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招惹记(134)

苏芷开始……讨厌沈寒山了!

作者有话说:

第九十一章

苏芷精疲力尽, 她头一次这么累。

回了苏府,和用完晚膳的苏母打了个照面。

苏母惊喜女儿醒了,正要上前, 温声问她伤势。

岂料苏芷朝她虚弱牵唇,说出一句莫名的话:“您也是沈寒山帮凶吧?”

“阿芷?”苏母心里一惊, 追上去要再问, 苏芷却已经把房门给阖上了。

难不成她是知晓真相了?!小主子怎生今日说出来了?

苏母眼神示意身边女使退下,待无人后,焦心地拍了拍门:“阿芷,娘和你说几句话好么?小主子是阿娘看着长大的,这孩子心不坏……”

苏芷抵住门,垂眉敛目,漠然:“您若是想当他的说客,那大可不必。”

苏母眉心紧锁, 长叹一口气:“阿芷,你是为娘最心疼的孩子。为娘如何会纵人伤你?小主子隐瞒至今, 实是有隐情……”

“娘,我乏了。”

“那你想找人开解时, 再来寻娘,啊?可别自个儿闷出病来。”

“嗯。”

苏母知道苏芷该有多心伤, 他们串通一气谋事, 唯独把她拒之门外。

苏母是顾念女儿的娘亲, 这些心事总得自己想通,旁人多说无用。

于是, 她不欲再打搅苏芷, 悄没声儿地回了寝院。

房中, 苏芷托着灌铁的两条腿, 爬上床榻。

她卷过被褥,把自己闷在厚重的锦被里,死了一般,半天不动弹。

不知被褥是不是被女使拿到母亲平素礼佛的寝院晾晒过,被芯里满满都是玉髓香。

她原本不识得这香,是沈寒山教她的。

苏芷于无人时,细细品味这香——本就是从俗的凡尘香料,为何能供奉神佛呢?难道肉眼凡胎的普通人,能知晓谪仙的偏好吗?

沈寒山还用此香逢迎她,他花言巧语,赞她似神明。

既如此,他狗胆包天,竟敢骗神吗?

苏芷忽然想到,沈寒山每年生辰都会给她赠礼——皆是一些女孩家偏好的小物,她日常根本用不上。

自打苏芷入了皇城司,她着男衣,同军士厮混,再没用过女儿家的玩意了。

并没有嫌恶,只是她不配。

小娘子赏花观雪,一静一动,皆春光明媚。

是她学不来的娴静美好,她欣赏,却不迎合……她同她们天壤悬隔。

苏芷偏偏在意起沈寒山送的礼了。

她皱了皱眉,赤足下地,翻检箱笼。一个个包袱打开,里边藏着的尽是些胭脂黛粉。

过去,苏芷心思重,还当他是笑话她一介小娘子,专做郎君打扮,这才送珠花脂粉敲打她。后来想了想,或许沈寒山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好心,他愿她知道——她也是个可人疼的女孩儿。当个无忧无虑的小娘子,没什么不好,不必听那些碎嘴逻卒的闲话,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负累这样重。

苏芷逐一打开剔红莲华式图香盒、白釉萱草纹香盒、丁香团花纹香盒……原来每一年,他都会藏一盒玉髓香在其中,只是她从未上过心、承过情。

他有那么多秘而不宣的小心思,擎等着苏芷觉察。

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

偏偏沈寒山哑巴似的,成日里当锯嘴葫芦,也不同她说起这些,就此纵她置之不理,容她错过。

他是想引她愧疚吗?做他的春秋大梦。

苏芷本想砸了香盒,犹豫半晌,还是放回原位。

她又龟缩回壳中,躲入被窝垛子里。

苏芷最脆弱的地方是膝骨,故此,她双手环抱住膝盖,隐匿于雾濛濛的暗处。

今日得知真相时,着实把她吓了一跳。

她不知该如何面对沈寒山,也不知该如何审视自个儿的过往。

他把她当成棋子,纵她往内廷里爬。

那样摇摇欲坠的高楼,她上了阶梯,便再也下不来了。

沈寒山最起初定是存了骗她的心。

他欲利用她这把手中刃,伺机刺杀新君吧……

他不求她谅解,只求她乖巧听话,达成家令,对吧?

若如此,沈寒山今时今日又为何要和她道歉。

明明他得偿所愿了,明明他没必要那样伤心。

只要傀儡听话懂事乖巧不就好了?

除非他在掌控她的过程中,对她起了微乎其微的真心。

而用了心的工具,再要焚烧,心是会疼的。

这一点来看,沈寒山和陈风无甚两样——都是一心要把控她,事后又想她没事人一样体恤他们的苦衷。

这些郎君,都不把她当人。

不知她看似刀枪不入,实则也有一颗柔软脆弱的心。

倘若她是娇娇柔柔的贵女,旁人待她,也会多有怜惜吗?

苏芷本不必……这样坚强的。

她把头闷在膝头,屏住了呼吸,直到口鼻发窒,险些昏厥,她才张嘴,大口大口喘息。

苏芷莫名难过,她不会哭,所以睁着眼睛掉眼泪。

纵使无人怜惜她,但她也是要脸面的。

把她蒙在鼓里,一心看她窘态。

这就是所谓的爱重与疼惜吗?

恶心。

苏芷一直活在谎言的城池中,众人皆清醒,唯有她慎重其事演戏。

很不公平。

倘若戏子太入戏,台下人是笑她痴傻癫狂,还是为她掷钱捧场呢?

真狼狈啊。

苏芷的泪珠子掉得更凶了,她难堪、无措,这么多年的委屈,在此刻尽数宣泄。

她卸下满身防备,做回娇滴滴的小娘子。她没了武臣包袱,终于可以尽情哭了。

真好笑,她连哭都这样丑陋,一点都不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正因如此,她才会被人欺骗多年,无人坦诚相待她吧……她只道世事炎凉,不知人心亦如是,蛮不讲理,凛若寒霜。

……

深夜,内廷。

殿前司都指挥使范献刚下值就被内侍拦住了,来人是帝王近日重用的太监,他奉官家口谕,特请范献挪步福宁殿小叙。

在内侍眼中,官家平日安睡、用膳的寝殿夜里留臣子说贴己话,那是恩典,这份亲昵旁人求都求不来。

可见君主待范献的不同,是想重用他的。

思及至此,内侍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几乎讨好,迎他入内。

外人看不出门道,范献却心间惴惴不安,知今日难逃一劫。

有什么事不能在上值时说,非要下值寻他?

不能同外人道、也不能让僚臣发现的事,焉能有好的?

他忧心忡忡入殿,单膝跪拜的姿势极为虔诚:“臣,拜见陛下。”

陈屹同范献会面并不肃穆,他刚洗了足,由宫人捧了脚于怀,细细擦干。

待穿了新靴,陈屹起身,慢条斯理地道:“明明开了春,这几日又起霜了。好在福宁殿里都有火墙烧着,朕觉不着冷。”

他难得心情平和,同臣子絮絮叨叨扯闲篇,范献闹不明白皇帝话里的意思,只能强笑应对:“陛下龙体康健乃国之根本,冬雪春霜若是冻着您了,那才是天大罪过,寺人们合该小心伺候。”

上一篇: 皆大欢喜 下一篇: 夫君甚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