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宁待放(186)+番外
她要考虑的地方实在太多,外人的议论和自己的名声暂且不去提。
就说梁国公府里的这一摊家事,秦氏一个人料理实在是太过吃力,有苏婉宁相帮才觉得轻松了不少。
若是她贸然离去,秦氏心里自然不高兴。
苏婉宁一向受秦氏疼爱,她也真心实意地敬重着秦氏这个婆母。
思及这事,她就犹豫着不敢应承徐怀安的话。
翌日。
苏婉宁早起后去陪秦氏用早膳,秦氏正絮絮叨叨地说着外头的流言蜚语。
“陛下要抬举五皇子,却偏要让我们梁国公府做垫脚石,想来也是欺负你公爹将兵权交了出去。”
秦氏冷哼一声,将手里的茶盏搁在了桌案上,并道:“鞑靼人还在虎视眈眈呢,难道他就笃定没有再用你公爹的那一日了吗?”
朝堂之事苏婉宁插不进嘴,只是见秦氏气恼的厉害,便上前替她抚背顺气。
等秦氏冷静一会儿,她回身瞥了眼身侧乖巧又沉静的苏婉宁。
“坐下吧,你也累了好一会儿了。”
苏婉宁这便往秦氏身旁的团凳上一坐,周嬷嬷立时端了碗燕窝粥来。
等苏婉宁喝了几口燕窝粥后,秦氏立时笑道:“我知晓你盼着早日有好消息,其实也不必急,你和慎之都还年轻着呢。”
秦氏素来如此体贴,若是换了别人家的婆母,此刻早已开始苛待讥讽苏婉宁了。
成婚整整一年,她肚子迟迟没有消息。
苏婉宁的心里也有几分担忧,前几日宗氏还领了个懂医理的女大夫上门,替苏婉宁把了把脉。
那大夫说苏婉宁身子康健,子嗣一事不可操之过急,越急越得不来,倒不如放宽心,兴许一下就会有了。
苏婉宁深以为然,便对秦氏说:“母亲说的是,儿媳知晓了。”
用了会儿早膳后,苏婉宁又将前几日缝制出来的扶额送给了秦氏。
秦氏对苏婉宁的绣工赞不绝口,只说:“今早慎之来和我说了去江南一事,你为何不肯答应呢?”
话音甫落,苏婉宁震烁得抬起了眸子,正撞进秦氏含着笑意的面容里。
不等她回话的时候,秦氏便朝着周嬷嬷使了个眼色。
一会儿的功夫,周嬷嬷便将正屋里所有的丫鬟和仆妇都退了出来。
顷刻间,正屋里只剩下了秦氏与苏婉宁。
秦氏拢了拢自己鬓边的发丝,轻轻柔柔的一个动作露出了几分散漫:“你这傻孩子,瞻前顾后地做什么呢?你喜欢双面绣,慎之又疼你愿意带着你去江南学艺,你为何不肯应下?”
她也并非是真的不知晓苏婉宁为何犹豫。
婉宁是个好孩子,心里思量的多,瞻前顾后的也多。
只是人生在世谁都是只能来走一遭。
秦氏不想让苏婉宁留遗憾,便笑着说:“你正是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去外头看看风景。省得以后到了我这般年岁,便是想出去也迟了。”
顿了一会儿,秦氏握住了苏婉宁的柔荑,轻轻摩挲道:“好孩子,不必惦记家里的事,一切有我呢。”
第81章 番外9
于是, 徐怀安与苏婉宁便踏上了前往江南之路。
此番远行,苏婉宁将自己的三个大丫鬟都带上了路。
行李装了满满一车,另还有些宗氏准备好的土仪, 要让苏婉宁与徐怀安途径扬州的时候,将这些土仪送去给宗老太太和宗大舅舅。
苏婉宁自是千万个愿意, 徐怀安更是答应得十分痛快。
临行前, 宗氏笑吟吟地与苏婉宁说:“去一趟也好, 放松放松心情, 兴许一下子就有了。”
说的就是子嗣一事。
宗氏心里虽是着急不已,可自家姑爷愿意带着女儿去江南散心游玩。
可见姑爷的心里也是十分珍视着女儿的, 既是珍视, 宗氏总也是高兴的。
“姑爷, 宁宁是被我们宠坏了的, 凡事你多让着她些。”
儿行千里母担忧,苏婉宁是头一回出远门, 宗氏心里自然担忧。
面对丈母娘的关切之心, 徐怀安便十分郑重地回话道:“宁宁处处都好, 母亲不必担心, 慎之定会妥善照顾好她。”
秋意潺潺, 末秋的寒气习习而来, 徐怀安侧身挡在苏婉宁身前, 为她遮挡住了风沙与寒风。
苏婉宁泪眼婆娑地与宗氏辞别,她一落泪, 宗氏眼眶中的泪是怎么也忍不住。
一旁的苏其正也是一脸爱怜地注视着自家闺女。
“宁宁,要听慎之的话, 可别任性。”说话间,苏其正的话语里染上了几分哽咽。
苏礼则愈发情绪外放, 当即便扑到了苏婉宁身前,泪意汪汪地说:“长姐,弟弟舍不得你。”
这么英武高大的男子非要钻到苏婉宁的怀抱里,苏婉宁自己不介意,一旁的徐怀安可是蹙起了剑眉。
他一把拉开了苏礼,如一堵硬墙般挡在了苏礼身前,只说:“多大的人了,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徐怀安是苏礼的姐夫,平日里也没少提携这个小舅子。
上两个月里,苏礼差点在玄鹰司捅出个大篓子来,还是徐怀安赶去为他平了事端。
就连苏礼进玄鹰司做御前侍卫也少不了徐怀安在背后的运作使力。
所以对苏礼来说,徐怀安这个姐夫的话语有时比苏父苏母还要重。
“姐夫。”被扯开的苏礼颇为委屈,埋怨般地瞥了徐怀安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