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172)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不仅民间议论纷纷, 第二日大朝会散去后,连朝臣也不由得打趣他。

“王君当真是财大气粗, 只是不知,请浸月姑娘弹一晚上琵琶,得花多少钱啊?”

伏舟轻摇着手中的折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哎,话不能这么说——正所谓‘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况且,小王昨日开销,贵国陛下全包,因此,小王也不知花费几何。”[注1]

说完便朗声大笑,颇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意味。

姜问筠在旁边幽怨地看了他一眼,昨日的花销可是他先行垫付的,今日去向兄长要钱,还被训斥一顿,怪自己怎么没拦着这位。

无外乎姜问渠会开口训斥他,浸月姑娘一曲十金,昨夜花费甚巨,作为户部尚书,今年又是灾年,自然得千方百计控制开销。

况且,这可是嫖/资,由国库出钱也是相当不妥。

因此他断然驳回了弟弟的批款请求,让他改去向陛下要钱。

姜问筠只得愁眉苦脸地递了奏本上去。

没办法,这钱还是他硬着头皮找妹妹从自家府里支的,他自己的小金库每到月中基本就空了,哪里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若是不问陛下要,这么大笔的支出,他爹看见了非得把他的腿打断不可。

他懊恼地叹了口气,昨夜他就应该带着他们逛逛街市,看看杂耍,万不该带着这位挥金如土的主去那等销金窟。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痛心扼腕,悔不当初。

所以,当伏舟和赫连锐再次提出让自己带着他们四处玩玩时,他断然拒绝了他们的出行请求,而是将二人邀请到了自己家中——

荣国公府的园景在玉京可是数一数二的,嗯……怎么能说不是游玩呢?

——当然最关键的是,不用他花钱。

能一饱玉京第一世家府邸的风光,二人自然无有不应,于是便欣然前往。

这几日都是大晴天,太阳也不晒,正是游园的好时节。

因着陛下寿诞连放了三日的休沐假,姜澂鱼歇在家中并未出门,此时正在若水楼看书。

听到丫鬟通传说有外邦使节要来家里游玩,她听罢只是点了点头,却并未动身回去。

她想,反正她也没打算出楼去,应该碰不上他们。

楼里藏书众多,她最爱看的山川游记、志怪异闻,在这里也能找出满满一书柜来。

趁着这闲暇的功夫,她也想从书里找找看,有没有同她类似经历的记载。

而且若水楼就建在镜湖边上,打开窗户,便有凉风习习吹过。

微风不燥、水波不兴,倚在窗边的矮榻上,吹着微风,翻看几本书籍,倒也是惬意。

伏舟与赫连锐到了荣国公府后,见到镜湖也是赞叹不已。

西域与北境皆少湖少水,这样美丽的湖景也只有在大祈才能见到,因此他们便提出想要泛舟湖上,领略一番山水风光。

姜问筠欣然允往。

待登船后,得知此湖名为镜湖,伏舟就如同刚学会诗词的孩童,总想要借着各种机会一展学问,当即便作起诗来:

“湖面如镜映朝霞,白鹭低飞落苇花。闲听流水凭舟去,坐看浮云任卷舒。”

赫连锐对诗歌涉猎甚少,听不懂什么意思,姜问筠听完却不由得称赞道:

“王上真是好学问!您这大祈话说得也极为地道,是专门聘请中原师傅学的吗?”

伏舟摇摇头:“非也。一半是我娘教的,一半是一位阿姊教的。”

“哦?您那位阿姊也是大祈人?想必定是一位才女。”

“自然,我的阿姊,她是天下第一好的人。”

说这话时,伏舟脸上的骄傲与柔情尽览无余。

待船驶到临近若水楼时,忽有一阵风拂过,吹起了姜澂鱼放在桌案一角的帕子。

那帕子是丝质的,轻盈滑腻,姜澂鱼伸手去捉,却没捉住,教它从指缝中溜了出去,眨眼便飘向窗外。

见状,姜澂鱼连忙探出身去寻,只见那帕子被一阵风裹着,一眨眼的功夫,便直直飘向了那艘渐渐驶近的船只。

忽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顺势伸出,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那方乱飞的帕子。

那人一身浅妃色交领长袍,按理说这样的颜色穿在男子身上,多少会显得有些女气,可他身姿清越挺拔,风度翩翩,再加之脸部条件得天独厚,故而这一身打扮愈发衬得他风流不羁,俊美无俦。

姜澂鱼这才注意到,湖上原来有人,而且当中那人,容貌竟是那般熟悉——

是他?!

震惊之余,她连忙躲回窗户后面,却听船上一阵朗笑声传来。

“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姜二公子,方才那位是府中哪位女眷?既拾得了她的帕子,总该要亲手归还才是。”[注2]

那帕子带着一股馨香,布料用得是上等的天蚕丝,底下一角还用金线绣了一尾金鱼作为标记,定不会是丫鬟之流的用品。

且那女子远远看去,虽背着光看不清面容,但能看出她仪态不俗,且她又能自由出入于若水楼中,想必定是府中哪位姑娘了。

姜问筠心中暗道不妙,自家妹妹怎得让这个花花公子盯上了,于是只支吾着推说道:

“这个……我也不知,王上还是将帕子给我,过会儿我来归还吧!”

说着便伸手去拿伏舟手上的帕子,后者却嘴角微勾,将那方帕子转瞬收入袖中。

“天公作美,既然帕子让我拾得,没让你们二位拾了去,那便是上天赐给我的机缘,莫抢,莫抢——”

说话间,船已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