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69)+番外

态度恭敬是不可避免的,别说他们还是考生,就是已经为官,也不可能对帝王大不敬,虽然帝王并不在眼前,也看不到他们写的内容,

池云亭把题略一过眼,就已经有了思路,很快提笔落墨。

这一幕让主考官知府大人眸色微凝,不经意间去往池云亭的身边,看到池云亭的答题速度,眉眼不由微微一跳。

考场那么多考生,池云亭做题速度无疑排在前列。

就是太可惜了,池云亭自己都清楚自己的短板,知府大人又怎么看不出来。

按照池云亭的年纪,他的字已经算是不错,可是跟池云亭写出来的内容一比,池云亭的字无疑配不上写的内容,这非池云亭之过。

直到去往别的考生身边,知府大人心里都还惦记着池云亭,偶尔瞥见别的考生答案,眉眼又是一跳,再顾不得池云亭。

池云亭也没在意知府大人,等写完就开始检查。

再等吃过午饭,池云亭稍微闭目歇了会儿,等自身状态都调整的差不多了,池云亭这才磨墨,看着雪白的空白纸张眸色微深。

这一落笔,就意味着池云亭这场考试再也没有反悔的余地。

可实际上如此短的时间,哪可能让池云亭直接突破书法,在书法一道上有所提升。

不过书法一道对池云亭也不是全然不利,首先就是每次书写,池云亭极为重视排版,争取上下左右对齐,这样一来,就算池云亭书法稍弱,给人阅读的感官却十分舒适,

另外就是池云亭这些年并没有接触过其他字体,一心专攻科举用.的馆阁体,馆阁体虽然很为文人们诟病,觉得完全没有个人特色,但馆阁体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上手容易,难度远远低于其他字体。

只要不考究池云亭的字体风骨,馆阁体就足够池云亭用了。

池云亭又想起这两年练字的经历,刚开始他连在纸上写都写不好,现在能写成这样,已经极为出色。

仿佛又回到上元县青石巷练字的时候,那个时候池云亭身旁声音很是嘈杂和喧闹,刚开始池云亭根本静不下心来好好写字。

可是等后来习惯了,哪怕身处闹市池云亭也能镇定自若,一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样想着,池云亭落笔后如行云流水,宛若妙笔生花般,写出来的字周正漂亮,乍一看简直就像印出来似的,整个卷面更是光亮整洁,没有丝毫褶皱。

等到池云亭把草稿上的内容誊抄到考卷上,天色已经暗下,池云亭不由举手交卷。

两个衙役看到过来池云亭考棚前,把池云亭的考卷糊名以及放在匣中,把草稿纸也一并收走以后,池云亭才能离开。

府试考场不需要考生自带东西,是以和第一场一样,池云亭离开考场离开的很是轻快。

等出了贡院,送池云亭出来的衙役们回去,池云亭发现不少考生都聚集在贡院门口,迫不及待的朝旁人对答案……基本都是文科的科举,有固定和标准答案吗?

“云亭,我感觉自己这次没答好,有点悬……”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沈淳对池云亭有些紧张道。

府试只会选出五十名考生,随着一次次考试,落榜的考生数量越来越多。

虽然沈淳第一场的成绩还不错,可是别忘了本次府试,光各县县案首就六、七个,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县的县前十,五十个名额,无疑很挤。

“你别紧张,就算紧张,也已经答完题,再无济于事,还不如调整好心态,等待后天的放榜。”池云亭安慰沈淳道。

就像他,之前在考棚的时候还有些紧张,现在已经平复心态。

和沈淳告辞后,池云亭找到人群里正在等待他出来的林明等人,打了一口哈欠,随后就进了驴车里面。

刚进去池云亭就觉得自己有点困,今天他没有被题目难倒,却为书法紧绷了一整天,现在考试结束,池云亭精神松懈下来,就想好好的休息。

突然,谢蝉衣从一旁伸出小手,轻柔的按.摩着池云亭的太阳穴,让池云亭太阳穴微微酸爽后,就是难以言喻的舒适。

池云亭感觉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淡,就连最后怎么回房的记忆都有些模糊。

等第二天,池云亭睡足了觉才起,脑海依旧有些混沌。

县试的时候池云亭也疲惫,但是却没像府试这样,用脑十分过度。

谢蝉衣给池云亭搅了一份蛋花汤,里面加了白糖,汤热乎乎的,入腹后浑身都暖洋洋的。

“云亭,你最近好像很少喝水……”谢蝉衣皱眉道。

因为府试考试不让学生带水,池云亭生怕喝到不干净的水,导致池云亭考前考后,用水量都不多,至于饭,那是没办法。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池云亭唇.瓣有些干裂,林明和虎子几个没发现,谢蝉衣却发现了。

谢蝉衣从怀里拿出一个木盒,里面是一个小盒子,东西白白的,谢蝉衣用手轻蘸一点,往池云亭干燥的唇上涂去。

池云亭感觉自己有些干裂的唇霎时就不疼了,不由道:“这是什么?”

“猪油膏。”谢蝉衣把盒子重新收起来道。

池云亭:“……”难怪他觉得味道有些不对呢。

不过猪油膏确实有用,很快池云亭就觉得唇.瓣滋润,不再细细密密的疼痛。

距离下一场考试还有两天时间,池云亭倒不必继续苛责自己,好好的用了一顿饭。

这次考试间隙池云亭倒是没有出去,而是待在房间里好好的练字。

沈淳过来找池云亭,就见池云亭静气凝神,提笔落墨的样子,沈淳也不见外,直接扯过凳子坐下,问池云亭道:“云亭,你第一道论题是从什么方向答的?”

简单来说,就是问池云亭支持的是现在还是以前的律法和礼仪?

池云亭写完最后一个字,暂时搁笔道:“我当然是支持现在的律法和礼仪。”

沈淳闻言忍不住眼睛一亮,又很快一叹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今天我出去一打听,发现大家都比较崇尚古礼,尤其是周礼。”

池云亭不由嘴角抽搐,“周礼?!他们有崇尚秦律的吗?”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秦律可是出了名的残忍酷烈,不近人情。”沈淳摇头道。

“看,同样是古法,为什么有的他们欢迎,有的却不受他们的待见?”池云亭道。

沈淳仔细想了一下,道:“因为周礼对人……文人们来说,更为的有利。”

虽然沈淳很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对于那些喜欢周礼的文人们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那不知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尽管沈淳觉得那些文人喜欢周礼也不算什么大错,可还是向池云亭虚心请教道。

“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现在这里不是周朝,也不是秦朝,身为当朝人,自然要维护当朝事,要不然会很不受上面待见的。”那些文人都想的到周礼所处的时代对他们更为有利,怎么就没想到,支持今朝律法和礼仪,也对他们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