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将鞭炮点上!”
二老太爷此刻的神情很是淡定,其实这样的场面他也经历过不少次了。
“捷报贵府老爷苏文卿高中翼北乡试第五十九名。”
报喜的官差一下子涌进来六人,他们手持铜拔,推着锣鼓,一路敲敲打打地过来了。
这报喜可是美差,即便是再穷的人家,都会给些喜钱。
当然,像苏家这样的大户,给的喜钱尤其可观,因此都争着来,不然也不会来六个报喜的。
将马拴在村口,一路敲敲打打过来,这就是诚意。
“诸位差爷快请进!”
这不?苏轶昭看着二老太爷命人将喜钱红封给了六人,六人一摸红封,顿时喜不自胜,连声道贺。
那好听话不要钱,连珠炮似的说不停歇。
苏文卿刚被二老太爷训斥了一番,此刻也不敢扫兴,也是频频拱手,脸上挂着喜气。
苏轶昭看了一眼那红封的厚度,这么软,肯定不是铜钱,也不像是银子坠在下方,该不会是银票吧?
啧啧!真是财大气粗啊!银票最少也得十两一张,也难怪那些人眉开眼笑了。
接下来就是乡邻翘首以盼的撒喜钱,这种时刻,就要考验你是否身手敏捷,眼明手快了。
不少孩童早已经准备好了,年长之人速度慢,小孩儿身量小,到处钻,就能捡到不少钱。
众人说着道贺的话,接着像一群蜜蜂看见了蜜一样,随着小厮搬动的喜钱筐往院外奔去。
人呼啦啦地走了大半,苏轶昭有心要凑热闹,便也抬腿准备跟上。
“快将几位差爷请到里面奉茶,这两日就在府上歇下,待咱们拟定好名单之后,还得劳动差爷!”
二老太爷指着忠伯吩咐了起来,别看这些人不过是衙门内的小吏,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他们这样的人家做事体面,轻易不会得罪人。
苏轶昭回头看了看,有些好奇,怎么还请人在府里住下,难不成这几日还得供吃喝?
第197章 撒喜钱
“苏家族人和亲眷得去报喜,这些人就是留下来替咱们跑腿的。报喜得官差去,咱们自不好去说。”
苏文卿见苏轶昭若有所思,于是走到她身边解释道。
苏轶昭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给那么多银子了。
“贫苦人家也可自己去报,可咱们这样的人家,若是自己去,未免显得妄自尊大,不过是使点银钱的事儿。”苏文卿再次解释道。
苏轶昭再次了然地点了点头,换句话说,虽然是喜事,但也得矜持,保持高姿态。
“还未来得及恭喜父亲!此次父亲中举,想必祖父和母亲一定万分欣喜,咱们四房也能否极泰来了!”
苏文卿弯了弯嘴角,“那是!你父亲我虽说未下场多年,但所学也并未忘却!”
“父亲为儿子做了榜样,日后儿子定当勤学刻苦,以盼能像父亲那般荣登桂榜!”
苏轶昭连忙夸赞几句,若是能让苏文卿觉悟,也是件好事。
“不愧是我儿,志向远大,好好读书!”苏文卿拍了拍苏轶昭的肩膀,点头赞许道。
苏轶昭发现苏文卿这人吃软不吃硬,好言相劝,再适当地鼓励一番,还是能往好的方向改变的。
“快!准备好,要撒喜钱了!”
门外一声喊,苏轶昭见二老太爷他们已经到了院外,还朝着苏文卿招手,于是拉着苏文卿就快步赶了上去。
苏文卿不情不愿地被推到众人面前,众人是为他庆贺,他自然要说几句喜庆话。
“诸位父老乡亲和族人,今日是我高中举人的喜庆日子。平日里一直仰仗诸位照顾,今日便撒了喜钱回馈给诸位,让大家沾沾喜气。”
苏文卿站在正门台阶之上,看向下方众人。
“望诸位家中子弟进学者,早日荣登金榜,在下与诸位同窗共勉之!”
苏文卿话音刚落,众人一片叫好声,有人道:“举人老爷就是文采好啊!这话说得敞亮,喜庆!”
其实不过是客套词罢了!大家也都是图个喜庆。
“诸位!十一那天是个好日子,咱们苏府准备大摆宴席一日,希望诸位乡邻赏光,拨冗前来赴宴。”
二老太爷此时上前来,对众人道。
众人全都一阵欢呼,有好酒好菜,还不用掏钱,谁不高兴?
再者都是些农户,平日里轻易吃不着肉,那日肯定得放开了肚皮吃。
“苏二老太爷,是一日两餐呐?”有的婆子泼辣,今日苏家的二老太爷好说话,于是斗胆问道。
“是!诸位早些来,咱们晌午之前就给大家备上酒席。”
二老太爷说完之后,就让身后的小厮抬了箩筐站到了台阶前。
苏轶昭看着众人欢呼,不禁也被这样欢快的气氛感染。都是贫苦人家,有这样的好事,自然高兴。
从上至下看,乌泱泱的头顶,将老宅门前围地水泄不通,这是全村的人都来了吧?
不!或许还有邻村已经收到消息的。
忠伯办事能力毋庸置疑,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已经准备好了三箩筐的铜钱。
苏轶昭看着这些铜钱,双眼都冒着铜钱形状的金光。
乖乖!这一筐三名小厮抬都觉得吃力,换成银子,少说得五十两一筐吧?还要办酒席请乡邻吃席,苏轶昭顿时觉得苏家还是挺有家底的。
“诸位,咱们有言在先!依旧是老规矩,散喜钱的时候,不要哄抢。不准到小厮手中去抢,更不准到箩筐内抢,只准在地上捡,谁捡到就是谁的。不可起争执,否则这铜钱就不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