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子家的卖鱼夫郎(164)

“可看见了?”方雾冲着院子外抬了抬下巴。

“看见了。”

拉着方问黎在一旁坐下,陶青鱼问:“我好像看见秦秀了。”

秦秀是秦竹的哥哥,远嫁到江阳府给一个富商做妾。

他日子也过得不好。

往年秦桩办寿宴,他是不会回来的。

“今年办得大。”

“你是没看见,今日一早,马车一辆一辆不值钱似的往咱村里走。”

“秦家那些嫁出去的哥儿姑娘都带着女婿、儿婿回来了。明儿这宴席办得可不是一般大。”

陶青鱼低声道:“那可都是人脉。”

话落,他就听见耳旁的方问黎笑了一声。

他转头瞧去,人嘴角还残留着几分笑意。陶青鱼撞了下他的肩膀,反问:“难道不是?”

方问黎抓住哥儿的手捏捏,没说什么。

“卖儿卖女不算完,还卖孙辈的人脉,他用得也安心。”杨鹊从后院出来,翻个白眼道。

虽不耻,但秦家确实因此得了不少好处。

不只陶家看到了秦家今年的情况,村里其余人家盯着秦家的一举一动。

秦家搞这么一出大的。

这会儿又临近收赋税了,大伙儿送礼金又得再斟酌斟酌。

陶青鱼问:“咱家送多少?”

方雾摇头道:“问你爷去。”

方问黎挨着哥儿肩膀,瞧着端坐在跟前的小黄。

小黄已经长成大狗。

有人大腿高,毛短,呈焦黄色。体长轻盈,很适合当猎犬。

小黄怕热,坐了没一会儿就吐着舌头趴了下来。

陶青鱼叫它一声,它尾巴就摇一摇。脑袋搁在狗爪子上,看着人发呆。

歇了会儿,陶青鱼去后院。

见他三叔还在忙活,自己绑了袖子过去帮忙。

“三叔,送酒楼的做多少了?”

“差一半。”

“那趁着今日给他昨晚了。”

天热,鱼丸也不在家放了,做好了就给酒楼送过去。

余下的时间,陶青鱼就一直待在后院忙。

没多久,方问黎也过来。

两人对视一眼,陶青鱼果断让位。有前半个月的了解,他知道这方面,他犟不过方问黎。

只要方问黎在,他就干不了多少重活。

真把他当个柔弱小哥儿了。

经过那半个月的锻炼,方问黎已经是熟练工。

陶青鱼看着大石臼,捉摸着改良改良工具。要以后做的丸子更多了,光靠人力始终是慢。

一日一晃而过,陶家熬了大半夜将剩下的丸子做好。

待明日回县里时,他们直接带上就走。

*

东方破晓,沉寂一晚的小山村苏醒过来。

陶家用完早饭没多久,就听到秦家那边人声鼎沸。

开门一瞧,路上已经有好些村民提着糖、鸡蛋这些往秦家跑。

“看什么?”杨鹊跟着看去。

“这才几时,人家就送礼去了。”

“不着急,中午那顿席面之前送了就成。”

因着要做客,陶青鱼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衣柜里不止有自己的,方问黎的衣服也放了一两身在这儿便于换洗。

陶青鱼给他找了找,选了一身看起来清爽一点的竹青色长衫。

换好衣服,陶家便送礼去了。

家里没分家,所以只用送一份。按照往年送礼的习惯,今年陶家照旧随二十文礼金。

陶青鱼拉上方问黎跟着去看。

那礼单上半数以上的人家是送这个数,有些想讨个好的则送的是三十文,五十文。

其中最显眼的倒不是村民,还是秦桩那些费了大心事结成的亲家,还有儿婿女婿们送的。

什么鹿茸、茶叶、山参……礼金也都是六十六两打底。

这一个寿宴办下来,钱虽然花得也不少,但进账只怕是比花出去的多了十倍有余。

这秦老头可真会赚。

现下还没开席,不过戏台子上已经唱起来了。来得早的客人不想走的就留下来看。

陶青鱼看向方问黎,眼神询问。

方问黎没看戏的想法,拉住哥儿的手道:“周令宜应该来了,让他去看岳父。”

陶青鱼:“人家是来贺寿的,不急于这一时。”

方问黎勾了勾哥儿手心。

“不叫他,他也得来找我们。”

“哟!方夫子!”

说曹操,曹操到。

周令宜本就跟秦家那些姑爷说不到一处,天知道他在屋里看他们比来比去只觉无趣至极。

好在他夫郎贴心,找借口将他拉了出来。

“走走走,去小鱼老板家。”

“小鱼!”

秦竹扑过去,双手双脚将陶青鱼抱住。

陶青鱼拍拍他脑袋道:“去我家做什么?”

秦竹下来,道:“玩儿啊。”

“快走快走,家里烦得很。”

秦竹拉着陶青鱼就跑,方问黎和周令宜慢慢跟在身后。

周令宜也许久没跟方问黎聚,趁机调侃:“听说你最近转行卖鱼丸了?”

方问黎淡淡道:“支持夫郎而已。”

周令宜道:“你俩都是大忙人。阿竹想找小鱼老板玩儿,每次县里都不见人。”

“过了这一阵就好了。”

“那找个时间聚一聚?”

“看情况吧。”

“呵——”

在陶家呆了一会儿,午时初便听到一阵鞭炮声响彻整个宝瓶村。

陶家人收拾收拾,叫上陶青鱼几个出门。

该吃席了。

第57章

村中吃席没那么多讲究。

寻常的位置不分男女, 除了主家留下的那几桌,其余的想坐哪桌就坐哪桌。

吃这样的大席,又这么近, 不吃白不吃。村中多是全家出动,一桌八个位置都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