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种田做美食(212)

作者: 幼和 阅读记录

午时之后,周氏都把小食摊都收进去,她就待在后厨帮小南忙活。

有了阿娘的帮忙,姜南感觉轻松不少。

终于锅中最后一簇豆花也端上桌,今日也算是顺利渡过。

时辰渐晚,街道上的商铺也都陆续谢客,姜南的食肆也不例外。

她关门的时辰比昨日还早些。

集市日,吃食卖得快。

关门之后,姜南先把黄豆泡上,而后让沈确先去县郊把鲜牛奶买来,她先把大福做好。

今日她也准备回三水村。

山上的山核桃和山栗子应当成熟了。

山栗子可能还得一会,不过山核桃是可以吃了。

她家的秋收也差不多忙完,因为分家,种的东西也不多,稻谷玉蜀黍已经收好,待多晒几日,就可装好。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你要捡山核桃,娘去捡就好,到时候再带到县上来不就行了,你和二郎还这么麻烦地回去一趟。”

周氏也是听说俩孩子早晨还要起来磨豆浆,做豆花,本来就辛苦,在县上,俩人还能多休息,这一回村里,来回花费的时辰不少,休息时辰就变少,身体咋受得住。

“阿娘,你一个人捡哪里得行,一会回家,我们全都去捡,明日带到县上来,就在县上晒,山核桃可是好东西,我之后要做的吃食得用到此物,我可不得上心嘛。”

沈确在前头驾车驴车,姜南三人就坐在后面。

她和阿娘一问一答,小安还偶尔插嘴,打断两人的谈话。

“阿娘,嫂子,那一会我也要去。”

“你肯定要去的。”

姜南捧场得很,捏一把沈安脸颊上的肉。

舒服啊。

几人回到家,时辰还不晚,村子里好些人甚至都还没有下活呢。

驴车轻便,不似往常带很多出摊要用的盆盆桶桶,行路也就快。

姜南也不说虚,说回村上山捡山货,那就是上山捡山货。

一家老少全都背着篓子从小院子往后山去。

姜南之前就找到了山核桃和山栗子的山头,现在上山,她直接带着几人往这处来就行。

“这里竟然有这么大几棵山栗子树,山核桃都落地了。”

姜南也觉得幸运,这里不是深山,而且和深山入口还是反方向,可她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看这里的痕迹,发现很少人踏足至此。

所以这里的山栗子树和核桃树保存的很是完好。

“村人见此山略深,多半不敢进,那日我和沈确遇见老虎也是在这里,老虎和我都是误打误撞。”

此话一出,周氏忍不住笑,她又难忍心疼。

别看小南这时候说得轻松,那时候两个人下山,还拖着这么大一只虎。

也就是小南和她的冷面儿子,那般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

一旁默默弯腰捡山核桃的人,听见姜南的“误言误语”,却是被逗得一乐。

“大哥,你作甚偷着乐。”

沈安不知死活挑衅沈二郎的底线。

你说你看见,悄悄知道就是了,你还当着本人的面直接就这么大剌剌地说出来。

你这小子也是勇敢啊。

沈安的声音并不小,这下把还在闲谈的两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她家二郎会偷笑。

沈确还会偷笑呢。

姜南和周氏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过姜南仔细回想这段日子与沈确的相处。

其实他的性子并不是所表现出来的那般稳重,不经意露出的孩子气,倒也符合他的年龄。

现代不是经常能看见一句话,褒贬不一,男人至死是少年嘛。

两道灼热的目光唰一下集中在沈确的方向,还加上沈安困惑不解的神色。

沈确勾起的嘴角,瞬间放下。

翻书都没他变脸快。

姜南见没热闹可以看,她也弯腰认真捡山核桃。

人多力量大,一家四口捡了一个多时辰,每个人的背篓都装满。

姜南也心满意足地下山。

晚食是周氏做的。

一家人吃完晚食,在院中歇凉,顺便处理山核桃。

“孙婶子怎的来了?双儿姐和虎子哥也来了,快进快进。”

沈安去开的院门,是孙婶子带着儿子和儿媳妇。

孙婶子带了不少东西,鸡蛋,肉。

可把沈家小院里的人吓一跳。

这是作甚!

“要不是小南和周妹妹,我家大虎的腿能好得这么全乎。”

“孙姐姐哪里的话。”

“是啊,孙婶。我和阿娘也没做什么啊。”

孙氏闻言摇摇头,接着道:“要不是小南大方,把如此珍贵的吃食方子教与我,我哪里能找得来银钱给虎子治腿,更不说我这媳妇还怀了孩子。”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这都是孙姐姐良善结得善果。”

孙婶子不觉,幸好她当初这个泼辣的性子没有把周妹妹吓退。

沈虎和柳双儿也是说尽感激的话。

时辰晚下来,沈家小院也变得寂静,姜南一躺上床,疲倦袭来,她都不知什么时候睡过去的。

第二日起得早,一家人到县上,时辰也还早。

沈确和姜南磨豆花,周氏就板车上的山核桃提下来,都是在家处理好的,现在直接摊在簸箕里晾晒就好。

核桃晒好,她就按照小南的方法做驴打滚。

这两日,上新的豆花饭吸引来不少客人。

姜南去送货的时候,李掌柜还说她狡猾呢。

有这么好的东西,竟然不找他合作。

这日关门后,姜南去看晒着的核桃,日头大,虽说热了些,但也是有好处的。

姜南捡了一块核桃肉塞嘴里,香香脆脆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