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栖春山(162)

作者: 孤荷 阅读记录

谢岫悟过意,赶忙来到御前,道:“圣上,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我听从了王妃的建议,将药方抄了许多份,分发给了奉京城大大小小的药馆,还制作了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圣上,我为民尽心尽力,从来都是不二之心!”

苏氏暗中咬牙,她让谢岫开口说话,但不是让他想方设法澄清自己,而是要打压襄平王和襄平王妃。

她不忍心让自己设好的局,就这么废掉了,当下就道:“王妃可还记得,我当初在留鹤山见到你,百般求你施手良方,可你好大的架子,提了不少要求,其中就囊括要重查沈家的案子,当时还将我吓了一跳。”

沈春芜淡淡地挑了挑眉。

倘若信口雌黄也能排姿论位,这个苏氏大抵就是连中三元的水准。

今日三番五次提及“沈家案子”,就是想让楚帝怀疑她的居心。

也是,苏氏若是不扳倒她,今个儿遭殃的就是谢岫了,谢岫赌约一输,就必须兑现承诺。

想想自己的丈夫纳了一头猪为妾,还当着百官的面行周公之礼,苏氏如此看重面子的人,光是这么一想,想死的心都有了。

沈春芜淡声道:“人在做,天在看,我到底有没有做,皇子妃心中应该比我清楚。”

气氛正胶着,久未开口的盛轼此际开了口:“请符太医来。”

众人不明晓襄平王为何唐突地请符叙,楚帝也不清楚他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没有拒绝,吩咐苏迩去宣符叙觐见。

符叙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一个稚龄女童。

只一眼,苏氏悉身血液凝冻成了霜,脸色骤然大变。

女童不是旁人,正是她的女儿,长宁郡主!

谢岫亦是震愕:“符太医,您为何要把郡主带到朝堂之上?”

符叙俯身叩礼,交代自己方才在为长宁郡主请平安脉,长宁郡主此前病重,待在皇子府里太久了,想要出来呼吸一番新鲜空气,所以他就带她出来了。

长宁郡主三岁半,生着一张圆嘟嘟的脸,眼睛也水灵灵的,因久病初愈,脸色显得没有那么红润,还是有些病态的苍白。

长宁郡主一步一步走到御前,奶声奶气地说:“长宁给圣上请安。”

楚帝虽然不满符叙为何把他的孙女带到早朝,但这并不妨碍他抱孙女的喜悦心情。

他把长宁郡主抱了起来,掂了掂:“怎的瘦了?”

长宁郡主说:“长宁生病了,只能吃白粥素食,后来是圣医救好了长宁。”

楚帝笑了:“你如何知晓是圣医救了你?”

长宁郡主说:“我阿娘把我抱到大相国寺祈福静养,我听到阿娘与圣医的对话,阿娘和阿父求了很多郎中,都救不了我,是圣医救了我,我喝了圣医的药,一夜就好了。”

长宁郡主指着沈春芜:“圣医是我的救命恩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这也是圣上教过的,我一直铭记在心。”

楚帝觉得不无道理,沉思了一会儿笑道:“长宁都惦记着报答救命之恩,怎的皇子妃一直处处为难王妃呢?”

这番话说得苏氏面色毫无血色,掩藏在袖裾之下的手,攥握成拳,青筋狰突,指骨惨白。

襄平王肯定是故意的,让符叙将长宁郡主从府里带出来!

她想着囫囵辩解几句,将长宁郡主从帝王膝头要回来,但楚帝的疑心落在了她身上。

长宁郡主又道:“母亲也教过我很多东西,教导我,要以法为纲,以吏为师。”

楚帝听到,觉得不太对劲,这是韩非子的法家集权治国思想,长宁郡主才三岁半,皇子妃居然让她学韩非子?

楚帝问她为何会读韩非子。

长宁郡主摇摇头,道:“阿娘没有让我读韩非子,是母亲经常敦促父亲读韩非子,学会励精图治,早日为圣上分忧。”

一语掀起千层风浪。

如果说长宁郡主第一句话,是在暗示皇子妃苏氏忘恩负义,如果这第二句话,就是在暗示皇长子不忠不义,觊觎王座了。

“混账东西!”楚帝勃然大怒。

他骂得是谢岫和苏氏。

长宁郡主从未见过楚帝大怒的模样,一下子被吓哭了,苏迩在旁好心劝阻道:“陛下,童言无忌啊,父母有错,但孩子终究是无辜的,祸不延及郡主。”

谢岫早已吓得六神无主,拼命磕头,脑袋砸在砖地上,很快额庭前一片鲜血淋漓:“我没有不臣之心,我对圣上从来都是忠心耿耿!”

长宁郡主哭着跳起来,跑到谢岫近前,抱着他,不想让他自轻自贱。

苏氏也红着眼,跪在谢岫旁:“长宁说这番话,都是受人指使,有人看不惯皇长子和臣妾,适才用了阴招,利用长宁栽赃我们……”

苏氏指着襄平王和襄平王妃:“都是他们指使长宁这样说话的,祸水东引——”

“够了!”楚帝一声怒喝将苏氏吓得面如金纸,“长宁才多大,她才三岁,她懂什么栽赃陷害?”

“所以臣妾才说她是受挑唆!”苏氏咬牙切齿道,“襄平王让符叙符太医来,肯定是襄平王让符太医教长宁这样说话——”

“啪!”

大殿之上,忽地响起一记响亮的耳光。

沈春芜原是在听着好戏,此际微微顿住,苏氏的话戛然而至,她是挨了耳光吗?

这个耳光不可能是楚帝赏赐的,她并没有听到槖槖步履声。

如此,是谢岫掌掴了苏氏吗?

果真,只听苏氏讷怔道:“谢岫,你敢打我?”

谢岫哭着收回手,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要打妻子,但他实在不想让苏氏继续这样说了,帝王处于盛怒之中,在这种时候,说多反而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