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倾枝(166)

锣声响,考生入场。

这一场秋闱,正式开始。

京城里,大家又开始议论起这一届的状元郎会是谁。

春闱不比秋闱,各地解元来京,人才济济,花落谁家,当真不好说。

元若枝却笃定,自然是王右渠。

元永业在与兄弟们议论时,也表达了他希望王右渠中状元的想法……哪怕他知道王右渠看不上元家门第,但就凭王右渠识得他的一手丹青,他还是希望这位极有眼光的解元郎,能中状元。

春闱结束,王右渠与其余入选考生,一同参加最后一场殿试,由建兴帝亲自挑选出前三甲。

正月里,建兴帝病了一场,痊愈后,身体突然就多了倦态,面色浮肿。

这会儿主持殿试,脸色有些病态的苍白。

建兴帝坐在龙椅上,昏昏欲睡。

他素来勤政,在黄赐光的提醒下,迅速打起了精神。

黄赐光悄然松了口气。

考生们交了卷。

建兴帝看着殿内的几个儿子,将考卷交给了他们。

聂延璋拿起了王右渠的考卷。

理所应当的,大业所有人的生死与命运,都掌握在皇室中人手里。

77.  第 77 章(一更)   中状元

第七十七章/西瓜尼姑

聂延璋看了王右渠的考卷, 纵然不大情愿,却也不得不承认,此人文才惊世。

且王右渠与其他有意取悦主上的考生不同, 他文字质朴动人, 一派纯臣之风,便是最具野心的政客,也要敬畏三分。

聂延璋将王右渠的考卷,放在了左边内官手中的托盘里。

几位皇子与朝廷重臣,一同筛选出十份考卷, 递交到建兴帝手中。

建兴帝看完频频点头,这一科考生之中人才济济,他十分满意。

一张一张考卷阅览下去, 因精力不济,他挑了七份出来。

黄赐光念到七人名称, 使他们七人上御前对答,其中就有王右渠,他站在最末尾之处。

建兴帝先问第一人,因见其有些眼熟, 一问家世,方知乃是礼部侍郎幼子, 因问:“林爱卿何在?”

黄赐光连忙小声提醒道:“皇上, 林侍郎避嫌, 今日不在殿内。”

建兴帝恍然记起,便考问林侍郎之子关于平叛的问题。

平叛问题属于兵部、武将之事,又十分敏感,林侍郎之子虽也略知一二,却也不敢乱说, 有所保留地答了三五分,已是汗涔涔。

建兴帝便又问其他几个考生,问到第五个时,便已经眼皮子沉重,脑子发昏。

黄赐光忧心忡忡地问道:“皇上?皇上?”

建兴帝撑着眼皮子说:“朕没事。”

黄赐光心中却忐忑,他不经意看了王右渠一眼。

建兴帝问道第六个时,只简单提问了一句。

轮到王右渠时,他便闭着眼,也只问了一句,预料之中的声音没有响起,待他睁开眼,方听见一道清润端肃的年轻声音响起,他往阶梯之下望去,年轻俊朗的进士,挺拔站在底下,模样俊美,如松似柏立凛冽寒风之中。

建兴帝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从前最宠爱的臂膀,已逝去的上一任阁老,初初参加殿试时,也是这般模样。

他有些眼睛花,待王右渠说完,便道:“上前来。”

王右渠往前一步,体态步伐,无一不美。

建兴帝又往旁边六人身上扫了一眼,七位进士,长得最好看的便是王右渠。

天家也爱好容颜,不分男女,建兴帝不外如是,日日上朝时,能与容颜出众之人交谈,亦更赏心悦目。

建兴帝来了兴致,一连提了三问。

本来殿试也不是为了为难人,只是为了瞧一瞧考生气度与分寸罢了,王右渠样样出众,建兴帝钦点他:“王右渠,状元。”

侍郎之子,探花。

殿试结束。

王右渠成为今年新科状元,自然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便是皇子太子也要暂且礼让三分。

一直到长街上,王右渠才脱身,有机会与聂延璋说话。

聂延璋也不是小气之人,拱手道贺:“恭喜王状元郎。”

王右渠作揖回礼,正要开口说什么,聂延璋抬手打断他:“不必道谢,孤不过是秉公办事。”

王右渠淡淡道:“臣知道。臣没有要道谢。”

聂延璋:“……”

原是他自作多情了?

78.  第 78 章   她能收殿下花灯,也能扔……

第七十八章

聂延璋语塞后, 王右渠还是道:“臣谢殿下愿意秉公行事。”

这句谢,此刻就显得不那么有分量了。

聂延璋心里不爽快,冷哼了一声, 忽又扬着唇角道:“状元郎, 花灯节夜,她收了孤的花灯。”

王右渠眉目里的确有几分讶然,但他很快又淡淡道:“那又如何?她能收殿下花灯,也能扔了殿下的花灯,再收旁人的。”

聂延璋气得笑了一声, 这人可真狂。

可偏偏,王右渠说的有道理。

便是成了亲的人,都能和离再嫁, 何况元若枝一个待嫁的姑娘。

还不待聂延璋说什么,王右渠瞧着他身后大步走过来的大皇子, 道:“太子殿下,与其白日做梦,您还是多顾及您自己吧。”

聂延璋顺势看过去,大皇子迫不及待要过来与王右渠说话。

王右渠却也不管聂延璋的心情, 作了揖,便走了。

聂延璋手上却攥着拳头, 骨头咔咔作响, 脸上笑着赞:“很好。”

陈福瑟瑟发抖, 这、这状元郎可真不简单,将殿下气得天灵盖都要掀起来了。

王右渠冲迎面走来的大皇子,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