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春山(232)
盛轼没想到林德清会挑这个时间引爆炸药,此际适值夤夜时分,夜还长,距离停岸还差半个时辰,秦淮河岸还远着,这一艘楼船相当于停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位置,处境极其尴尬。
夜色如绞索般漫长,绞得人人都心头不安。
盛轼吩咐席豫兵分两路,一路去找林德清的下落,沈春芜在何处,林德清就在何处,另一路去寻东侧的炸药。
至于盛轼自己,他现在要去一个地方。
火势从西端一径地往东端延伸,船上绝大多数人心生跳船的念头,船底储放有很多备用的木舟,魏老将军和魏红缨将这些木舟拖曳了出来,整顿船上的秩序,帝后先坐船,再是妇孺孩子,最后是男丁,不论贵贱,一律按照这个规矩进行。
若是有插队的人,魏红缨一个拳头招呼过去。
燕皇后显然担忧沈春芜的安危:“王妃呢?还未寻到人吗?”
楚帝想要劝阻燕皇后,但被皇后一个视死如归的眼神吓到了,楚帝算是怕了她,温声安抚道:“王妃一定会没事的,闻舟他就带着皇城司去找人。皇后,你的身家性命要紧,快随朕下船……”
“——若是未寻到王妃,本宫绝不下船!”
楚帝也来了脾气,但在众人面前,只能克制住:“皇后当为众人表率,你不下去,大家也不下船。”
燕皇后淡笑了声,对众人道:“本宫命你们即刻下船,否则,就治你们一个抗旨不尊之罪!”
众人听状,一时之间犹豫不决,还是魏老将军一声吼,命众人赶紧滚蛋,众人适才如蒙大赦,纷纷扬扬下了沉船,跌跌撞撞地往木舟挤上去。
楚帝气得咬牙直呼她的闺名:“燕蓁!”
燕皇后循声望去,嗓音像是浸裹在江水,显得凉薄:“圣上莫忘了,我们的女儿是怎么死的。”
想起第一个早夭的女儿,楚帝像是被打中了七寸似的,气焰一下子萎顿了下去。
燕皇后道:“我已经失去了第一个女儿,就不能再失去第二个女儿。”
虽非亲生,但燕皇后看着沈春芜,就生出了一股子亲切,激起了她骨子里的母性。
她要等着沈春芜回来。
-
这晌,盛轼摸到了顶楼,见到了戚巍。
戚巍凝声道:“阿芜跟林德清的女儿在一处,从东侧背阴处的一只木筏离开,暂且不会有事。”
盛轼听出了言外之意,转身朝后看,铺天盖地的死士,里三层外三层围拢住了他们。
【作者有话说】
QVQ
76 【第七十六章】
◎“你不能有事!”◎
这些死士倒了一批, 还有新一批,杀也杀不完,盛轼要为船上所有人的逃生争取时间, 就不得不留在此处迎战。
时而久之, 银月西挪,东方的水天相接之处, 出现一丝熹微曙色,夜将尽,天将明,橘橙的曙光将靛蓝的江面髹染上一层薄薄的淡金,远观而去, 彷如由远及近平铺开来的波斯地毯, 显得壮观且盛大。
戚巍心中挂念着自家闺女,速速截住盛轼的招:“下一场爆.炸很快要来了,你且快去救阿芜,若是阿芜有个三长两短, 今生今世你都休想再踏入沈家的门半步!”
老将军撂下狠话,盛轼沉默许久, 最终应下一声“是”,一阵连纵带跳,很快奔往船畔东侧。
离行前,他感受到了什么,脱鞘抽剑, 一记行云流水的捣送,避藏在暗处的死士应声倒地, 掌心间掉落下来一个桤木质地的八角镂空宝盒, 无数小只的乌色蛊虫从盒盖的空隙处钻爬出来。
看来控制那些死士的, 不是死士本身,而是豢养在死士体内的蛊虫,唯有将蛊母杀死才是解决之道。
盛轼摸出火折子,亟亟纵火而去,喤当一声轻微的裂响,无数蛊虫悉数付之一炬!
蛊母已被烧得粉身碎骨,那争先恐后围扑的死士,剎那之间,恍如断了线的偶人,纷纷倒地不起。
解决了老将军眼前的难题,盛轼适才来到船岸东侧,大部分人都下了船,但听席豫传来的消息,帝后二人仍在僵持不下,燕皇后仍没见到沈春芜的人影,她誓不下船,楚帝也跟燕皇后生了脾气,两次彼此闹别扭,都没有下船。
盛轼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局势十万分火急,给魏老将军使了个颜色。
魏老将军一个暴脾气,一个手刀逐次落在帝后二人的后颈处,二人未曾防备,倒了下去。
两重隐患既除,盛轼适才离去。
魏老将军左右各扛起一个,麻溜地搬上了临近的一艘木筏之上,苏迩吓得心惊肉跳,忙不迭将帝后搀扶起来,确认呼吸平静流畅之后,适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魏老将军要负责维持船上所有人的秩序,缺个帮手,回首一望,怒道:“魏红缨,你偷偷摸摸要去哪里?!”
魏红缨的小心思被发现了:“我要去寻王妃……”
“寻个锤子!襄平王那小子和皇城司都在寻她,王妃不愁人救她,你若是落险,谁会来救你!”魏老将军气得青筋暴起,一副哀其不争的面容。
父亲说得在理,反正有这么多人寻沈春芜、挂念着沈春芜的安危,也不差她一个……
魏红缨垂着眼,正想上船,却发现父亲的话根本不对,她攥紧悬挂在腰间的香囊,这是沈春芜为她所绣的四时香囊,沈春芜拿她当朋友,事事都想着她,而她呢,沈春芜出现了这么大的危险,下落不明,她这个朋友却想着明哲保身,偏居一隅,这一点儿都不讲义气。
魏红缨反驳道:“我同王妃是好友,不管有多少人要救她,若是不能见她安好,我活得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