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134)

这是想让父亲下场?正候在书房外的苏轶昭有些疑惑老太爷的态度。

“你那大舅哥,已与为父商谈了好几次,对你颇有微词。说是考个举人,不做官,出去也能替他这个大舅哥撑撑腰。既然今日唐氏以合离威胁,你预备如何?”

老太爷看着眼前这个令他头疼的老儿子,不禁觉得这些年对他太过纵容了。

苏氏总有分家的时候,老四是庶出,日后不会分得多少家产。

若是仅凭一个秀才的出身,日后如何过活?再者振兴苏氏,苏氏所有子弟责无旁贷。

“您理他作甚?就算唐氏没了皇商的名头,可近些年仗着是咱们苏氏的姻亲,得了多少便宜?人心不足蛇吞象。”

苏文卿摇了摇头,冷哼道。

苏轶昭只想抚额,纵然唐家当初与苏家结亲,为的是日后子孙的科举名额,可人家好好的皇商名头没了,看起来苏氏对唐家也没怎么照顾,否则怎会沦落至此?

如今的唐家,早就已经落魄了。给唐家些便利,也是应当的吧?都是互惠互利的事儿。

月秋说起这些时,还一脸的感慨,说唐家鼎盛时期,家里的祠堂还用金砖铺过地呢!

“本是你们夫妻之间的事,为父也不便多问。可唐氏这次心意已决,为父听闻刚才唐氏竟然已经草拟了和离书。”

苏轶昭很是惊讶,没想到这次唐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苏文卿闻言却是脸色一变,半晌过后,才恨恨地道:“她若是要合离,那就成全她。”

“你这是说的什么混账话?咱们苏氏从来没有过合离一说,除非是休弃。可唐氏这些年来并无大错,咱们若是这么做,岂非理亏?更何况,只凭你的喜好,就休弃儿媳,哪有这样的道理?”

老太爷气得猛拍桌子,这老儿子居然还真要合离,真是气煞他也!

“那她一直闹,我也无法!”

听着苏文卿不耐烦的语气,苏轶昭再一次被刷新了三观。

这爹可真是渣啊!当初虽然不是自愿娶的唐氏,可人家也和你相依相伴了十来年啊!

操持四房的庶务,育有一子,还用嫁妆铺子供养着夫君,没想到苏文卿竟然这么不留情面。

“若是唐氏不依不饶,传出去也是让苏氏蒙羞。不若你就下场试试,中与不中,日后唐氏也再不能为此事闹开了。”

老太爷苦口婆心地劝着,心中却在嘀咕,这儿子每日吟诗作对,怕是对那些书都忘得差不多了吧?

“这?”苏文卿脸色微变,而后梗着脖子道:“我不去!”

“那些个策问、经义等,都许久不曾碰了。”苏文卿低声嘟囔道。

“八月秋闱,如今才不到六月,你且去试试?就算不中,也能堵住唐氏的嘴。”

老太爷十分头疼,下个场就这么难?

“要是没中,不是惹人笑话?”苏文卿皱着眉,极其不情愿。

苏轶昭无奈地笑了笑,您还怕惹人笑话吗?原来不下场是因为多年没学过了?

就你这脸皮似城墙,居然还怕人笑话?老太爷忍了忍,终是没将这话说出口。

“这世家之中,一次就中的举人也没多少吧?没考中又如何?”

“反正我不去,我去找母亲,当初她答应我的,您去找她说去!”

苏文卿说完,就气得甩袖离开了书房。

第120章 考校学问

“你!你个混账,今日就算你母亲来,也说不过去!你竟然还敢违逆你父亲?夫为妻纲,她还能大得过我去?”

老太爷气得指着苏文卿的背影,口不择言地嚷嚷道。

“我就不信了,这次下场,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老太爷也一甩袍袖,气得坐在了书案前。

苏轶昭看着苏文卿气呼呼,边走边跺脚的背影,一时无语。

被管事的领进了外书房,苏轶昭一进门,就见老太爷正坐在书桌前生闷气。

待会儿可别把气都撒在自己身上,苏轶昭可不想受这无妄之灾。

“祖父!”苏轶昭规规矩矩行了礼,接着便是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老爷子上下打量着苏轶昭,容貌气度自不必说,自家老儿子本就是风度翩翩,生的儿子哪里会丑?

“近日在书院学的如何?”老太爷起身走到书架旁,拿起最角落里的一本书,走回了书案前。

“孙儿近日正在苦读,夫子学识渊博,当是受益匪浅。”苏轶昭恭敬地回道。

“哦?那我来考校你一番,看你学得如何。”

苏锦荀对苏轶昭的态度很满意,这孙儿好歹不像老儿子这么荒唐。

“启蒙书学到哪一本了?”苏锦荀看着乖巧的孙子,脸色缓和了不少。

“已经全部学完了,正在研读四书五经。”

“这么快?”苏锦荀狐疑地看着苏轶昭,接着又起身走到了书架旁,又换了一本书。

苏轶昭看见刚才那本书上写的是《千字文》,不禁觉得好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是为何意?”苏锦荀挑了个略微简单的,问道。

“回祖父!是指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苏轶昭不假思索地答道。

苏锦荀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应是结交朋友要志气相投,在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之意。”

苏锦荀满意地捋了捋胡须,“不错!十分熟练,可见花了不少功夫。”

“不过光是会背,知其意还不够,还得会思考。这句,便是对你的劝勉。你还年幼,jiao友当寻觅志同道合之人,相互扶持,方可规正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