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旧情,爱连环,恨连环(232)
里面几十张片子两三分钟瘾没过够就完了。要看的沿街边排成一字长蛇,周围簇拥的是怀好奇心不知在搞啥的人。城头因为要收钱,放的都是美眉露大腿、西洋风俗和幽默、古代三英战吕布、秦琼盗马等。
赵芸放的却是宣传抗日的漫画。他摇片并维持秩序,将那些不想排队“只看一眼”的人劝开和推开。
他两个学生一个敲打锣鼓:“咚咚咚——抢吃——咚咚咚——抢!”
注意既要热闹又不要盖住另一学生的解说。背解说的学生下巴抬起,目视蓝天,手换着立正、稍息姿势,喉结不断扯动,口边唾沫四溅,其声抑扬有致。二学生互相轮换。
谢娘、杜芊细篾背篼儿背缝制的寒衣交到镇上联保主任办公室。杜芊不愿出门的,谢娘说你去见见宣传抗日的阵势嘛。
交寒衣时联保主任看见她俩的细篾背篼儿里新寒衣层出不穷,取一套又一套,眼珠子弹出来差点掉到寒衣里面去了。
一番表扬之后,登记在册。忙了并未抖开来看做工,谢娘感到受夸奖的仅仅是个数字,不甚了然。
过后谢娘在戏台前听演说,杜芊一不注意被人流裹到后街,后面有个挑一对猪儿的,猪儿嗷嗷叫,箩筐不断碰她的腿,令她窜窜跌跌。
有个声音大叫你往这边,站进来,站进来!杜芊以为是叫她,就站进去了。
又有人说:站错了,最后面!她便退后几步。
一问说是看西洋镜,人人马马,比万花筒好看!当她站定了之后,抬头便看见了赵芸。
赵芸眼睛有空就扫她一眼,这才四目相对。
杜芊立刻就感受到了这双眼睛的热度,还有它的知识和力量,清亮和睿智,移不开了,反而是赵芸的眼睛因为要照顾四面八方,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转动了方向。
紧跟着赵芸玩了个小把戏,扯着杜芊的衣袖令她晕晕乎乎就插队站到镜头前去了。
杜芊眼前镜头几秒钟变一次,耳边小学生声音如流水滔滔:请看!这是燃烧的上海,倭寇大举进攻,妄图速战速决亡我中华——
看倭军的暴行,废墟、尸首、逃难的妇孺——
啊,这是壮烈的淞沪会战场面!义勇军手执钢枪在冲锋,在行军,身手多么矫健——
看哪,义勇军握手枪的军官,戴钢盔的士兵,吹号的,还有握大刀的,个个怒目圆睁,放声吶喊,把废墟砖头小日本太-阳旗踩在脚下——
这位女英雄她名叫杨□□,就职童子军上海战地服务团,她举着骄傲的国旗——
她带着国旗,冒弹雨,泅过苏州河,前往倭寇重重围困的四行仓库——
看,这是四行仓库升起的国旗,隔岸观战的市民在鼓掌欢呼!
人人马马,还有光电,杜芊真的大开眼界呢。
她看过了想:在做什么?那个叫杨□□的美丽女子?妈在哪里?她人流中穿来穿去找谢娘。
戏台在教唱抗日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
“手把那个锄头锄野草啦,锄头底下有自由呀。打倒日本要翻身啦!锄头锄头要奋斗呀……”
一队学生在台上边唱边舞。当杜芊又转回放西洋镜的地方时,看见另一个老师代替了赵芸的角色。“喂!”赵芸在街道转角处叫她。
她藏掖着内心的惊喜,走拢去:“喂!我又不叫喂。”
赵芸喜形于色带她走几步,是个空寂的巷口。
“我叫赵芸。不是三国那个赵云,芸是草字头,不是雨字头。对不起我刚才叫你喂,因为不知你的芳名是……”
杜芊听得懂他说的赵云、芳名这些词儿,说:“我叫杜芊。”
她无端感到心慌意乱,手不知怎样放,只好把十个指头绞在一起互相捏过来捏过去。
“杜芊,名字好听。喂,你是不是在想,赵芸光是宣传叫别人参军抗日,他自己咋没有报名呀?”
“没有哇……”杜芊说,她看赵芸健壮的身体,这才浮想起了西洋镜那些冲锋的士兵。
“我们几个老师最先报名,联保周主任劝我们莫慌,因为兵役法规定大专学生、公教人员都是免、缓役的对象。周主任,他可能还有私心……”
杜芊没听懂他说的什么,耳根还热乎乎的,心反而有点凉,叫住我莫非就是说这些话?
“抗敌后援会需要人,我们几个老师要帮他做很多事情……”
谢娘这时走来。杜芊觉得自己变轻松了,她问赵芸:“喂,你是单对我解释这么多,你对别人是不是也要解释呀?这个,那个,”她手指着那些经过的人,“你怎么不追着去解释呀?”
赵芸被她的话打懵了。
杜芊自个抿嘴一笑,觉得好开心,就向谢娘跑过去了。
日薄西山,谢娘在菜地里摘菜,见有两个穿灰军服的兵从小河对面走来。
她连忙回来对正打缝纫机的杜芊说:“哎!来了两个兵,有个就是红疤儿,老天,他当了兵?真的假的?”
杜芊站起跑到窗口看一眼,两个穿灰军服的人,红疤儿和虎子已经走拢河边了。
“你先藏起来,从后门跑,快点跑!”谢娘说了便迎出去。
杜芊心里像五味瓶子打翻了,酸甜苦涩什么都有。
她定了定神,苦呀涩呀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种淡淡的喜悦,一种想哭起来的喜悦。
她跑出去追上谢娘,跑在她前面,“哥哥,哥哥!”她对红疤儿身后还踩在溪水里的虎子叫着。
“芊芊!芊芊!”虎子抬头叫,飞脚跳起,抢在红疤儿前面,两个都溅一身水。