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室美人(187)

作者: 梨鼓笙笙 阅读记录

嘴上这样说,她眸光却微微闪动,吩咐道:“罢了, 老四的婚事不是小事, 蔡大人说得有理,确实该慎重。听蓉, 去请国师来瞧瞧。”

美眸转动, 隔着屏风看向礼部的那位属官:“至于礼部的仪程……本宫也不懂,不过礼部近年来也是操持过端王大婚的,想来,也必然是驾轻就熟了。”

礼部属官忙道了声是, 擦了擦头上并不存在的汗。

端王如今都被贬谪到蛮荒之地了,贵妃竟然还要为从前的事斤斤计较……不过, 礼部这回确实是费了心思的, 晋王和顾家都不是好惹的, 晋王又是现下陛下唯一得用的皇储,两者相较,其实比端王那时候要隆重一些。

“……娘娘放心,殿下龙章凤姿,深得圣心,大婚的仪程陛下都一一仔细看过,甚为满意。那日,定然不会堕了皇家的名头……”

苏贵妃满意地颔首,温声令那礼部属官下去。

那人踏出永和宫的门槛时,正好遇见国师寿清一身玄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身姿显得气韵高洁,漫步在这威严的禁宫,面上也并无太多畏惧之意。

那属官挑眉,随意地拱手行礼,并不将此人放在心上——这道士,也就蒙骗蒙骗深宫妇人,陛下可不信他。

若说信,钦天监也应交到他手上才是。既然没有,自然是只因贵妃的缘故,不足为惧。

寿清留着长长的须发,见状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并不多言,更无半分愠怒神色。

待他进了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便从宫女听蓉的手里接过黄历,沉吟了片刻,朱笔圈定了一日,道这一日与贵妃八字相得益彰,能使其延年益寿,美貌更甚,也能让晋王夫妇琴瑟和鸣,难生虚妄。

贵妃一听,喜笑颜开地附和道好,竟是十分信任,直接将那黄历转交给了钦天监监正过目。

钦天监监正草草扫了一眼,见是自己选定的几个日子里的一个,便也没再多说,实则心里很是不屑——拿他的本事做人情,说些不着调的哄女人的话,也就这个寿清能做得出来!

见贵妃似乎有话和寿清说,他行了一礼,高昂着头颅离开了。

待人一走,寿清和善地笑了笑,令其徒弟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红漆描金锦匣,四四方方的,跪伏在地托举给贵妃的宫女:“……刚出炉的灵丹妙药,望娘娘容颜永驻!”

苏贵妃笑了起来,从宫女手里接过打开,小小的匣子中,紫色漳绒里置放着一颗大拇指甲盖大小的朱色丹药。

她素手将那丹药拿起来,瞧了瞧,却并未立刻服用,只叹息了一句:“……这药似乎不及上个月成效好了,国师的功力,是不是下降了?”

她今晨照菱花镜之时,竟然发现额头上生出了细细的皱纹——虽然并不能轻易瞧见,但还是让她很不高兴。

寿清神色不变,沉声道:“或许是配量少了些,望娘娘宽宥。下次,定然不负娘娘所望。”

“罢了。”苏贵妃叹息一声,看了一眼身侧年纪轻轻却不如她绝色风华半分的宫婢,才觉得心情好了些,不再犹豫,将丹药置入口中。

国师这些年也还算是有功劳,不宜过分苛责,寒了人心。

寿清却微微凝眉,想着出逃的静纯。

没想到,静纯倒是比静南诸人有用得多,如今她失踪已有半月,寻遍了京都,包括在英国公府都留了人看着,也没瞧见她的踪迹。

人没了也就没了,怕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想要搅动风云。

只是,眼下这事还瞒着永和宫这边,没有半点进展,倒是不好轻易开口了。

贵妃用了丹药,和国师隔着屏风说了几句,便挥挥手让他下去。宫里静默了片刻,不消多时,外头传来宫人的通禀声:“……娘娘,晋王殿下来了。”

苏贵妃掀开困顿的眼皮,神情有些无奈,见晋王大步地走进了殿中,绕过屏风给她行礼,眼角眉梢又恢复了寻常母子相见时的温柔慈爱。

“去给殿下端一盅解渴的汤来。”

她坐直了身子,含笑道:“你来得正好,方才钦天监和礼部来人,商议你的婚期,定了冬月十五的吉日,如何?”

“但凭母妃做主。”晋王接过汤,喝了一口,没怎么犹豫便应了一声。

说话的口气,倒像成婚的人不是他似的,十分随意,没有半点紧张羞涩的情绪。

苏贵妃也不以为然。

顾家那姑娘,生得只能说是端庄秀丽,论容貌,比之她和晋王都远远不如,也就是门第上,能给她们带来些好处。她也并不指望儿子和儿媳能琴瑟和鸣,恩爱不疑。

苏贵妃含笑看着他喝汤,忽地问了一句:“说起来,那日陛下赐婚你还有裴家的那位是同一日,也不知那头的婚事筹办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