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235)

作者: 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工人们想想也是。

机械厂原来有活计就做,

虽然来图加工、特殊定制样样都做, 但毕竟专而不精。

梨总现在要做农具机械厂,从机床、模具、图纸各方面都得换一批。

因此也不再嚷嚷着给梨总添乱。

不过暗地里各个都是摩拳擦掌, 恨不得赶紧干一番成绩出来。

梨歌这才松了口气。

要说花钱大业上有阻碍的话那最大的障碍就是大家的道德水平都很高。

怎么回事啊?

我自带乌托邦光环?

还是系统自带圣光?能随时随地洗礼遇到的所有人?

以至于他们都能放下人性一心一意为公司打算,

不应该啊……

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工人们日益增长的道德感和梨歌想迫切败家之间的矛盾。

工人加薪花了1600万,

建托儿所花了20万, 食堂花了10万,

电影院花了40万,走访慰问退休工人花了30万,

带薪旅游400万。加起来总共也就花了2100万。

好家伙,2100万就收买了全部工人的心, 让他们对厂子死心塌地。

那么其他资本家为什么不舍得花啊?

加起来连他们一座豪宅的家具钱都比不上呢。

梨歌摇摇头,不去谴责其他资本家,

转而研究自己的花钱大计:怎么才能合理合情在这座机械厂上花钱?

还没想出个头绪呢先接到一个电话:“梨总,还记得我吗?我是庄火。”

梨歌当然记得,庄火曾是这座工厂的厂长,

她前几天去慰问老工人时就有这位老太太,

65岁了还一头黑发,眼明丝毫看不出年龄。

她带领工人们创造出了不少成绩。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也不住在工人区,反而住在市区。

“当然记得。”梨歌笑眯眯问她, “庄厂长,上回拿过去的鸡头米还有吗?我这回再带点过去。”

她没了庄厂长祖籍长三角, 特意给她带了鸡头米,果然很得老人喜欢。

“还有,等没了我再找你。”庄厂长慈和笑,“我有事要找你,来你公司怎么样?”

梨歌当然应了下来,

不过她有点纳闷:庄厂长这么大费周章干什么?

庄厂长腿脚利索,不过梨歌还是派苏笑接了过来。

她老人家被苏笑贴心陪着,一路走进来:“可别看不起我,我才65,还利索着呢。”

等进了花不完公司内部,看见公司的装修后丝毫没有流露出异色。

车厘子正在做费南雪呢,

给老人家端来热气腾腾一盘,搭配着红茶正好。

庄厂长又参观了影音室、茶点间这些娱乐设施,赞不绝口。

等她坐在柔软如云朵一样的沙发里时,

跟梨歌说话就更多了几分亲近:“我这次来,想先跟梨总讲讲过去的故事。”

到底讲什么故事?

花不完的员工们又好奇又期待,等庄火厂长讲过去的故事。

“当年是30年前,也就是94年。”庄厂长目光悠远,看着窗外,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岁月,“我当时35岁,正是风华正茂。”

庄火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厂,从平平无奇的机加工普工干起,先后干过机械设计工程师、车间主任、工业工程师、销售经理,

因为能学肯干、业绩突出,很快就一路晋升为女厂长。

这是她做厂长的第三年。

这一年华国掀起了国企改制的浪潮。

“国退民进”,

许多不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行业的国营厂都被出售,

以消除吃大锅饭的弊端,减轻财政负担增加生产效率。

机械厂也被列进了名单。

工人们慌张不安,捧了多年的铁饭碗,忽然要被人端走了吗?

不过工人们心中惴惴不安的同时都想到了庄厂长。

庄厂长未婚未育,把厂子当成了她的寄托,

有她在肯定会想办法带大伙走出困境。

当时时代大潮中许多厂长都出面组织工人们筹钱,

成立联合股份买下工厂,变成民企后再次冲击市场经济浪潮。

当时机械厂辉煌了近百年,

不管是经验还是管理水平在当时的华中的确都能排得上号。

工人们的判断也没错,

最后时间证明那些工厂在市场经济中再次焕发生机。

比如连云港制药厂改造后的今天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恒瑞医药、娃哈哈、亚太医药都是成功案例。

因此当时大家没有失去“铁饭碗”的惶恐,反而都希冀满满。

庄厂长一定能带他们再创辉煌。

可是一直等到收购公示期结束,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庄火都没有出面。

“我当时也想买,可是我家里忽然出了变故,父母出了车祸,我只能赶紧回家主持丧事。”庄火叹息。

当时家里出了变故,两位老人一死一伤,

等处理完丧事她既没有本钱也没有精力买下股份。

公示期结束,这座工厂被一个有钱的大老板接手。

这位大老板唯利是图,不懂技术,

果不其然工厂在他的手里一天烂似一天。

他面对业绩下滑不想着改良工艺,反而肆意裁员。

因此庄火得到了不少老工人诟病,她也没有解释。

外头都传言庄火恶意勾结外人买下工厂,

后面见庄火没有解释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庄火在老家侍奉父母终老后,又再次回到岷江市进了机械厂,

这时她也只能做个高级工程师了,死戚在技术管理部专门控制图纸,直到退休。

“因为老工人走得七零八落,当年的仇恨也被大家放下了我才能在这里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