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瑶衣(164)

袁瑶衣听得心里发惊:“那么朝廷播下的修堤银两,便就被私自吞下?”

“这个咱不敢说,”岳阿伯忙摆手,“你还是想办法把你东家弄出来,花些银子也使得。”

说着,就把方才詹铎付的银票塞回了袁瑶衣手中。

袁瑶衣知道这是对方不收,因为药材并没有到詹铎手里,如今人还被带走……

“阿伯,这些是你们的,”她将银票塞了回去,“东家那里我会想办法,你这边也要给村里人交代不是?”

岳阿伯听了,摇头叹气:“没有办法,咱们平头百姓斗不过他们。”

事到如此,两厢都要想办法。袁瑶衣想救出詹铎,因为他的案子已有眉目,还有他的身份,要是被人知道可不得了;而村里人,他们也想要回自己的人。

岳阿伯的意思,是拿银子进去赎人。袁瑶衣说想先回去打听,因为县衙刚好在安通镇上。

不能耽搁,她同村里人告别后,便走向马车。

其实她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想起这一路南下,大多数事情都是詹铎安排的,而她不过是帮着记记账,实在没做过什么。

乍然,他就被人这么带走了,剩她自己一个,心中生出些许的迷茫。

不管怎么说,先回到镇上打听情况,再想接下来的办法。

心中决定下,她便要抬脚上车。

正在这时,一个人从不远处的坡上下来,一身锦衣,双手背后,颇有一番悠闲姿态。

“宁公子?”袁瑶衣唤了声。

宁遮?她差点儿把他给忘了。

宁遮抬起手朝马车那儿挥了挥手,手里自然握着他那把折扇。

“袁二,这是怎么了?你家公子呢?”他走过来,看眼未散去的村民,又看到满地的狼藉。

“我家公子被官差带走了。”袁瑶衣实言道,然后简单说了事情经过。

宁遮听了,难得神色严肃起来:“那还是尽快回镇上看看,把人接出来才行。有什么话,咱们路上再商议。”

说完,他倒是先一步上了马车。

袁瑶衣站在原地想了想,而后跟着进了马车。

马车离开了石头镇,行进在乡间的道路上。因为孟削那帮人就在前面,马车便远远跟着。

就这样,一直到了镇上,眼看着詹铎几人真被带进了衙门。

袁瑶衣站在街上,看着不远处的县衙。想起岳阿伯的话,说是这些男人会被送去修江堤,那么詹铎进去应该不会受罪,毕竟后面要他干活。

可是岳四的情况就不太妙,他背上有鞭伤,不及时处理伤口的话,容易恶化。

“也不知怎样能进去?”她自言自语,手心掐着,想找出一个办法来。

“使点儿银子不就行了?”边上,宁遮道了声。

袁瑶衣看去那个油头粉面的,事不关己的他,说话口气很风凉。

“真能进去?”她问。

“能,”宁遮坚定点头,随后往她站近了两步,一齐往衙门方向看,“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之前就没跟官衙打过交道?”

袁瑶衣当然不曾和官衙打过交道,她一个女子,以前在家里又不出门。

“宁公子请赐教。”她腰身一弯拱手作礼,头微微垂下去。

这个时候,她也顾上别的,先进去看一眼詹铎,知道他的打算,两厢商议才行。

宁遮拿折扇敲着自己的手心,说话不紧不慢:“说起来,我要是插手,会不会给我惹上麻烦?”

袁瑶衣蹙眉看他,跟她说能进去的是他,如今又说怕惹麻烦?

“宁公子不是想与我家公子结伴回去吗?他要是不出来,可怎么回去?”她说道。

宁遮刷得打开折扇,摁在身前扇了扇:“就给我这点儿好处?”

第67章 第 67 章

地牢中又潮又冷, 虽然是白天,但是光线极其昏暗,仅靠着墙壁最上方的一处透气孔进来些光亮。

空气中弥漫着杂乱的气味儿, 一间不大的牢房,挤了六个大男人,气氛低沉。

詹铎在牢门处站了好一会儿,发现这个地牢关的人并不多,也就几个老弱病残。

果然,就如岳四方才所说,那些衙差抓他们进来, 应当就是为了修河堤。

他先前在水师营, 后来回京便进了枢密院,对这些地方上的官府知道不多。谁能想到这样的小地方,官府竟然这样明目张胆的抓百姓做工?

“咳咳。”身后传来一声轻咳。

詹铎回头,看见倚在墙角处的岳四正小心的想躺下去,可能是扯到了背上的伤,只能又撑着倚回墙上。

“怎么样?”他走去人跟前蹲下。

岳四长喘两口粗气,声音弱弱道:“这后背疼得厉害,连动都不敢动。”

詹铎扶了对方一把,然后帮着拉下衣裳, 去看人背后的伤。

想来那挥鞭子的人下了狠劲儿, 如今岳四后背上躺着一条长长的伤痕,真真的皮开肉绽, 还在往外渗着血水, 像一条狰狞的蜈蚣。

“怎么牢里连个狱卒都没有?”詹铎皱眉, 自从被关进来,就对他们不闻不问。

他在军营中见过太多的受伤者, 知道伤口最好及时处理,严重的恶化下去,甚至会要了人的命。

而岳四的情况就不太妙,虽说是鞭伤,可是伤很深,还是在阴冷的地牢,伤只会越来越重。

“他们知道咱们跑不了,”岳四强打着精神说道,嘴唇已经褪去血色,“不过就是等明日,带着去江边做工。”

詹铎薄唇一抿:“你有伤,他们好歹该给些药粉。”

大越朝律法,即便是牢中囚犯,也有看病的资格。当然,前提是付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