儿的长子,难道准备养在别处?”

“陛下也该知道,弘儿和贤儿往日兄弟最最要好,若是把他寄养在贤儿家中,可不正好?贺兰、申若和许嫣都没有儿女,得了他必定会善加抚养,就是贤儿也一定会好好教导他,岂不是既解开了太子妃的心结,又可调教出一个好皇孙,两全其美?”

李治已经被武后这番说辞说得心中大动——李弘的儿子李贤抚养,李显的儿子李弘抚养,剩下一个李显根本就不想要儿子,这确实是正正好好皆大欢喜。再者,这种事情也是有一定先例的,并不需要改动宗谱。最重要的是,有李贤抚养那个母亲有罪的孩子,绝不至于让他的孙子养成什么偏激的性格,这对于孩子成长是绝对有好处的。

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反正不管怎么换都是他的孙子,他有什么好不满意的?于是,李大帝重重点头认可了这换子协议:“好,就依媚娘的意思!”

此话一出,李弘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比起事先最担心的那一点,这结局怎么都还令人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他也不至于担心杨纹因生出什么芥蒂。至于李贤则高兴得很,一来不必担心自己的宝贝儿女拿出去当交换品,二来他终于有东西可以转移家中三位娇妻的视线了。

既然两个孙子就在眼前,李治不免要琢磨一下起名字的工作。然而,他在那里冥思苦想,其他人却并不在意,尤其是武后——孙子虽然不是她生的,但只要她希望,名字还是可以随便改,这初次起名的权力就交给丈夫好了。

上一篇: 朱门风流 下一篇: 盛唐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