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宝鑒[红楼梦](53)

作者: 玥佚 阅读记录

所以宝钗的花签是:“纵是无情也动人”。大观园被抄检后,宝钗为独善其身,迅速搬离大观园,毫无留恋挂牵。

宝玉后去蘅芜苑,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听婆子说才知道宝钗已经搬走。“心下因想:“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早已为后事埋下伏笔。

同一句梨花,一个多情如此,刻骨相思,一个冷情如此。

真应了苏轼那首《蝶恋花》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 26 章

周皇后是北京大兴县人,父亲是嘉定娄塘人,所以后来其父被封为嘉定伯。嘉定以前归苏州管。所以书中作者写黛玉祖籍在姑苏,反讽周后不是正宗姑苏人。

宝玉的酒令说完,然后就轮到冯紫英了。

冯紫英在书中的身份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作者给冯紫英安了这麽个身份,主要为了影射历史上冯唐的儿子冯遂。

冯遂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朋友,《史记赵世家》有这样的话: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

意思司马迁的父亲说:我听冯王孙说过,赵王迁的母亲是倡女,被悼襄王所宠幸。

这段话里的冯王孙就是冯遂,因为他字王孙。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冯遂字王孙,也是杰出的人才,和我友好。”

《史记》中记载的赵悼倡后可不简单,先是被赵国的一赵氏大宗族买了回家,搅得家无宁日。结果,男主人没了,家族也衰落了。她虽成了寡妇,但是,赵悼襄王闻其美貌,将其纳入后宫。

这位倡伎进宫后不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子迁。之后,她暗地里诋毁王后,还派人去陷害太子。

赵悼襄王对她的话言听计从,废除太子赵嘉,立其子赵迁为太子,就是后来的亡国之君赵幽缪王。

赵悼襄王去世后,赵王迁继位。赵悼倡后行为更加放肆,经常与春平君通奸,又收受秦国的贿赂,害死了名将李牧。

赵悼襄王宠妾灭妻、废嫡立庶,终致灭国之祸。

所以冯紫英在作者这篇“史记”中就充当一个讲述秘闻的角色,影射史湘云倡伎的身份。

所以书中在冯紫英的酒令后脂批写:“紫英口中,应当如是。”

冯紫英的酒令有双重含义,一重含义,他给秦可卿介绍过大夫,清楚魏客的事,所以影射魏客事:

“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

指客氏生了儿子,又做了皇帝乳母。

“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

宫里的太监和宫女组成家庭叫菜户和对食,蟋蟀吃菜,斗蟋蟀时两只蟋蟀嘴对嘴,以此影射客氏私下和魏忠贤做了对食。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

写明熹宗落水后染病垂危。因为客氏是明熹宗的乳母,所以说是儿夫。又是儿子又是丈夫的意思。

“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

明熹宗被一阵大风吹落水,客氏靠山没了,能不愁吗?

冯紫英的小曲儿: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影射司马迁的父亲跟冯遂打听来倡后的事情。

冯紫英的酒令“鸡声茅店月。”

俗语说:“鸡叫三遍天下白”,鸡分别在三更、四更、五更叫三遍。

意指魏忠贤在被发配凤阳的路上,听闻皇帝派人来抓他,四更时分在客氏旅馆上吊的事情。

这件事是里,还有一个表意,就是在说书里史湘云的命运。

因为薛宝钗(客氏)和史湘云(魏忠贤)也组成了一组客魏关系,所以史湘云也是魏忠贤分身,这里便用魏忠贤的酒令代指她。

史湘云有一个麒麟,魏忠贤也有个关于麒麟的轶事:

据史料记载山东産麒麟,巡抚李精白画下图像上报朝廷。黄立极等起草圣旨说:“厂臣修德,故仁兽到。”

厂臣就是指魏忠贤,意思他修德,因此出了麒麟这种仁兽。

冯紫英的酒令在有些版本里跟别人悲愁喜乐的顺序是相反的。别人是悲愁喜乐,她是喜乐悲愁。显然作者是有意的,正合了她的曲子《乐中悲》。

有的版本不解其意,给又倒了过来,是误解。

冯紫英的酒令体现的史湘云在书中命运:

“女儿喜,头胎生下双生子。”

史湘云最开始嫁给了冯紫英,生下了双生子。

“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因为书中抄检大观园事件是起因就是傻大姐在大观园掏蟋蟀时,捡到一个男女赤身盘在一起的香囊。

所以掏蟋蟀这事就与偷情挂上了鈎。

书中又有“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一回,憨湘云对傻大姐,魏忠贤又一个外号人称“大傻子”。

所以这句指史湘云背着冯紫英与人私通偷情,看脂批,后回史湘云的麒麟出现在卫若兰身上,这个偷情的人应该是卫若兰。

“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

冯紫英发现后,悲愤不已,染了重病,还传染给了儿子,和儿子一起染病垂危。

“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贾府和冯家都出事了。

史湘云的真身是叛臣,所以她也不会为丈夫守节的,最后做了倡伎。她为什麽单单一个二字上咬舌子,把二念成爱,因为她是二臣,自己却美其名曰“爱臣”。

上一篇:流火 下一篇:草莓绵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