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事(281)+番外
那样才高行厚的一个人,在她面前“做小伏低”,这谁顶得住?
余晚之抬眸睇他一眼,“你坐过去,说正事。”
沈让尘早已学会看她的眼神,知道她这是暂且放过他的意思,直起身,却没坐开,也不放手。
“你先说还是我先说?”
“你先。”余晚之说。
玩笑开完,总归还要正经事正经说。
“我收到消息,秦王今夜调动禁军两千,事实上,入宫时我观察过,单禁宫中动用人数已不止两千。”
“什么意思?”余晚之尚且不知那头发生了什么。
沈让尘解释道:“秦王欲图逼宫,没能成功。”
余晚之讶异须臾,女眷这边风平浪静,没曾想那头已是一番生死角逐。
“皇上准备如何处置秦王?”
沈让尘摇了摇头,“不知,不过看样子皇上并不会严惩。”
余晚之敛下眸子,低声道:“原来如此。”
“什么?”
她犹豫片刻,还是把今日仪妃的事和盘托出,沈让尘听完,腮帮子隐忍地动了动,却并未开口。
“娘娘说她对皇上最了解不过,没有切实发生的事,恐怕不足以扳倒秦王,所以她今日此举实为嫁祸,算是再烧上一把火。”
她反握住他的手,安慰道:“那药即便喝下去也没有性命之忧,只是……”
“只是什么?”沈让尘看向她。
“是断产药。”余晚之说:“加了极重的红花,娘娘没有想死,她说既然没有母子缘分,不如早些断掉。”
她掩去了自己逼迫仪妃的部分,仪妃妥协于她,是因为怕那一杯药酒下去,伤了她的身,断了沈家的后。
沈让尘目光凝滞,“她总喜欢如此,我明日让人传信与她,不要自作主张,这孩子我说能留就能留。”
“你们沈家人,”余晚之似是回想,“都太过要强了。”
一个想扛下所有,一个又想要帮忙。
“要不,我明日再入宫去劝一劝吧。”她又说。
沈让尘拇指摩挲着她的手背,“昭仁公主的事恐怕明日就会传开,你这几日不要进宫,远离是非。”
说起正事,余晚之不和他争执,点了点头。
月色不明,但熬了大半夜,她脸上疲态深重,说完正事便有些犯困,头一点一点的。
沈让尘揽着她靠近怀里,说:“睡一会儿,到了我叫你。”
到了余府,沈让尘也没叫醒她。
马车在后巷停了近一个时辰,直到月落日升,天边擦出蒙蒙的光,沈让尘才将她叫醒。
“到了?”余晚之睁开眼。
沈让尘摸了摸她的额头,马车里还算凉爽,抱着她睡了这么久也没有出汗。
“我今日还要面圣,卯时便要入宫,你回去再睡会儿。”
他抱她下了马车,回到车上,挑起帘子看她,“快进去。”
“知道了。”余晚之摆了摆手,“我看着你走。”
天还未亮,空气被晨露的气息润透,柔和似絮的月光快要在天边散尽了。
马车渐渐走远走远,余晚之收回目光,转身踏入后门。
“晚之……”
冷寂的长街忽然有声音传来,余晚之脚步一顿。
那声音那样熟悉,又那样遥远,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转过身,泛着微光的暗巷里响起了脚步声,一个人影逐渐在灯下显现出来。
第 253 章 真正的了结
“宋大人。”余晚之的声音很淡,很平。
宋卿时缓缓走近,他也不知自己为何来此。
或许是因夜里那一场巧遇的驱使,他们的马车擦身而过,撞着夜风卷起了车帘。
他便看见了漆黑一片的车内,两个紧紧靠在一起的身影,几近于交颈。
然后那画面折磨了他一整夜。
“你,现在才回来?”宋卿时问。
余晚之眉心一蹙,冷冷道:“这好像不是宋大人该管的事情,如若有事,还请在天明后差人往正门递上拜帖,告辞了。”
她微微颔首,不失礼节,抬脚跨入后门。
双门将将要闭,身后又是一声“晚之”。
她本不愿,也不该再回头的,可莫名就回了头,
在看清宋卿时表情的一刹那,余晚之微微一怔。
他脸上有痛苦,有悔恨,有贪恋,有不甘,万般情绪交织在一起,逼红了他的双眼。
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宋卿时。
先前所有令人费解的行为,似乎在此刻重新有了另一种解释。
余晚之忽然明白,或许,他已经知道了。
既然如此,总该要做个了结。
已经半掩的房门重新被拉开。
宋卿时眼中亮了一瞬。
“晚之。”他又叫了一声,一如从前。
仿佛有一种错觉,只要她应了,那是不是还有回旋的余地。
而余晚之只是在他的目光中稍退了两步,“稍待,我进去取样东西。”
余晚之的院子离后门很近,进出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宋卿时看着她去而复返,缓缓朝他走来,停在了他的面前。
万丈苍穹之上,星月已坠,熹微的晨光铺开薄薄的一层。
余晚之垂眸,摊开手,掌心静静地躺着一支簪子。
“这是你送我的第一件礼物。”她说。
那年她情窦初开,他要入京赶考,离开前送了她一件礼物,便是手中的簪子。
她曾握着这簪子在信州的家中期盼他能够高中。
而后他金榜题名,她得偿所愿,或许从那时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日后的离别。
因为他们本就要走上一条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